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点睛
这些年当镖师,走南闯北,知道淮州府下辖巴南郡有个镇叫小秋镇,虽然跟族谱上记载的“小丘镇”有出入,他也记在了心里。
镖局不太平,频繁有镖师失踪,他带着兄弟们找到些蛛丝马迹,正好与小丘镇有牵连,所以就来了。
林渭将这些年的经历一一道来,那些跌宕起伏刀光剑影,硬是被他冷静的面容给抚平。
“既然你愿意回祖地,就先住下来罢。”林老头叹息一声,吩咐道:“小二你带这位……”愣了一瞬,又开口:“按辈分,他应该唤你二爷爷。”
“我?二爷爷?”林立清惊住。
“他是你大爷爷的玄孙,不称你二爷爷称什么?”林老头是幺房一脉,当年大伯离开族地时,他跟沐沐差不多大。大伯家的孙子几乎跟他一个年纪,辈分大也正常。
林立清看了眼林渭,对方眼神真诚,热切的喊他时,他一个激灵,猛地摇头:“算了,咱们年轻人不兴这些,喊名字就行。”说完,小声嘀咕:“我一个未婚配的男子,不想这么早当爷爷。”
林渭忐忑的心终于落下,林立清拉着他就往空着的厢房带。
这时,一直坐着不曾开口的另外四个也站起了身,其中一个年纪颇小,脱下镖师的那番行头,看面相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因为身量最高,在一行人中显得鹤立鸡群。
少年一脸紧张,一脸迫切:“大哥,你忘记向曾爷爷介绍我们了!不是说好了,你先说,然后再将我们几个一起让曾爷爷认识一下么?我们都是来认祖归宗的!”
一二三四……
林立清目瞪口呆,先前他还觉得林家独木难支,这一下从天而降,降了五个来?!
很快,几人道出来意,也拿出了族谱与信物。
林老头所属的幺房排行第八,眼前的五个人,都分属不同支。老头子深吸口气,只觉头痛。
林氏在小秋镇当守夜人,是一辈子的事。
族地能护佑他们林氏气运,保林氏一脉长久不衰,同时也是制约。离开这里的林氏族人,便不再受这莫名的气运庇佑。
当年叔伯们不想被束缚,镇上日子也不好过,当一家人带头离开时,纷纷都拖家带口离开了这里。
林老头年幼,只记住了父亲与祖母悲愤又失望的表情。
“曾爷爷,我们都是回来落叶归根的。”一行人异口同声,下摆一撩,恭敬的对着林老头磕了头。
一下子多了五个后辈,林老头叹息声更沉,交待好林立清将人安顿好,晃悠悠的在老林氏的搀扶下进了隔壁卧房。
两道小身影悄悄出现,大人们的谈话听了一耳朵。
“阿姐?”林沐沐肉嘟嘟的脸上带着隐秘的笑容,眼睛透着几分兴奋道:“我现在也是长辈了,对不对?”
“对,我们都是长辈了,以后要以身作则,给侄子们作好榜样。”林笙笙摸摸阿弟的脑袋,圆圆的眼眸里划过一抹激动。
俩小家伙倒是对新出现的几个接受良好,大人们都已歇下,心里还要消化突然多出来的成员。
林笙笙拉着弟弟兑了温水,洗漱好,姐弟俩乖乖爬上床,窗棂外,忽然出现一道闪烁的光晕。
林沐沐迅速起身,跳下床,推开窗,小孩儿兴奋的声音从窗边传来,稚嫩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阿姐快看!是兔子灯!”,说着,整个人蹦跳了起来。
林笙笙卷着铺盖,背对着,丁点儿都不想动。
“快睡!明天就带你去买。”早点睡觉,明早好认大侄子,足足五个呢!
“不是,不是卖的兔子灯。”林沐沐兴奋得语无伦次,“是之前在花船上看到的那盏,会笑的兔子灯啊!”
“阿姐快看!它又在冲我笑!”小家伙兴奋得蹦蹦跳跳,见林笙笙背对着她不理,他一个肉墩墩砸过去,将人给扰得坐了起来。
林沐沐一个劲儿的叫唤,没注意自家阿姐兴趣缺缺,无奈的揉了一把他的小脑袋,人就一脸认命的往靠着墙角的床脚爬去。
啧,一个二个都不安生!
床脚,蜷缩着一道小小身影。
从兔子灯莫名飘来,停在窗外闪烁不动后,那道身影就紧张害怕到瑟瑟发抖。
“笙、笙笙。”声音细弱,是个漂亮的小鬼,“我、我害怕。”
林笙笙心里无语,还是爬过去,让人躲进了她手链上的绿珠里,心里想着,你一个鬼,居然还怕同类?
这时,林沐沐凑了过来,“阿姐,你在干嘛?”小家伙趴在林笙笙身侧,凑过去看她脸。
“咦,阿姐的珠珠怎么变颜色了?”
“变了么?”林笙笙摇摇手链,“你看错了,晚上它就是这种颜色。”
林沐沐看看阿姐的墨绿珠子,再看看自己手腕上的翠绿珠,脑袋里升起无数问号。
正想继续追问,林笙笙一溜儿滑下床,一边穿鞋一边道:“不想要兔子灯了?”
“想想想,我要会笑的那盏!”瞬间将疑惑抛在脑后,小家伙扯着阿姐就往窗边走。
林笙笙估摸着祝员外家的火熄灭后,就走一趟,那时阿爷他们都睡了,她溜出去也没人发现。
今日过节,守夜人难得休息,救火的小事轮不到她。
都说祝员外是大善人,林笙笙见过他家聚集着浓烈阴气之后多了些审视。
这时,林沐沐心心念念的兔子灯已飘到了跟前,隔着窗棂,小家伙伸长身子就去够它。
兔子灯飘忽一阵,在林沐沐够不着的位置停了下来,如林沐沐所说,这灯做得不错,活灵活现的。
“点睛了。”怪不得。
林笙笙眯着眼,审视的看着兔子灯,确切的说是看着附在这盏灯上的魂魄。
“阿姐,什么是点睛了?”小家伙聪明的搬着小板凳,站在凳子上问,在兔子灯颤动间小身子一扑,飞速的将其抓在了手里。
“听说过‘画龙点睛’么?手艺高超的技人,做出来的物件会生灵,生灵的前提就是要点睛。”
孔家的手艺倒真名不虚传,不过,下次得提醒孔家,“点睛”这事不要做,指不定会附身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