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发现更多的情绪释放口
不知不觉,系统性的跑步已经有六年时间了!
从最初以减肥为目的,再到为了改善抑郁症状,直到今天,只是单纯的、习惯性的去跑步。可以这么说,跑步彻彻底底的改变了我的生活,夸张点说,我的人生因为跑步而改变也不为过。
2000年,我还是一个士兵,五公里武装越野的成绩是19分钟,说不上优秀但也名列前茅。回到家乡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生活习惯的紊乱,我的体能迅速下降,身材也逐渐臃肿,仅仅用了几年时间,我就从一个精干强壮的战士,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邋遢男人,特别是结婚之后,安逸的生活以及没日没夜的应酬,使我忘记了曾经生龙活虎,精力充沛的部队生活,除了偶尔的蠢蠢欲动,绝大部分时间都沉迷在懒散放纵的状态。
直到某一天的周末,带孩子到公园玩耍,看到曾经无比熟悉的单杠,内心生出一股冲动,自我感觉拉上十个八个不成问题,毕竟,当年我是可以轻松做到单杠四练习的!然而,想象与现实的距离不是一般的大。
当我兴奋的跳起来抓住单杠的一霎那,激情顿时降到冰点,我像一头死猪一样挂在了上面,幻想着至少可以拉上去一个吧?可是,除了脑袋里的疑惑、羞愧、自责、尴尬轮番上阵外,没有一块肌肉听我的指挥……大约五六秒之后,我放弃了。
说放弃是借口,事实上,我根本就坚持不住。
经过这次小小的打击,我也为改变做了几天的努力,然并卵,长期的懒散生活已经强大到我的意志不足以与之抗衡,只有偶尔的散步,成了我主要的运动方式。
直到有一天,我抑郁了!!
简直无法接受,我,竟然会抑郁?!
还好,我的求生欲比较强烈,虽然也如常见的抑郁症状一样,无数次想象过用自杀来解脱这种痛苦,但最终我还是扛住了。我不怕死,但我不想用死来解决问题,如果老天想让我死,那你就自己来拿好了,我是绝不会主动把自己送给你的。
牙关可以咬的住,但实质性的问题还是要具体的解决!
除了接受正规的治疗外,我也主动的去寻找答案——什么是抑郁症?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是绝症吗?怎样去治疗抑郁症?己知的治疗方法以及理论基础完全正确吗?每个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手段、康复过程都是一样的还是因人而异……
所有我接触的医生以及我所查阅的资料显示,除了接受正规的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调节,所谓的自我调节,用医生的口语表达就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别想多了。
最初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甚至觉得这就是一句废话———为什么我没心情吃也没心情喝?为什么我总是失眠,脑子天天嗡嗡的?你要告诉我为什么才对!你要告诉我怎么解决才对!
几年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医生说的很对,当然,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对在哪里,但我知道!也只有我自己知道了,这句话才能对我有用,同样的,也只有你自己真正知道了,才会对你有用。道理,每个人知道的都差不多,但它们只有用在自己身上才会有用,可笑的是,我们总喜欢给别人讲道理!
这就是彻底走出抑郁症“只有靠自己”的真相。
这个完全正确的答案就是医生的那句话: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不要想多了!
这句话把它上升到一定境界就是———活在当下;
把它包装出一定逼格就是———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
把它演绎出一定神圣就是———菩提萨垂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惧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借毛主席的一句话就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当然,这是我从跑步带来的快感中逐渐悟出的道理,它并不是我睡醒一觉就幡然觉悟的。
探寻答案之初,在没有深度的体验时,我只能从外部寻找答案。
在自救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的康复案例都隐含了运动的身影。有骑自行车的、有游泳的、有跑步的、有打球的……这让我不得不往这方面考虑,有用没用试试再说。
那就跑步吧,可以随时随地,又无需特别的投入。
从慢跑到五公里大约用了半年时间,从五公里到十公里大约一个月,从十公里到二十公里也差不多一个月,然后在第十个月跑了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我们当地举行的国际半程马拉松。
是什么让我一下从懒散无毅力的状态一路跑进马拉松呢? 自然是拜抑郁症所赐———与其被它拉进地狱,我还不如为自己拼一把呢。
当你不怕死的时候,除了自甘堕落,你还有什么可以去怕的呢?向死而生的智慧就在这里!
