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收服南京
才过完年,官场上流行的拜年活动便悄然拉开了序幕。
萧裕做为同知南京留守事,官阶照比留守使元列低了一品,所以大年初三一清早,他便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来到了南京留守使元列的府上。
“呦呵,这一大早上就跑我这打秋风来了。”元列与萧裕处事一年,早已成了好友,所以也不见外,身上披着一件大氅便迎了出来。
萧裕哈哈一笑:“哪里的话,你是宗室,我不过是个同知,同知同知,凡事知道一点就得了,哪有什么半点实权。”
二人牵着手走进了厅堂,小厮已将茶水奉上。
元列舒了舒筋骨道:“怎么着?你这是单纯的来送礼拜年,还是有其他事情有求于我?”
萧裕胡子一颤,干笑了两声:“我原以为你就是个吃空饷的宗室,什么事都不爱参与,没成想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啥都逃不出你的眼睛。”
元列哈哈一笑:“能被你这北野第一大才子夸赞,我就当是你捧我了。前几日看了邸报,你家王爷被贬回家读书,我估摸着你也该来找我了,咱们交往了一年,早已是知了心的伴当,明人不说暗话,讲讲吧,有什么能帮你的。”
萧裕向四周看了看,眼神里充满了狐疑。
元列见状赶忙道:“放心吧,安全的很,夜枭都被解散了,哪还有什么监视大臣的人。咱们南京天高皇帝远,更是没人管的地方。”
萧裕点了点头:“中白兄,你觉得当今皇帝如何?”
元列一怔:“说实话?”
“当然,要是听假话我还问你作甚。”
元列轻叹一声,紧了紧身上的大氅道:“杂碎一个,要不是他老子是睿德太子,就凭他那副蠢样子又怎会登上北野的大宝。别人都是以军功文治得天下,他呢?哼!不是我瞧不起他,你就说说他哪点能让人瞧得起?我留守南京八年了,既无升迁,也无贬损,这辈子都别想回中枢。”
言罢,他喝了口茶,见萧裕目瞪口呆的样子,呵呵一笑:“怎么?我说的话吓到你了?”
萧裕点了点头,他原以为元列会抱怨几句,但没想到会直接开骂。
元列不以为然的挑眉道:“南京百姓七十三万,去年大涝,颗粒无收,我向上京城要粮,妈的,那裴满妖后竟让我独自解决,混蛋元亶更是每日酒池肉林,置百姓于不顾。有时候我真想不明白,这天下到底是他的还是我们这帮做封疆大吏的。”
萧裕眼珠一转,叹气道:“我也想不明白,妖后的弟弟裴途接替我家王爷做了中京留守后,欺男霸女,强抢民田,把我家王爷辛辛苦苦经营下来的中京差点全部毁掉。可到头来,只给了个留中查看的处分,这天下啊,早晚会毁在这夫妻俩手上。”
“可不是吗,我还以为他推翻妖后统治后能够重回年少时的英明,现在看......这整整一个月了,竟没发一道政令,没有半点举措,甚至春汛的防治都没派人来,真希望北野能出一个英明之主取而代之!”
萧裕一喜,凑近了些说道:“中白兄觉得我家王爷如何?”
元列嗯的一声疑道:“这可就有点大逆不道了,就算是有人能取代,也不是你我能够谋划的。”
萧裕哈哈一笑:“大家都是聪明人,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好吗?”
元列向后靠了靠,几乎要将身子埋在大氅当中,半晌后说道:“我会得到什么好处?”
萧裕拉了拉唇上的胡须道:“凡事就怕无价,若是能开价就可以谈,中白兄想要什么好处,尽管开价就是了。”
元列眼神中露出些许狡黠来,思索再三道:“不多,三条,一呢要一个世袭罔替的一等亲王爵位;二呢,要一道免死金牌丹书铁券;三呢,我南京幽州地区的防卫权由我独自处置,不设监军、同知。梁王当上皇帝后,若是能答应我这三个条件,我便全力以赴的支持他。”
萧裕犹豫了一下,说道:“前两条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第三条......中白兄似乎有些过分了,一旦给了你独自防卫权,那就意味着南京城以及周边的幽州地区成了国中之国了,做为皇帝岂不是有损尊严?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若是您起兵反了,您胜则皇帝辱,各封疆大吏都会纷纷效仿,到时候这皇帝当的也没什么意思了。至于您败......有免死金牌和丹书铁券在,没有人能杀的了您。这如意算盘打的有点太过响亮了吧?”
元列邪魅的一笑:“萧裕啊,你不愧是你家王爷第一谋士,竟不费吹灰之力看透了我想要的东西。不过,你也说了,这是买卖,我可以讨价,你可以还价啊,没有什么是谈不了的。”
萧裕斟酌了一下,敲了敲桌子道:“太师衔,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不降爵位,免死金牌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皆可免除。至于兵权,我看您还是算了吧,我家王爷的脾气您是知道的,就算您有那实力反,也会被轻松的碾压,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好!”
萧裕的条件似乎早就在元列的计划当中,他立马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萧老弟能代表梁王吗?”
萧裕点了点头:“中白兄尽管放心,只要你能说到做到,我今日所做保证亦同样能够兑现。”
“好!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离了留守使府邸,萧裕异常的轻松,整整一年时间,他终于完成了元功所托,如今地方上中京和南京已经全部收服,只要再收下北京,那就意味着完成了最基础的布局,一旦起兵举事,便可以勤王清君侧的名义夺得大宝。本来元功只想留他在南京半年时间,但因元列的态度迟迟不明这才耽搁下来,如今搞定了元列,也就意味着下一站将会是北京。
心情不错的萧裕随意找了个酒楼走了进去,独自要了一个临街的包厢坐下,一会功夫小二便端上来七八个菜肴,让他小酌了起来。
就在此时,窗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不由得让他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