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戛然而止(下)
第二天一早,司机把收拾好衣物课本的我送去老家的镇上。胡阿姨家位于圩镇只一条主街带店面的自建房,基础结构和外观和城里大致相同。但坑洼的路面以及弯转狭窄的道路两旁,房屋外墙或粉刷或砖面裸露,总之参差不齐,视觉观感上稍显凌乱。快出圩镇边缘,一处房屋的一扇红色铁门走出的胡阿姨一把接过行李,领着我来到二楼的房间。两个哥哥正微笑着冲我打招呼。胡阿姨的大儿子叫赖菱,身形高大精瘦,在离本地二百多公里的县城念大专;小儿子赖蓝,体型微胖,在本地最高学府南安中学念高三,成绩优异。
“这段时间你就安心住在我家。你念初三,这个哥哥高三,你就跟着他学习吧。”胡阿姨笑容呵呵,满面慈祥。
赖蓝接过话:“明天我会去我爸学校的办公室里复习。中学刚放假,那里非常安静很适合学习,你就跟我一起去吧!”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得见如此刻苦学习的榜样,在我心里就只有凿壁偷光的匡衡可堪比较。完全不用任何督促的赖南对学习的专注与勤奋,让我自愧不如地产生了向他学习的想法。自小我学习的方式一直是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提问、课后完成作业这三板斧,从未进行过多的学习。因为耍上这三招足以让我应付考试,甚至轻松获得第一。几年来自己徜徉在老师和家长们的盛赞和同学们的钦佩声中受之无愧,并习以为常,从未考虑美好的一切是否会持续下去。可人生终将不会一成不变,有些时候就是不能知足。越是一路坦途越要是居安思危,要懂得失去也将轻易地急转直下并刹不住车
就在初一我只得到年级第四十名的时候,自己才惊慌失措,开始思考落后的原因。为什么同样的学习方法,小学极其奏效,到了初中就行不通了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初中的课程远比小学难得多也更繁琐得多。想要继续拔尖不是只靠课堂认真,课后完成作业就能达到的,这些只能保证基础的分数。尤其增加了一些颇具难度,或者说更具灵活度更需要技巧解答的题目。从中取分,课外的自主学习更是重要,不能局限于基础,而是要更多得接触各类拓展的题目。见多识广中培养思维能力,遇到大山般的难题才有登顶的方法。这才是保持第一梯队的方法。
当我领悟到这份秘诀或者说规律已为时已晚。毕竟自己从未刻苦过,一直是靠自以为是的学习天赋投机取巧地轻松学习。而当时独霸整个初中各种第一的孙静,不知是她的早早意识还是她家长的主意。她从不来校上晚自习,还另请家庭老师进行补习。在大家几乎同等的学习天赋和同是县里最好的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她还加强额外的学习,我想这就是她能稳稳拉开和第一梯队的同学间的距离并遥遥领先的原因吧。
至于眼前的赖南,从早八点一直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到五点,几乎不离座位,这令我佩服之余又望尘莫及。和刻苦认真的人待一段时间,还真会受到影响,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偷懒玩乐。不过偶尔还是会忍不住去操场上打打篮球或去镇上仅有的一家网吧。即使配置不高网速不快的电脑只能玩泡泡堂和劲乐团等一些操作和画质简单的游戏。
每次去之前,我会对赖南告知一声。他都说:“去吧,学习久了是要放松一下的。”然而他的放松只是晚间独自学到十点之后,兄弟俩和我一起在电脑上观看时下流行的恶搞视频,其中《馒头》和《中国队勇夺世界杯》是我们捧腹再三看过最多遍的。最重要的是,他在胡阿姨面前绝口不提我打球和上网的事。
多年后的一次春节,我们一家在胡阿姨家吃饭。胡阿姨眯着笑眼,说:“姜心,你好久没来阿姨家吃饭了,特地给你包了饺子,还有阿姨家自酿的水酒你可要多喝几杯哦。”
觥筹交错间,话题转到即将参加工作的赖南。我忘了说,武汉大学的赖南博士毕业后即将在当地一所高校任教。胡阿姨面容红润地举着杯子却忧心忡忡:“我家赖南一直都是老实人,从小只会读书,真怕他参加工作后会被欺负。”
赖菱顺着话:“我也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己。”
“阿姨你别担心,那些真正单纯又纯粹的人,别人也不太好意思去欺负他们的。再说赖南不像你们想象中那样,他懂人情世故,只是不愿意这样做而已。再说,也不能强行逼着他去做那些不擅长和不喜欢的事吧。”
