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自卫队
等大家震惊了一会儿,顾言知又抛出重磅炸弹
“而且别忘了,张叔已经注意到路上消失了不少老人”
“言知,你是说……”
“我不确定,但不排除这种可能”
顾言知其实是确定的,上辈子她经历过这样的震惊。甚至她还知道到了后期,这已经是一种常态。
一些人不敢对自家的下手,就狠心把人卖出去,换成物资。还有的直接两家互换。
顾言知是亲眼见过这种场景的。
上辈子事情发生在更早的时候,一口架着火的大锅,里面装着各种形状的肉块,散发着腐臭又奇异的香味。
调料多的就多放点儿掩盖住那股臭味,少的锅里只放一点儿盐,甚至什么都不放。
一群快要饿疯的人,也不顾上烫手,还没彻底熟透,就上手开抢。
顾言知清晰的记得,上辈子的时候,她被闫公子带出去,看到这一幕,自己吐了个昏天黑地。
他还好心情的夹了一片给顾言知,听到了这话,顾言知哪里还不知道那盘不知名的肉是什么呢。
况且,给闫公子吃的肯定不会是外面那种死了许多天带尸体的腐臭味的,顾言知心中有所猜测,很有可能是现杀的。
又是一股反胃,顾言知没忍住对着自己面前这个假模假样心狠手辣的变态畜生破口大骂。也因为此成功惹了闫公子的厌恶,被送回到顾强那里。
回去之后,有一段时间她的饭更是直接变成了全是这种肉,顾言知只得假意服从,把肉藏起来假装自己吃掉了,才给她一些正常的东西。
再后来,顾言知每天吃饭都提心吊胆,生怕不小心吃到了。
顾言知也发现了吃和不吃的人注定是两个群体,无法共存。吃的人只会强迫不吃的人要么吃,要么变成食物,他们会认为不吃的人肯定从心里厌恶他们,唾弃他们。
脑子里冒出来的记忆让顾言知有些反胃,手死死掐着自己的大腿,才没当场吐出来。
宋昭赶紧把自己手里的保温杯递了过去,里面装的是山楂水,本来是给顾言麟准备的,可以缓解下呕吐的感觉。
下来开会时候,预料到今天的会可能不会太友好,特意装了两杯下来。
“把没人住的窗户全都封起来吧”
最近几天,顾言知和宋昭在家里的确有注意到外面的窗户似乎有被撬的痕迹,不过因为他们这栋楼装修时候用的是最好的材料,所以一时半会儿也还没被撬开。
起初,顾言知只以为是有些人实在找不到吃的,想溜进来找点儿食物,但是和这件事情关联到一起,顾言知的想法就没有这么单纯了。
要知道,他们楼里有三个老人并两个孩子,也可能是坏人的重点目标。
“要怎么封,现在找不到材料的吧?”刘思思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栋楼就属她家和小林家里最危险,既有老人又有孩子。
“去写字楼找找装修材料吧,铁皮、木板啥都行。实在不行就把写字楼的墙砸了,弄点儿砖块回来”
“这天气也不需要水泥,弄点儿水往上面一浇,在贴在墙上没一会儿就冻严实了”
庄叔不愧是建筑行业出身,一下子就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不过,我们住着的窗户最好也糊上,谁也不知道这群人能丧心病狂到什么程度”庄叔继续提出建议。
窗户糊上顶多是屋子里的光线不太好,但是却能省去更多的麻烦。
“这几天大家都请个假,先把墙弄好吧”张叔最后拍板决定到。
第二天开始,10号楼的大家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除了第一天15个人一起行动,找材料砸墙之外。
剩下的两天15个人分成了两队,一队负责在家里砌墙,另一队负责找运材料。三个老人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10号楼这边儿的动静这么大,很快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问大家就只说为了安全。
现在救援物资越来越少,外面已经零星发生了几起抢劫事件,虽然被救援队及时压了下去,但这样说到也不会让人怀疑。
短短三天,大家装修完毕。
把能堵上的都堵上了。张叔一家甚至从13楼搬到了14楼的空房子,就是之前532小队住的那个。
把13楼以下的房子窗户全堵上,只留下一扇供大家进出的窗子。
顾言知友情提供了材料,把这道窗子也加了防盗窗,不提供从外面进入的通道,每次有人进出都需要在楼内的人帮忙开窗和关窗。
虽然麻烦,但是安全。
大家的屋子里的窗户,为了采光都是用冰块糊上的,提前一天冻好的厚厚的冰块,用水浇一下就能跟窗户框紧紧的粘在一起。
有些冰块冻的不太结实,粘上后冻一天也结结实实的,就算是砸也要费很大力气才能砸开。
从10楼到16楼能堵的缺口都堵上了。至于17楼和18楼,装修时候顾言知就改造过窗户,因此并不需要。
最后,大家还凑了材料,磕磕绊绊的又搞了一扇楼栋的门出来,装在了13楼的楼梯口。
除此之外,10号楼还组建了自卫队,他们小区的户少不能适用于每家出一人或者两人的那种情况。
大家商量着,13个人每晚两人,住在13楼,定点儿巡逻,发现异常就抓紧拉警报。13个人里面不包括顾言麟和庄南阳,他俩现在都是军人日常不住在家里,放假次数是有限的,因此不计算在内。
警报也是顾言知友情提供的,大家试过一次声音很大,可以把全楼的人吵醒的程度。而且是装电池的,待机时间长,一块5号电池够这个报警器用一年。
13个人里面每晚两人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李姐和小林两个人结成伙伴,最后只有张叔一家三口单出了一个人,张叔主动提出自己值2次夜,一次和老婆,一次和女儿。
张叔家里的人最多,最吃亏,大家也都各自出了点儿物资算是补偿张叔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