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酒海钩沉 > 第15章 酒后棋局

第15章 酒后棋局

上回说到刘启和刘贤下棋,俩人因为棋规而起了言语冲突,刘启一怒之下,拿起棋盘照着刘启就打了过来。

刘贤没防备,来不及闪避,那棋盘冲着脑袋可就下来了。

好巧不巧,棋盘的棱角正砸在脑门上,一时间血流如注。

刘启也吓傻了,呆在当地不知道怎么。

太监忙捂住刘贤伤口,一边忙喊御医。但是失血过多,刘贤就此一命呜呼。

吴王的世子被太子打死了,这可不是个小事。汉文帝一边训斥刘启,一边亲笔写了封信,说了事情经过,免不得道歉什么的,派人带着信,拉着刘贤尸体,给送到扬州来了。

事情经过刘濞倒也不怀疑,毕竟有跟着世子一块去的心腹,回来述说的也和文帝叙述基本一样。但毕竟亲儿子死了,心里可就对刘启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文帝驾崩后,景帝刘启继位。

吴王刘濞经过多年准备,实力逐渐壮大。经济实力决定军事,这期间刘濞又铸钱又煮盐的,军事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说起来盐,这里多啰嗦几句。

中国几千年来,盐铁一直由政府控制,民间有贸易,就属于走私。

铁就不用多说了,这不但属于生产要素,也是军事必需品。因为打仗不可能就靠竹签杀人,还是铁家伙用起来方便,杀伤力强,也可以多次使用。

盐是生活必需品,用现在的话说叫刚需,每家每户都离不开。所以在生产力落后的古时候,盐铁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酒在很多时候也是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是收税。比如说宋朝,老百姓几乎没有酿酒的权力,酒店都是从政府指定的专业酿酒厂批发回来,再出售给消费者。

既然食盐一直很重要,为什么现在却放开了呢?

其实这是跟现在的消费水平和习惯以及物流有着直接的关系。

过去靠肩挑车推,流通很不方便。就说青海的盐矿吧,据说够全世界吃几千年。交通这么方便,不存在运输问题。

再就是盐在老百姓生活中虽然重要,但支出比例已经大幅度下降。你一家人再能吃盐,一年最多不过十来斤也就差不多够了。按照目前的价格,充其量三五十块钱的盐,再多可就齁了。

全国十四亿人口,每人每年十块钱的盐,也就一百四十亿。农业税按照八亿农民,每人平均一百块钱,不过区区八百亿。

据最新数字,全国汽车保有量达三亿以上,几乎每家都有车。

而燃油的消费比例则占据很高,一辆车一年怎么得平均也要个五千块钱左右吧。稍微加点税,都比食盐免费送给老百姓还多的多。

扯远了,拉回话题。

汉文帝驾崩后,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当时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建议,决定削藩,这就触动了许多人特别是各位刘姓王爷的利益。再加上晁错和朝中很多大臣都有点不对付,吴王刘濞觉得时机成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公开造反。

汉景帝听了以袁盎为首的众多大臣的意见,决定杀了晁错,以平息各位王爷的怒气。结果杀完晁错,七国之乱依然继续,并没有退兵。景帝不得不派出以周亚夫为三军总司令的部队,平定叛乱。

说到晁错,他对许多书籍的保护可是功不可没。

因为秦始皇焚书,使许多书籍失传,幸好山东有个叫伏生的老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候把许多书藏在墙壁中,才得以幸免。

文帝在位时候,想要整理先贤古籍,因为伏生年龄太大,请到长安已经不现实,因为一路颠簸,说不定没到长安呢骨头就散架了,这可是国宝级的人物。所以文帝派晁错去山东,老头讲述,晁错记录。

不过伏生年龄太大,说话牙齿漏风,又不会普通话,晁错其实听不懂几句。还是伏生的孙女做翻译,晁错做的记录。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就是由晁错记录的版本来的。

七国之乱依然继续乱着,周亚夫虽然挡住了前锋,但如果不是梁王刘武断了叛军粮道,最后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所以平定叛乱后,论功行赏,梁王刘武居功甚伟。

刘武和刘启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啊。哥俩合作把七国之乱平了,大宴群臣之后,兄弟俩肯定要陪着老妈窦太后喝几杯。

肉夹馍羊肉泡摆上桌,葫芦鸡拌腰丝端上来,哥俩一杯一杯的往肚里灌西凤。

也是酒喝的有点多了,再加上汉景帝刘启对这个弟弟也非常亲近,更何况窦太后也是特别疼爱这个小儿子,景帝脱口而出,说将来我嘎嘣后,就由你来管理国家。

皇帝那是金口玉言呀,汉景帝这是喝多了说的话,但是窦太后可就当真了。

后来景帝立太子的时候,窦太后提议让小儿子刘武接班。奈何以袁盎为首的大臣不同意,只得作罢。

刘武知道后,派人刺杀袁盎。由此景帝对刘武不再亲近。

经过一系列运作,太子刘荣被废,胶东王刘彻成了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这期间有许多精彩故事,比如说长公主的女儿和刘彻订婚,金屋藏娇等等,都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

不过他们这些事,和酒没多大关系,所以我们还是把话题的重点放在跟酒有关的故事上来。

汉景帝刘启驾崩后,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上任时候,只有十六岁,朝政大事必须得向太皇太后窦太后禀报,朝中许多重臣,也是窦家居多。

不过时移世易,等武帝掌权,窦婴下台后,窦家外戚可就没那么牛了。

故事正是发生在这个阶段。

话说田蚡儿子娶了燕王女儿,得大摆筵席啊,在这次酒桌上,可就出了大事。

田蚡仗着有权有势,看不起已经下野的窦婴。

作为主人给客人敬酒,客人得避席以示感谢。等主人敬过酒后,客人也要回敬。

所谓避席,就是本来是跪坐的,得站起来。前文说过,古人没有高桌子低板凳,更没有沙发摇摇椅。坐着就是跪着,屁股搭在脚后跟上。主人敬酒,出于礼貌的站起来,向主人表示感谢。同样,客人回敬,主人也要站起来,这在当时是最基本的酒桌礼仪。和现在平辈同事之间,对方站着敬酒,你也要站起来是一个道理。

等到窦婴给主人回敬时候,田蚡爱搭不理的,作为窦婴手下人,灌夫就非常生气。不过田蚡那是丞相,灌夫咬咬牙,忍了吧!

灌夫是直脾气,也起身给宾客们敬酒。

到了程不识跟前,程不识和灌贤交头接耳的正聊的高兴,没搭理灌夫。这下算是彻底激怒了灌夫,酒杯一摔,开口便骂。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