即使还在按医嘱服药,我也只是处在情绪稍微稳定但并不快乐的状态。用医生的话说,这是在恢复过程了,但一定要防微杜渐,防止病情反复。
反复?我要的可不是反复,我要的是彻底的摆脱。
五公里可以一气跑完时,我突然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愉悦,当十公里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难以驾驭的时候,我开始试着理解为什么跑步可以让我感受到快乐了。
就好像,在跑步的时候,我的大脑是空白的!那些一直拥堵在大脑中的各种念头在这一刻无影无踪。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呼吸、迈腿、摆臂上了,偶尔出现的思维活动也只是:喘不动气了,好累,走两步吧;再坚持一会儿,挑战一下之类,而不是纠结在生活的抱怨之中。
毫无疑问的是,就算我已经把十公里当成每天的必修课时,每次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仍然都是一个痛苦难耐,必须咬牙坚持才能继续的过程,毕竟,无论什么样的痛苦都是不好受的。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声音在与思维想逃避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即使这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斗争。而当这一切结束之后,巨大的福利开始缓缓而至———大汗淋漓的畅快、放空大脑的轻松、洗完澡后的清爽,因血液有力循环带来的活力、自信阳光的面容、生命意识的觉醒……
这是一种可以掌控自己的自信,这是生命自由的体现,此时此刻,我已经深深被这种感觉所吸引。
特别是清晨醒来,太阳还未升起时,一身短打,短暂的热身之后,独自一个人,肆意的奔跑在林间小道上或学校操场之上,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那种以前极力避免的孤独感,在此刻化作一种让你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圆满,我从未如此清晰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以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一次正常体量的跑步,也就是十公里的长度,就足以让我的快乐情绪维持两到三天。或者说,偶尔刻意的偷懒绝对不会超过三天,因为连续三天不跑步,内心的愧疚感与失落感会远超偷懒带来的那片刻快感。
这种感觉可能就是上瘾吧。此时,对于抑郁症的理解开始清晰起来,严格来说,是找到了适合我自己的康复疗法。
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跑步带来的愉悦感、高度的专注、以及放空的大脑,让我的思维方式更加符合逻辑,它不但帮我停止了强迫性思考,就连过去遗忘的知识也开始浮现,并能将其融汇贯通。
所以,我开始理性的看待抑郁症,我不再把摆脱抑郁症当作康复的指标,而是学会拥抱它,与它和平相处——既然抑郁症只是每个人都有的抑郁情绪的加强版,那么完全摆脱它就是不太可能的。
然后,我学会了接纳,我允许抑郁的存在,接受我患抑郁症的事实,而唯一真正需要我做的就是——不被它们所控制。
心态开始变得越来越平和,既不会过度的兴奋,也不会极度的失落,这种改变很快在我的生活中得到回报。曾经焦头烂额的问题越来越少,曾经极度讨厌的人也不再那么不堪,对未来的担忧也开始变得模糊,做事的专注力也越来越集中……
整个世界都似乎比以前变得明亮。
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竟然喜欢上了哲学,无论是禅宗教义还是传统国学,就连《毛选》这样的大部头也是看的津津有味,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能的。当然,我并不是想通过这些来使自己也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而是在这些伟大的文化中可以找到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我的答案。
渐渐的,我不再需要阅读或背诵一大段文字来化解我思绪中的结节,每当情绪又陷入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时,内心的意识就会主动提示出一句话,或一个成语,简单明了的就会把我警醒。
大道至简,我深刻的体会到了!
现在我依然会有深度的烦闷感,虽然我允许它的存在,但我绝不允许它长久的围绕着我——没有什么是跑个十公里解决不了的,如果还不行,那就再跑一个。
屡试不爽。
你怎么还会抑郁?现在别人问这个问题时,我总是笑着回答:正因为是我,我才抑郁啊,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机会。
如今,我已经开始享受孤独的感觉,可以整整一天坐在那里把一块木头雕琢成一个工艺品,也可以自己一口气跑上个几十公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看破红尘了无牵挂,事实上,我反而与别人的相处更加融洽,对欲望的渴望也不再那么强烈,几乎很少抱怨,快乐的理由无处不在,也不再似从前那样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是思考怎样去做,我的人生才有意义,我的生命才有意义。
至于抑郁症,从复发恢复至今,我依然每晚服用一片碳酸锂,可以忽略不计的药量,更多的我是把它当成一种心理安慰剂。当然,这个选择要因人而异,没有足够的把握一定不要随意停药。身材开始变化,虽然没有回到当兵时的状态,但在同龄人中已经是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可以超越的了。
而对比六年前的自己,我接受脱胎换骨这个不谦虚的自我评价,而且这个变化是由内而外的。
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一次全马,十次半马,五次山地越野,跑步里程马上一万公里了,身材嘛,己经脱胎换骨,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每当跑步时,迎面扑来的凉风,丝丝渗入身体每一个细胞,连混乱的脑袋,也被洗涤得一干二净。心情不好时,可以乘着风,把烦恼全丢在脑后;心情好时,也可以乘着风,带着快乐,飞驰在这恬静的黎明黄昏。
跑步,不只是运动,不只是享受,而是感动。
没有人陪伴左右,也没有人想与你争个高低,按说这样的机制应该就没什么积极性了吧,但跑步恰恰有它的妙处,它并不以通俗意义上的胜败来裁决一次跑步,而是对每个人都尽最大义务的援助,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次跑步的赢家,体味作为胜利者的滋味,但那种滋味又仅仅只是一种仪式上的,因为很快,你又得直面一次又一次的跑步,循环往复却次次有不同体味,这就是胜利后的收获。而自己也在一次次奔跑中赢得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身体上的改变,行为上的改变,这种亲身体验并可预见的看到自己成长的感觉真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这才是跑步,只要肯奔跑,只要肯战胜自己,人人都是赢家。
特别喜欢一句话:跑步与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