回到在胡阿姨家待过小半个月后,回到家我爸示意我茶几上有一本招生手册。草绿色的纸张上大致的内容是:县二中决定重启已停办一年的初中部,各年级面向全县各招收一百名学生。把最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搭配优秀的师资力量,力图打造全县最好的初中。八月初进行招生考试。
我爸下达命令:“你做好充足准备去参加。”
第一次去往二中便是考试,幸运的是又和大部分伙伴分在同一考场。而且幸好只考语数外没有物理。自从跟随赖南学习过一段时日,再加上题目较为简单,我难得解答得手到擒来。顺畅又笃定写下答案的感觉不仅久别重逢,更是疏通了我郁塞已久的心绪。积闷一冲而散,心境自是清旷神怡,自信的光芒再次闪耀。正当我满足地伸手打哈欠时,居然撞见闻所未闻的一幕,可谓毁尽了三观。矗立在梁岸吉身后许久的监考老师急切地俯下身子,以左手作掩,右手紧攥的笔身正飞速不停抖动。如果她不是在素写梁岸吉坚毅博学的背影,那就只能是在抄他的答案了。
第一步完成后,该老师神态自若,逛街般轻松悠闲地晃荡到四中的一名女生座前,将揉成团的纸条以打保龄球的方式沿桌面投掷而出。一道白影闪过,女生不负众望,在一票观众的注视下完美地接住了来势滚滚的纸团并成功将其塞入抽屉。这一套组合动作配合得干净利落,水到渠成,让人差点不禁喝出彩来。嫌弃地回转头,老黄和牛奶心照不宣地与我对视,同样面露鄙夷。
考试一结束,老黄朝地上啐了一口,说:“真他妈的,学生作弊我见过不少,老师帮忙作弊的我还是头一回见。”
“我考试的时候就发现那老师鬼鬼祟祟地在我身后,还真以为我不知道她在干嘛呢。”上前的受害者梁岸吉加入了斥责。
正说话,迎面而来的林其羽一口叫住我,指着身边的人:“你看,这是谁?”
“这不是张憬嘛,好久都没见了哇,你也来考试吗?”
“是啊,来碰碰运气。”
“那林其羽你呢?”
“我只是来陪陪张憬,我俩可太久没见了。”
还没开学便遇见诸多熟悉的面孔,有男又有女,我忍不住幻想一段全新的校园生活,不过好像漏掉了什么,乱哄哄的热闹下我也没太在意。和翅膀张憬聊过后又远远地瞧见了孙静和潘增棋,还有好几名位于成绩第一梯队的游在青和周雨寒等同学。
我惊讶他们的出现,但不是担心他们降低我名次的威胁。便问游在青:“怎么好好的你们也想转学?”
游在青保持着常年使用的对话姿势,右手横于胸前支撑托着下巴的左手,就和思考中的柯南一模一样。难道聪明人都是这样思考的?然后他慢条斯理回答:“听说四中排名前几的同学也会参加,我们便想通过这次考试估摸一下自己能在全县排多少名,好在中考前有个心理准备。”
难怪他们名列前茅,知己又知彼。不过三中参加入学考试的人数并不多,且只来了一小撮拔尖的同学,以至自己得以轻松地考入所谓的前一百名当中。获得入学资格后,我爸还真就把我转到了二中。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转学,还是在毫无准备下。我不太乐意,毕竟要重新认识新的同学和适应新的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再众多被安排下尚且自顾不暇,几乎忘记了丁青肯定不会转学的事实。可真令人怅然若失,心里头一下被残酷的现实挖空了一大块。
可一筹莫展的我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去往地处城南的二中,与三中截然相反的方向。就这么地和初开的情窦背道而驰,一路向南。不过之前忘记欣赏的校园让我耳目一新,不愧是全县唯二拥有高中部的学校。学生数量不仅比三中的两千多人翻了一番,就连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也广阔不少,不再一览无余。随后经过食堂红白相间的长长边墙,以及另一侧竖成两排的篮球场。沿着枝繁叶茂并侧边停满单车的主道,穿行高中部的三栋教学楼合围下另几座篮球场,来到只两层高砖木式的老旧建筑。透过枝桠和叽喳,碧蓝的天空探出一斗拱翘的青檐。围护走廊的是青白色空透式的石砌栏板,三三两两的同学正倚着说话。这便是初中部教学楼全貌,一层四间教室,容下只有六个班的整个初中绰绰有余。
可在这青葱碧玉的画面里,接下来的一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不免令我惶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