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在港岛当神棍 > 第44章 相谈甚欢

第44章 相谈甚欢

吴玉森口中说出的名字是——周闰发!

他见叶俊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连忙解释:“叶生,你不要听人说阿发的票房不好,又被喊作什么‘毒药发’,但其实这个角色,我看了之后,马上想到的,最适合出演的,就是阿发。”

“阿发的演技很不错的,而且这个角色的内核,和阿发的气质相当契合。”

见叶俊笑着不说话,吴宇森心里有点发毛:“叶生,如果这个角色,阿发演砸了,我的导演片酬,愿意一分都不拿。”

你看,老吴的境界,就有点不如阿荣了,更不用说跟阿发还有隆哥比了。

阿荣要了一首《当年情》的版权。

人家阿发和隆哥,可都是愿意无条件零片酬出演的。

不过也看得出来,老吴对发哥演这个角色,是很看好的。

历史本来的轨迹里面,新艺城拍《英雄本色》的时候,原定是由郑浩楠来出演小马哥。

一则是因为浩楠哥拍《刀马旦》有些撞期,二则吴玉森坚持要求,请周闰发来出演角色。

所以最后才定下来,是发哥演了小马哥这个角色。

这还不算,小马哥本来只是配角,戏份重点戏是宋氏兄弟的恩怨情仇。

结果老吴越拍越开心,越导越上头,硬生生给小马哥加了不少的戏份。

活生生把一个顶天三番的配角,搞成了男主角......

吴宇森眼瞅着叶俊无动于衷的样子,以为他忌惮阿发“毒药发”的名号,所以一直不肯松口答应,于是很坚定地向叶俊表态:“如果小马哥这个角色,不是阿发来出演,这部戏的导演,就只有劳烦叶生另请高明了。”

卧槽,老吴这么一说,显得还是很有素质的。

叶俊摆摆手:“吴导,不要激动嘛。”

他微微一笑:“发哥,我已经谈好了。”

“你说什么?”

吴玉森一惊之下,腾地站了起了:“已经谈好了?”

“嗯,谈好了。”

叶俊点点头:“由发哥出演小马哥,他已经接下这部戏了。我刚才邵氏那边过来,邵生和方小姐那里,也已经说好了。”

吴玉森瞠目结舌,对面前这个年轻人,顿时有了刮目相看的感觉。

他本来以为,对方可能是个什么富二代,想要拍戏捧一下哪个女明星,以讨好对方芳心。

没想到,居然是拍这样一部男人戏,而且对角色的见地,和自己简直如出一辙!

吴玉森瞬间觉得,这位年轻有型的叶生,真是知己啊。

叶俊见吴玉森一脸懵逼的傻站着,于是招呼他:“吴导,坐下说话啊,咱们继续聊一聊。”

吴玉森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点失态。

他坐下来之后,端起茶杯猛灌了两口,这才面前压抑住自己的激动之情。

嘉禾一直都是让他拍喜剧片,这并不是吴玉森所喜欢的。

他执导的第一部片子,就因为太过暴力,而不能上映。

后来删减了一部分戏份,又改了名字,才得以面世。

吴玉森内心崇尚的,可是“暴力美学”!

这部《英雄本色》,正好搔到了他的痒处,当然会让他激动不已了。

叶俊等吴玉森稍稍平静下来之后,又告诉他说:“吴导,你刚才看的三个单独的角色剧本,其实我都找好演员了。”

“宋子杰,我找了华星唱片的张帼荣来演,你觉得怎么样?”

吴玉森想了想,“我没怎么看过他的戏,不过看形象气质,应该还是很符合的。”

“叶生选了隆哥和阿发,我都是很赞同的,那么你选阿荣,应该也是考虑过的了,我没有异议。”

“选择莱斯利,其实还有个好处。”叶俊笑了笑:“他还为我们这部电影,演唱主题曲。”

吴玉森越听越是吃惊,这位叶生真是深藏不露啊,真是深谋远虑啊。

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

有这样一位制片人,这部电影很有大卖的潜质啊!

吴玉森摩拳擦掌,欲欲跃试,“叶生,这部戏,准备什么时候开拍?”

叶俊看看吴玉森:“这得看你啊,导演。”

吴玉森立即回答道:“我最近比较闲,嘉禾这边有部戏还在筹划准备,我现在就可以。”

“我的意思是,还有事情需要你帮忙,才能开拍。”

叶俊笑了笑:“现在落实的,是吴导你,还有隆哥、发哥和莱斯利。其他我什么都没准备,还得请你帮忙。”

吴玉森一下会意,“叶生,你是第一次投资拍电影,没有熟悉的剧组团队?”

“对嘛。”叶俊点点头:“服装、道具、灯光、摄像什么的,都需要吴导你来找人。经费嘛,我会按市价照给。”

“明白。”吴玉森一拍胸口:“叶生,你放心——这些都包在我身上。”

叶俊自己在前世就是影帝,对拍电影极其熟悉。

就准备拍的《英雄本色》这部电影而言,他完全可以自己做导演。

不过之他所以还是来找吴玉森,是出于两个考虑:

一则是因为他并没有自己的团队资源,临时现找比较费时费力,而且还不见得讨好;

二则嘛,既然原本的历史线上,是吴玉森成功拍出了《英雄本色》,叶俊也相信,即使提前了四年左右,老吴应该还是能够胜任的。

叶俊暗自为自己的英明点赞:

老吴如此干脆爽利,其实为叶俊自己节约了时间和精力,而且不见得会多花成本。

谈成现在的样子,叶俊也很高兴,于是又问道,“吴导,既然你把这部戏有意接下来,那干脆咱们就在这里,把你的酬劳一并谈了。”

吴玉森没有马上谈钱,而是问了一下叶俊:“叶生,这部戏,你准备的投资,大概有多少?”

“200万吧。”

叶俊补充了一句:“如果确实需要,也可以再追加一些。”

在1982年,拍一部普通的戏,100万已经足矣。

两百万的投资,而且还有追加的可能性,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大的制作了。

只不过制片方在宣发的时候,为了显得自己的电影是大制作,所以对外面宣传报导的数额,一般都有意进行了夸大的。

至于吴玉森为什么问自己,投资额的数目,叶俊其实也很清楚他的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