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举人
“向前看齐!向前看!齐步走!一、一、一二一”。
四个小侄子,站成一排,昂头挺胸,两条小胳膊左右摆动,两条小腿踏踏齐步走。
赵元功准备在家里读两个月书,四月份要种地的时候再回赵家庄,每天闲暇时间就训练四个小侄子,站军姿,走正步。
几个小孩儿还挺高兴的接受训练,小老四儿,就是赵元义的二儿子,长得和赵元义小时候一样黑,像一个小黑蛋似得也跟着蹦跶,有时候大姐家的小姑娘也跟着踏踏走,小黑蛋和小姑娘站在一起,一个白的发光,一个黑的发亮。特别有喜感!
“三叔,朝廷今年的流放犯人到县城了,有三四千人,县衙来人问怎么办?”赵德有进来结束了赵元功的清闲日子。
“让他们送到庄子上,我在庄子里等着”。
赵元功收拾好行李,“爹,娘,我走了!得去干活了”
“哎,走吧,过一阵子就回来看看,离得也不太远,勤回来点啊!”爹娘有点舍不得,小儿子一走就是几个月!
赵元功带着二十多个人快马赶回赵家庄。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这些人一路北上,都冻得差不多了,别再死几个就不好了!
赵元功已经不怎么愿意接收这些人了,不是不缺人,而是不稳定,头几批犯人在庄子上恢复的差不多了,身体好的就被矿山给弄走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妇孺这样儿的,真是挺愁人。
“少爷,四村的房子能腾出来的已经腾空了,安置这些人没有问题!”
庄子的管事赵喜过来报告,赵喜是庄子的四管事,管着赵家庄四村,他的小儿子是赵德星的书童,女儿是赵元仁媳妇儿的丫鬟。
“嗯!等人到了直接领到那边去,让送他们来的衙役自己安排,咱们不插手,按人头借给他们粮食,从工钱里面扣”
“是!少爷!”赵喜带着庄子上的小厮去等着安排人去了。
赵家庄一村,这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当年买来的农奴。
“少爷!少爷!”见赵元功进来了,屋里的几个人都站起来了,这是一个光棍宿舍,他们当初和家人分散了,家里的兄弟姐妹先被别的主家买走了。他们也没有父母,像他们这样的农奴没有寿命长的,四十多岁身体就垮了。
屋子里面收拾的挺干净,当奴仆的没有懒的,不然早就不知道被卖哪里去了。
“都在这里安心待着吧,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都好好干,过两年少爷我从关里给你们买一批媳妇儿回来,你们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只要你们和庄子里一条心,少爷我绝对不会把你们任何人卖掉”
“谢谢少爷,谢谢少爷!”几个光棍子也不管真假,少爷说话了,先谢谢就对了。
赵元功是真的打算从关里卖一些人或者是雇一些人过来,那样就能稳定几年,等以后发展好了,自然就不愁没有人来!
流放的犯人和家属都安置好了。
庄子也安定下来了,该开荒的就去开荒,该种地的就去种地。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份,赵元功该启程了!
赵元功带着赵元礼,赵元柱,赵德有十几个小伙子,向北京城出发!
像赵云长和赵云凤这样岁数大点的就留在县城,看守老家。
赵元功一伙人加上十多个锦衣卫,一共二十几多人一路耀武扬威的到达了北京,这个排场可就大了,谁见过一个秀才赶考带着锦衣卫的?
七月二十日,赵元功住进了辽东会馆,还是原来住过的小院子。
距离考试还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赵元功开始临阵磨刀。
八月初九,赵元功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入秋试的考场,考试分三场,每场考三天,赵元功要在考场里面熬九天,才能熬个举人出来。
当考官把试题公布出来的时候,赵元功的心情十分愉快,考的全都会,不会的全不考。
这要感谢皇上让锦衣卫送来的学习资料,看看人家皇上这重点画的,一个字都不差!
赵元功估计皇上可能是想要见见自己了,这是怕自己考试不过关,耽误事儿。
赵元功奋笔疾书,试卷写完了就交给主考官,然后就在考棚里面活动活动身体,再就是想一想皇上可能问自己的问题,提前做个预案。
九天时间过去了,赵元功终于熬到了走出考场的时候。
一群小伙子簇拥着赵元功回到会馆,沐浴更衣,喝酒庆祝。
五天后秋试放榜,赵元功不出意外的以第八名的好成绩金榜题名,成了举人老爷!
赵元礼,赵元柱等人高兴的要飞起来了,四处欢呼,老赵家出了一个举人老爷了!从此牛逼了!
赵元功臊得,脸比猴腚还红!
自己都这样了,还没考过人家,第八名,八他爹的大裤衩子!老子丢人现眼了!
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把大牙笑掉!
还参加会试,中进士!拉倒吧!你自己可要点脸吧!
看完榜回到会馆,众人大搓了一顿。这回不急着回去了,锦衣卫已经通知赵元功等候皇上的召见!
锦衣卫已经把赵元功中举的消息传回开远县了。赵元功没有什么心思了,每天带着兄弟们四处闲逛,下馆子,喝茶看大戏。
赵元功潇洒了五天,宫里的太监到了辽东会馆,通知赵元功明日觐见!还派了一个小太监,领着赵元功到礼部学习觐见礼仪。
礼部的官员还纳闷,一个刚中的小举人学习什么觐见礼呢?赵元功被礼部的小官员折腾了一天,到晚上下班才放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