第168章 济生堂
美丽的江南,杭州市,此时正逢秋季,云淡风轻,秋阳高照,凉风习习。繁华热闹的街道好不叫人快乐和惬意。
宋娥,这就是师父所说的城市,我们终于到了! 说来正巧,那几个字不是师父所说的“济生堂”吗?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是师父所提到的济生堂。宋娥也喜出望外。
对,是的,就这儿,没错,咱们直接去找“云山人”师父。
当他俩拖着行李箱来到济生堂门口,堂中病号正在排队中。药铺里四位药师正忙碌着抓药。诊桌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态龙钟,背有些驼,但一脸饱经风霜。面临这位德高厚重的云山人医师,小李子立即陡然起敬。小李子也没有闲着,而是从行李中找到了书信,拽在手里,然后抽空走到他面前。
请问老人家你是云山人师伯?小李子露出笑容,云山大师抬起头来。摘下了老花眼镜,仔细端详这远道而来的一对年轻人。
我是,你们找我有事?云山医师很有礼貌,冲着他俩微微一笑。
师伯,当然是专程来找你,哈哈,让我们好找呀?这是我恩师给我的一封亲笔信,现在转交给你。
云山人医师 疑视书信 ,信面上写着 \\\尊兄台云山人 亲启 张德贤师弟亲笔。
云山人 ,含泪读完师弟手迹。尊兄台,您好!别来无恙。时空辗转,已是三十余载,岁月如水之势滔滔不绝。忆昔日往事依稀梦,握手纸字泪涌潮。愚弟挥泪一别,只留得云山苍茫,如梦一场。彼此同出一师,同寒窗,共桌椅,互学之劲蓝天可鉴。时过境迁,意犹未尽,师兄如手足,亲密相间,不离不弃。同为一技之长而挑灯夜读,苦攻医书,熬夜寒窗。有道时:天生丞民,地长百草,彼此间以岐黄之医理,张机之伤寒,及四大经典,终归学就,悬壶济世,造福苍生。兄台今见字如见人,愚弟因身体欠佳,先走一步,望兄台莫挂!
兄台,愚弟一事相求,吾之弟子小李子等前往贵处拜您为师,望您收留为盼!
呈上 愚弟张德贤敬此!
云山人读毕,失声痛哭中。此时此刻,济生堂无不惊愕万分中,顿失滔滔……
哎!时间一去不复还,那事是师伯失礼了。三十余年之别,而今阴阳两隔,不知贤弟走的太早,节哀顺变!……好的,既然你是贤弟得力门徒们,那我就无条件收下你们,你们快快请起。
谢谢师伯。小李子双手作揖。
既然你们都是我的徒儿们,往后我们就如同父子,如同家人。绝不辜负了你师父一番好意。他们,这些都是你的师兄弟,师姐妹了。
云山大伯,谢谢了!宋娥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次小李子他俩是坐火车来的。
夜幕降临,杭州市市内各大小街道五光十色,夜生活丰富多彩令人应接不暇。然后他们按地址找到了云山人。
师伯,您说话语重心长,没有一点师伯架子。有着慈祥和善的面孔,怪不得师傅把我推荐您。
我也感觉到,师伯真是一位德高望重、医艺双馨老人。
那是你师父褒奖于我。
翌日,东方红日渐渐地升高,阳光穿过街道树桠留下了许多斑驳画卷,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群,开始城市的又一天的喧嚣。
济生堂已经开始门诊营业,云山人边看病边讲解临床医学。
云山人,身边已有徒弟十二位。都忙碌中……
云堂主在吗?快,这是我老母亲,她快不行了。一位中年男人急匆匆地赶紧济生堂。
云山人不慌不忙,他四诊合参后,辨证论治后,开了处方,迅速煮好,给病人服下,几分钟病人急腹症立竿见影。受到在堂人责责称赞,他帮病人取下了针灸针,开了五包中药带回家熬服。
云山人喝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
就这样,先服这些天,服完中药再来,您老人家再复诊一次,病就痊愈。回去好好休息,吃清淡为主。
多谢云堂主,你真是华佗再世,好!
中年男人搀扶着自己的老母亲离开了济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