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鱼两吃
一个礼拜以后,安静收到了安师傅邮寄过来的布头,就带着来到瓦格纳家,先将布头毛边边缘的横线扯下一点,然后抽出横线,一根根摆在放在桌子上的白棉布上面。
然后又将的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松散散的,然后用针纫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照戏服布料本来的纹路来回织补起来。戏服的布料精密,所用的线细细的,一条条织补,很费眼神和精力,修补者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得沉得住气,稳得住心。不厌其烦,一点点地织补。
别看窟窿不大,安静补完了,也用了一个多小时,再用又细又软的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以求和周围看起来一样。趁着安静活动脖子肩膀的工夫,简拿起戏服细瞧,如果自己不是清楚地知道那窟窿所在,还真不知道那里曾经有过窟窿。看着安静不断活动,简感动万分。这价值连城的戏服,得之不易,况且是恩师所赠呐。
简真的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了。和安静几次交谈,知道安静喜欢做菜,于是,就把自家农庄种出来的蔬菜送给安静一些。临回家时,安静跟着尼尔·比顿先生,来到厨房,这里有给安静的蔬菜,安静看见居然有冬瓜,大大小小的一堆,安静挑了一个中等大小的,坐着瓦格纳家的车,回到了家。
瑞士人爱吃鱼众所周知,瑞士湖鱼无论是否叫得上名字,都一样的肉质滑嫩,鲜美无比。瑞士人习惯在每日的主菜中保留一道鱼肴,三个不同语区也各自有各自的做法。法语区内习惯将鲜鱼清蒸或加入些许调料做成一道香味四溢的法式鱼汤;德语区的居民喜欢吃传统的炸鱼;意大利区的美食家们则有更多的烹饪花样,将鱼或煎或炒,浇上意式酱汁,配以瑞士产的白葡萄酒,过着不折不扣的神仙日子。
安静今天得了冬瓜,在国外市场上并不怎么轻易见到的冬瓜,就想用好久未吃过的冬瓜,好好的做一道菜。忽然间,就想起了上辈子在自贡市富顺县李桥镇旅游,吃到的李桥镇的特产——翘壳鱼,此鱼生长于深水石缝间,要在十分清澈的河流中才能长大,但出水即死,因此一般市面上很难买到。此鱼宜于清蒸,有“肉白细嫩而不散,味道鲜美而不腥”的特色。
在李桥镇吃到的翘壳鱼就是放在冬瓜里烹饪的,苏黎世市面上的海鲈鱼,可与之媲美。于是,换了衣服,拿了钥匙,准备赶紧去市场买海鲈鱼,做一鱼两吃,就用冬瓜做器皿。刚刚走到门口,还没来得及穿鞋,就听到客厅里的电话响起来,赶紧返回接电话。
接起电话,对面传来一个熟悉不能再熟悉熟的声音,是舒清乔:“安静,今天都准备几个菜吧,我要请高庆森,仵智敏,徐森荣他们吃饭,麻烦你……”“嗯,我知道了,我正想去买菜,既然要请客,不如多请几个,我想请金灿灿,还有菲利普和索菲亚……”“都随你……”
安静来到市场,选了两条极新鲜的海鲈鱼,瓦格纳家送了许多蔬菜,菜就不用买了,安静又买了些牛肉,羊肉。赶紧返回家里,八个人的菜,冷热荤素,蔬菜水果,且得要准备一些时间呢。回到家,安静先把牛肉炖上,开始做初步处理,安静去市场路过菲利普先生家,就和夫妻俩打了招呼,索菲亚早早地过来,给安静打下手。
随同索菲亚前来的,还有索菲亚的孙子诺亚。家里人都有事儿,没有看管陪护他,就把他送到了爷爷奶奶这里。其他的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安静把冬瓜洗干净,放在沥水篮里控水。把两条海鲈鱼放到案板上,两条鱼同样处理,先在一面用斜刀剞上刀距一致的正向一字形刀纹,刀距为1.5-2厘米,刀深至鱼骨。
再另一面,安静用直刀法,只轻轻划开鱼肉,直接用盐和葱结为整条鱼码味,码味后再将葱结塞入鱼腹。接着,安静用鸡蛋,淀粉打成浓稠的面糊。拎起鱼尾,将斜刀法的那面抹上面糊。坐锅起油,油温六成热,左手拎鱼,右手拿手勺舀热油淋在挂糊的那面,直至表面起了一层金黄的硬壳。放在笊篱上,控油。
安静把冬瓜放在案板上,一切为二。用勺子掏净瓜瓤,再修出鱼的形状,放上葱姜铺底儿,将直刀法的那面朝下摆放在冬瓜里。再把油温升高,冬瓜被安静放在了一个临时自制的架子上,放在油锅里,油温不断升高,安静一手提着冬瓜“船” ,一手不断地舀热油淋在冬瓜“船”上。
上与下的双向加热,又有冬瓜“船”厚实的“船壁”,随着油温的不断升高,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犹如蒸笼般的空间,让底部的鱼肉,在油锅里呈现清蒸的质地。同时,又有上层的反复油炸,香酥诱人,把鱼挪进鱼盘里,鱼腹朝下摆放,这一鱼两吃就完成了大半,只需再做两个酱汁调味。
冬瓜“船”可不只是个盛鱼的载体,油炸之后,还要物尽其用,安静将冬瓜“肉”挖了出来用勺子压碎,坐锅起油,放入冬瓜碎,加上少许的辣椒,香葱碎、蒜蓉,炒制酱汁香辣回甘,浇淋在没炸过的那面。经过反复油炸的那一面,显然会有一点的油腻,安静也有办法解决,那就用糖醋汁来缓解油腻。
坐锅起油,放入安静自制的番茄酱,冬瓜碎,再加上细细的橙丝,再挤进一些柠檬汁,炒出酸甜可口,又带着果香的糖醋汁。浇淋在油炸了的那一面。一直坐在一边观看的诺亚,不由得拍手叫好。你看鱼盘上的鱼,一半橙红脆嫩,一半白绿相间,咸香浓郁。可谓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安静的一鱼两吃,一经上桌,就惊艳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