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两赵之争
“西晋灭亡?”司马炎一愣,难不成还有东晋?
“陛下……”贾充看到司马炎的表情,立刻安慰道,“天下没有不灭的政权……”
“是没有不灭的政权,”司马炎看着贾充道,“但你告诉朕,有哪个像晋一样,连着两个皇帝被抓。”
“洛阳,长安相继被灭?”
“这……”贾充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
“灭了,”朱标看着神迹说道,“晋朝从建立开始,就有很大的问题……”
“他们对曹魏做的事,使自身发育不良,注定他们也只能是士族的代表,也只能接受从曹魏就有的各种问题。”
“再加上从西汉宣帝时期就开始不断内迁的胡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
“不管哪个处理不好,国家都难以稳定……”
“更别说司马衷痴傻……”
“朝局不稳,外族入侵,一个傻皇帝,根本能力管理国家……”
“别,”朱元璋立刻打断说道,“这就是司马家的问题。”
“他们要是不内乱,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胡人迁进来。”
“他们甚至用胡人来帮助他们内斗,就是理所当然。”
“要不然刘渊怎么有自立的机会。”
当时,司马颖被王浚和司马腾等人讨伐。
这就让司马颖非常苦恼。
正在这时,刘渊向司马颖提出他回去劝说五部的人马前来帮忙。
一般人都能想到刘渊一放回去,哪有再回来的可能。
但是司马颖就想不到,他认为这些胡人就应该帮他,就直接放走了刘渊……
刘渊也不辜负他的期望,回去就自称汉王,还追认后主刘禅……
“说起刘渊,”朱标想了想道,“汉和亲公主的后代,这么想他称汉王也挺合理。”
“而且他虽然是匈奴人,但是自幼跟着名人学习,连司马炎都夸赞他,是个可用之材。”
“可比那些只会谈天说地的魏晋名士,强多了。”
【听闻司马邺被杀的司马睿在建康登基称帝。】
【史称东晋。】
“司马睿,”杨坚皱了皱眉头,“他个司马炎的从子,还能登上皇位,跟奇迹一样。”
“这能有什么办法,”独孤伽罗听到杨坚的话,说道,“但凡他的关系近一点,都不会坐那观战。”
“怎么说是有当皇帝的机会,怎么能不去抢一下。”
杨坚赞同地点点头。
“不过关系远的即位就是不一样,”独孤伽罗继续说道。
“没有名声,没有能力,不是靠着王家,会不会向其他逃过去的那些王,直接被杀都不好说,更别说谁认他这个皇帝。”
“所以,一个人的身份多重要,就体现出来了,”说着,独孤伽罗看向杨坚。
“皇后说得对,”杨坚立刻附和道。
心里却腹诽道,知道你想你独孤家的地位稳固,朕不想其他女子行了吧。
【灭亡西晋的刘聪则开启了享乐模式。】
【他先后立了三个皇后,又把朝中大事交由王沈等只按喜恶判案的大臣。】
“三个皇后?”扶苏吃惊地说道,“皇后可是一国之母,怎么说立就立这么多?”
“会不会是他们匈奴人,有自己的……”李斯在旁边推测道。
“这一看就是好色,”秦始皇看了一眼神迹说道,“既然敢立皇后,怎么可能不看为何会立皇后,看了后还立三个皇后。”
“还能有什么原因。”
“现在,挺好奇这个汉的走向了,就现在的这个情形,离灭亡也不远了。”
【最后,王沈等人的手深入皇位,皇太弟刘乂在他们的污蔑下,被杀。】
【而刘聪也在不久患病而死。】
【新君刘粲也在不久后被刘曜所杀。】
“刘聪杀刘和,刘曜杀刘粲……”扶苏抖了抖肩,自言自语道,“在这乱世里,当个皇帝可真难……”
“动不动就丢了性命。”
【刘曜称帝,追尊刘渊历代历代祖先。】
【立羊献容为皇后,改国号为“赵”,迁都长安。】
【史称前赵。】
“羊献容……”李泰突然说道,“应该算是历史上被立被废次数,最多的皇后了吧……在西晋五立五废……最后还能成为刘曜的皇后……”
“还为刘曜生下了三个孩子……”
“实在是难理解,她在西晋,为什么一个孩子也没有……”
“这原因应该很简单吧,”李治想了想说道,“如果羊献容当上皇后,并且生出皇子,那皇位该传给谁,一目了然。”
“这个时候谁再有当皇帝的想法,几乎不能实现。”
“所以想让羊皇后有个皇子的时候,就把她立为皇后……
“等到他们想当皇太弟的时候,就把羊献容废了……”
“如此反复,达到五立五废……”
【和他同等身份的羯人石勒听取谋士张宾的建议,赵王,史称后赵。】
“石勒最后能称帝,简直就是奇迹,”苻坚看着神迹突然说道,“本来就是一个被司马腾卖掉的奴隶。”
“应该找不到比他出身更低的帝王了吧。”
“回天王,”站在他身旁的王猛说道,“目前没有,石勒有勇有谋,再加上他的谋士张宾提出的各项策略,最后有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可以预测。”
“那依您之见,”苻坚继续问道,“张宾如何?”
“自然很有能力,”王猛提高声音道,“杀死王弥,攻灭王浚,经营河北,每一项都做得滴水不漏。”
“他确实不错,不过,”苻坚笑着说道,“在我眼里,您比他还要厉害百倍。”
【很快,前赵刘曜在和后赵石勒的斗争中,兵败被杀。】
“这刘曜输得也算不亏吧,”李泰扭头看着李治,问道,“他在和石勒决战的晚上,还喝了好几斗酒。”
“用这种态度去对抗早就准备好的石勒,不败才有点问题。”
李治点点头,“他太大意了,早设防,也不会被石勒杀死。”
“不过他死前比西晋的皇帝强多了,石勒让他写信劝降,他直接写道。”
“与大臣匡维社稷。”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