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与曹氏宗族对立
【司马懿虽是文臣出身,但他在领兵作战方面也很有才能。
一般武将的用兵风格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正,即堂堂正正的攻守,光明正大的作战,大将张合便是这一类的代表。
第二类是奇,用兵策略天马行空,叫人难以琢磨,经常会出其不意,最喜绕后偷袭,大将张辽属于这一类中的佼佼者。
第三类是毒,针对人性,针对弱点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恶心对手,不择手段的去摧毁对手,毒士贾诩表示没人比他更擅长这个。
至于第四类,便是稳,无论对手是什么风格,先小心翼翼的试探,然后根据试探的结果调整用兵策略,该攻的时候攻,该守的时候守,司马懿便是这一类的集大成者。
这一类看似很苟,实际上却是最变化莫测的一类,因为他们能根据对手的风格来转换自己的风格。
一般情况下,正怕奇,奇怕毒,毒怕稳,稳怕正,在这个闭环里,稳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的调整自身的用兵策略,风格因而反倒是最复杂多变的一类。
司马懿为曹丕南征北战,看起来像是一直在四处奔波,但实际上这却是曹丕对司马懿的一种保护。
因为当初得罪了曹洪,如今的司马懿在曹氏宗族的眼中始终是个狼子野心之徒,对他全无信任,满是敌意。
若司马懿留在曹丕身边,只会不停的遭到针对和打压。
但曹丕信任司马懿,所以他的策略就是自己在家的时候就让司马懿出去征战,自己出去征战的时候就带走所有宗亲留司马懿看家。
十年之间,司马懿和曹丕已经产生了默契,虽然双方谁也不说,但有时仅凭一个眼神的交流他们便知道彼此的想法是什么。
对司马懿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君臣鱼水情。
只可惜好景不长,曹丕在位不过十年便因病离世,传位于长子曹叡,即魏明帝。
曹丕临终前,特地将司马懿,曹真,陈群和曹休四人叫到近前,指着他们对曹叡说道,“这四人都是朕留给你的股肱之臣,你可以信任他们。”
然而曹叡显然并没有完全把这番话听进心里,因为从小成长环境的原因,曹叡其实不信任任何人,哪怕是曹氏宗亲也被他提防着。
他上位以后大搞平衡之术,曹氏宗亲气焰太过嚣张的时候他就重用司马懿,司马懿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就暗示宗亲对司马懿进行打压。
除此之外,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也十分有趣,他将司马懿的家人留在身边,却将司马懿不停的调派去各地打仗。
曹丕刚去世的时候,孙权曾兵分三路,自己率大军进攻合肥,命诸葛瑾攻打襄阳,张霸进攻江夏。
司马懿兵贵神速,先是支援合肥击退了孙权,而后抄水路奇袭张霸,斩杀张霸后又击退了诸葛瑾,算是凭一己之力打败了孙权的这次进攻。
此战过后,司马懿获封骠骑将军,随后被曹叡安排驻扎在宛城,总督荆州和豫州两地军事。
蜀将孟达当初在投降魏国的时候便被任命为新城太守,司马懿觉得孟达此人反复无常,不值得被重用,曾上书希望能调走孟达,却被拒绝。
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书信给孟达,孟达果然反叛了魏国。
孟达反叛后,诸葛亮曾写信给孟达叫他早些做好应敌的准备,孟达却不以为意,他认为离他最近的人里只有驻扎在宛城的司马懿能对他构成威胁,而司马懿想要对他用兵需要先写奏折到洛阳,洛阳的曹叡再将命令传达给司马懿,等到司马懿出兵到他这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却不想司马懿根本就没把消息传递回洛阳,而是先斩后奏直接奇袭了孟达。
孟达都懵了,说好的一个月呢?你怎么才八天就到了?
太和二年(228年),司马懿只用了十六天的时间便平定了孟达的叛乱,并亲手斩下了孟达的首级。
等到消息传回洛阳,有曹氏宗族上书曹叡,说司马懿先斩后奏,实属大不敬之罪,应当惩治,曹叡并没有采纳,反而感叹司马懿不愧是他父亲重视的人才,用兵果断,确实厉害。
随后,孙权再度对魏国用兵,虽被击退,却也惹恼了曹叡,曹叡决定对孙权用兵,他询问司马懿该如何攻打孙权。
司马懿认为北方军队南方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战方面的差距,要打孙权就得扬长避短,孙权经常攻打合肥,在淮南一地屯兵较多,不宜正面硬刚,反倒是江夏,夏口等地防守松懈,且是东吴咽喉要地,击之必能获胜。
曹叡深以为然,随传令各处配合司马懿行动。
然而大司马曹休和司马懿一直不对付,他不肯听从司马懿的调遣,一意孤行的被吴将周舫的诈降计诱骗到了石亭,被陆逊等人击败。
后来还是司马懿及时带人赶到这才救了曹休一命。
曹休回去以后便一病不起,他懊恼自己的失败,同时也因为司马懿救了他而感到十分不爽。
临终前,他写信给曹叡,称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绝非忠臣,一定要多加防备,曹叡不以为意,甚至还将这封书信展示给司马懿看。
司马懿很委屈,他当初不过是得罪了一个曹洪,结果现在几乎整个曹氏宗族都将他视作了敌人。
就算他主动示好也会被当做居心不良,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接受了这个与曹氏宗族对立的局面。
好在曹叡虽然不像其父亲那样信任司马懿,但他深谙制衡之道,明白司马懿不能杀,必须得留着他制衡宗族。
不久后,诸葛亮第三次出兵北伐,大将郭淮抵挡不住,向曹叡求援,曹叡知道,此前诸葛亮几次北伐,抵挡他的大多是曹魏宗族的人,但他们都失败了,如今恐怕只有司马懿能对付诸葛亮了。
于是太和四年(230年),曹叡命司马懿参与了伐蜀之战,司马懿也终于在战场上碰到了他宿命中的劲敌。】
秦,嬴政问大将蒙恬和王翦,他们的用兵风格属于哪一类,两人思索片刻后,蒙恬表示他应该属于正,王翦属于稳。
王翦却说他其实也是正,在他们这个时代,用兵的风格还没有后世那般奇诡多变,但值得借鉴。
汉,刘彻对曹叡大搞制衡之道这件事嗤之以鼻,在他看来所谓制衡什么的都是在内耗,真正强盛的王朝应该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好比他这个时期的大汉,所有人都想着打匈奴,谁有功夫内斗?
唐,李世民感觉司马懿确实挺惨的,只因为得罪了一个人结果就得罪了一整个宗族,偏偏曹魏政权里宗族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曹叡的制衡,司马懿怕是早就挂了。
明,朱元璋起初还在奇怪为何诸葛亮都北伐三次了曹叡才想起来让司马懿去对付诸葛亮,原来是因为司马懿那个时候一直在南边忙着对付孙权啊。
“接下来就是一场龙争虎斗了。”朱棣兴奋的错了措手,一脸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