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藩王弹劾
正在朱祁镇为年会布局之时,来京的宗室们也没闲着。
“唉,还是京城繁华啊!”
京城,东长街上庆王朱秩奎看着熙攘的街道不由发出感叹。
足有三四层楼高的酒楼,街边随处可见茶馆酒肆,临街摊贩还有西洋面孔售卖稀罕物件,样样都新奇。
擦肩而过的女子裙摆逶迤,步履摇曳,寒冬腊月也美的不可方物。
更别提那青楼楚馆上花枝招展的佳人,更是勾人心神。
庆王封地在宁夏,是抵御蒙元残部的第一线,妥妥四战之地。
从其父朱栴受封后一直想内迁,宣宗朱祁镇给驳回了,而明代藩王擅离封地要问罪,故而哪里见过如此人间仙境。
封地苦寒,土壤贫瘠,京城的繁华,让庆王一时有些痴了。
蜀王见状摇了摇头,到底是年轻,这点诱惑都受不住,那南京繁华怕是要看花了眼。
“快些走吧,别误了时辰。”
蜀王拍了拍庆王的肩膀,催促道。
庆王依依不舍的收回视线,如此人间仙境,能沉沦一番该多好。
一念至此,庆王不由羡慕起寻常百姓家。
寻常百姓起码想干什么干什么,偶尔喝喝小酒,逛逛青楼。
生在帝王家,是吃穿不愁,荣华富贵。但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出个府衙都要向长史请示,如笼中雀般混混度日。
这大好河山,世间百态,他何尝不想亲历?
他多想看看四季如春的南国,龙盘虎踞的南京,蛾眉皓齿的江南姑娘。
可惜他只能每天守着王府,捧着满天沙尘发呆。
蜀王没有察觉到庆王的心里变化,他现在只想着怎么应付这次家宴。
陛下这次邀他们进京怕是没好事,所以宗亲们准备先去秦王那聚一聚,商讨对策。
秦藩是天下第一藩,宗亲们只有共进退才能最大程度保全自己的利益。
不多时,二人便到了秦王府衙,报了身份,核验无误后进了王府。
大堂内众藩王早已候着,待二人到来后,人终于到齐。
主位的秦王朱尚炳率先开口道:
“诸位王爷想必也都收到了曹鼐要削宗室俸禄的消息,今日我等齐聚,便要议出个章程来。”
秦王说完,便坐回了主座,等众人开口。
“本王提议我等联名弹劾曹鼐,我等宗室家事,还轮不到他一个外臣指手画脚!”
来迟的庆王朱秩奎率先开口,开什么玩笑,他那破封地,年年要往里贴钱,削俸他怎么活?
“对,曹鼐算什么东西,敢动我等安身立命之本!”
朱秩奎话落,晋王朱济熺和肃王附和道。
三人对视一眼,都露出苦笑,没办法,他们都穷啊,这俸禄真不能缺。
三人话落,突然冷了场,过了许久也不见其他藩王开口。
其他藩王不傻,愤怒过后逐渐回过味来。
曹鼐也算老臣,为官这么多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绝对门清。
要说背后没有朱祁镇的影子他们是不信的。
况且除了庆王,肃王,晋王外,其他藩王封地还算富庶,不靠年俸也能活。
况且,朱祁镇要真削俸他们是没有一点办法的。
名义上每个藩王都有三个卫的兵力,一个卫五千六百人,也就是一万多人的部队。
甚至九塞藩王更夸张,拥兵数万也不稀奇。
朱棣靖难的主力就是自己的燕王卫,再搭上宁王的朵颜三卫和宁王卫,其余都是些临时招募的散兵游勇。
就靠两个藩王的兵力都把大明主力打得溃不成军。
有了自己的前车之鉴,朱棣能不怕吗?
朱棣上位之后害怕其他藩王效仿,就开始打压各地藩王。
经过不遗余力的操作下来,基本上所有藩王的部队都被剪除,只留几百护卫。
明初九大边塞藩王,代王在朱元璋时期因为暴虐被削了兵权,辽王,宁王靖难后被朱棣忌惮,打压惨重。晋王肃王庆王封地贫瘠,要靠朝廷养活。
如今财力以蜀王最富,地位以秦王为尊。
他们这些宗室早已被拔了獠牙,现在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要是朱祁镇铁了心搞他们,他们还真没有办法。
估计只能祈祷太祖显灵,又或者史官给力了,给朱祁镇安上个残害亲族的罪。
秦王见众人都沉默不语,站起了身:
“诸位,莫要忧心,藩王俸禄乃祖宗家法,我等与陛下乃亲族,陛下定然不会削宗俸。”
“不错,我等为大明守土安疆,陛下不会致我等不顾。”
秦王慷慨激昂的发言却没几人附和,因为真没底气啊!
并且削俸之事虽说不常见,但也有过。
太祖时期就把亲王五万石宗俸削到一万石,一刀砍到大动脉。
要是朱祁镇再砍一刀呢?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我听闻陛下御驾亲征,对阵亡将士都予以厚恤,战事靡费甚巨,怕是朝廷有些周转不开。”
蜀王年长,思虑再三开口道。
他不想灭秦王的威风,但事实如此,不如早些应对。
众人闻言脸色一苦,这消息可不怎么美妙。
眼见气氛又低沉了下来,秦王眼神不善的看了蜀王一眼:
这不是诚心拆他台吗?无论怎么样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诸位,当务之急是尽可能保全我等俸禄,别忘了,下面还有郡王,中尉都看着我等的一举一动。”
众位王爷闻言都点了点头。
明朝藩王之所以俸禄耗费巨大,藩王俸禄高是其一,主要是队伍大。
皇帝长子继承皇位,次子分藩王。藩王长子继承王位,次子封郡王。
就这样层层分封,只要和老朱沾点边,朝廷都要养起来。
所以这次入京他们也是代表整个宗室,无论如何态度要拿出来。
“我等共同起草一份奏章,联名向陛下弹劾曹鼐!”
“不错,我等联名启奏,陛必然有所顾忌。”
藩王们拿定了主意,为防有人当墙头草,奏章直接在秦王府共同起草了起来。
直到日落西斜,诸位藩王才从秦王府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