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下个月我会慢慢替换,哎
最近真的太忙了,不过万事开头难,忙过这几天应该也就还好了吧?
反正下个月肯定会把这几章替换掉的。
现在就先放个教学设计占着坑吧 。
【素养目标与重难点】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多幅画面。(重点)
2、掌握文章描写景物所运用的比喻、多感官等多种手法,能够准确地赏析语言。(难点)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情感。(重点)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导学】
1. 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着,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2. 朗读指导:1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
2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3停顿:“v”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
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3.读写指导:标注段落、对课后的读读写写部分进行标注,并理解意思。(课文中有不熟悉的字词亦是如此)
4.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颂春
(2)细读第3-7自然段,作者分别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作者在第3-7自然段分别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景进行描写
【课堂探究】
文中3-7自然段描绘了许多春天的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从景物特点、字词的妙处、写作手法等方面阐述观点)。
春景
景物特点
手法
字词妙处
(1)
春草
嫩、软、绿、富有生机等
比喻,拟人,排比
感官:视觉,味觉,嗅觉,听觉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如:“钻”
(2)
春花
多、艳、甜等
如“闹”
(3)
春风
温、柔、香、热闹怡人等
如“呼朋引伴”“卖弄”
(4)
春雨
细、密、轻、温馨等
(5)
迎春
精神、希望、盼头等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能否调整一下次序?
不能,因为“红、粉、白”分别是按照由深入浅的颜色安排的,而且要对应上面的桃树、杏树、梨花,所以不能换。
3、“闹”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个“闹”字,不但写出了嗡嗡的声音,而且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劳动情景,既有声音,又有情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花多、艳、鲜的特点。
4、课文的最后三自然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三个比喻句分别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使春意越来越浓,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不能颠倒,因为这是按照春天成长的时间顺序排列的——从“娃娃” 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成长的过程。颠倒过来不符合逻辑。
【拓展延伸】
一、《春天的声音》周凡恺
一位朋友对我说,冬季里的一个早晨,他推开窗扇,突然嗅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息,他浑身立刻洋溢着一股暖意。他说,春天首先是靠嗅觉感到的。
久居都市,我对季节的变化已失去敏感,一如我们在疲于奔命中,情感已近麻木一样。我是凭着一种惯性,凭着衣裳的增减,来判断节令的。不是我们丧失了对自然的感知能力,实在是因为缺少了一种心情。我不得不承认,于我来讲,好时光的确已经悄悄地溜走了。
有人说,倘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中产生了迷惘,你就回到你的起点站去,重新校对一下出发时的想法。我总想,我从那个至今仍对我颇具诱惑的林区小镇一步跨到都市算不算个错误。我知道故乡对我已经很陌生了,那里不再有我的位置尽管如此,尽管关山阻隔,我仍在这个早春的天气里,聆听到了故乡的声音。
故乡春天的脚步,不是嗅到的,也不是看到的,而是听到的。
站在森林的边缘上,我们心静如水。白桦林哨一般尖厉的叫声已变得舒缓白日头悄然地亮着,厚厚的积雪结了一层硬壳,山鸡如同肥胖的妇人,在闪亮如箔的硬壳上摇摇摆摆地行走。微风轻轻拂过,打在脸上的坚硬颗粒愈来愈少,湿漉漉的水气却愈来愈浓。尤其是在正午时分,雪水化落的声音清晰地敲在你的心上,睁开眼睛,鸟儿的影子倏然从朗空中掠过,朝着更加温暖的地方遁去了其实,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也许鸟儿们去了一片更加寒冷的林子。对于鸟儿,哪里有巢,哪里就有温暖。
林边上是一个大湖。湖畔有枯黄的芦苇。夏天,我们从湖里摸了大鱼小鱼,就用苇叶包了,放在炭火上炙烤。如今大湖像老人一样地沉默着,湖面白得耀眼。这种静默使人想起严酷的人生以及成熟的艺术,人们缄口的时候,并非不想说什么,而是不必再多说什么。大自然在沉思默想的那一刻,我们被深深地感染了,就像面对一个正在思考的哲人,我们蓦然之间萌生了与之交流的渴望。
我在湖边上走着,身旁还有一条黑狗。守林人的小屋被炊烟湮没了,暮霭沉重地袭来,只有林梢涂着夕阳的色彩,湖面上金光闪闪,近岸处已然融化的湖水重新结成薄薄的冰碴儿,透着清纯和明丽。山林已经困顿,慵慵地阖上了眼这时,我听到了大湖的喘息。大湖在暮色中苏醒了!一切都在晦暗中变得朦胧,但我听到了大湖在努力地翻身,听到了它的血液激动地聚到了一起。这种复活的渴望就像阵痛一样来势迅猛,大湖汗水涔涔地颤抖着,后来,大湖恍如用尽了力气,一点点地安静了,重又睡去。
白日头依然耀眼,山林依然宁静,家里的鸡们开始到树林中去,钻到已经化尽积雪的枯草中觅食。它们发现了什么?是一只刚刚拱出坚硬土地的蚂蚁吗?或者是树根下悄然而生的一丝嫩芽儿?这时人也开始到林中去,在暖风中凝视桦树的眼睛,与树们融为一体。冬季实在太漫长,寒冷的天气凝固了人的思维,心灵的向往被埋藏得很深很深,就如一粒树种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一样。在自然中,人感受最强的是时间的无限和永恒,无论何种生命都是短促的,都会随着四季的反复流转而化作一抔泥土或者一片树叶,因而自然中的人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其实我们每一次聆听到春的脚步,我们也甩开腿,向生命的尽头迈进了一步。我们之所以没有恐惧,是因为我们懂得任何生命都有一个最后的归宿,就如树叶终究要回归大地一样。
封冻大湖的冰雪终于爆裂了,那种沉闷的声音仿佛由地心传来。沉默了一冬的湖水冒着热气漫过冰面,漫过人们同样封冻的心,在隆隆声中完成了冬与春的交接。訇然的巨响掠过之后,附近的山林被水雾所笼罩,显得万般神秘。已经有大雁落于冰湖之上,巨大的冰块被阳光蚕食着,于无声中渐渐消遁。
阳光分外好。鸡们仍旧到树林中去,林中的鸟儿多起来,不停地鸣啭。黑狗远远地跟了去,不一刻又回转来,口里含着一只活着的田鼠。当黑狗松了嘴,田鼠便疯蹿出去,钻到木垛底下不见了。薄暮时分,公鸡领着母鸡扭扭搭搭地回窝,数上一遍,又数了一遍,总是少了一只母鸡。或许狐狸就在不远的林中撕咬着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弱肉强食,这是自然法则。
只有将鸡们剪了翅膀圈起来,失去自由的鸡立刻变得委顿。数天之后,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我睡去了。梦中依稀听得满世界都是鸡雏的叫声。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却真的望见栅栏外有一群鸡雏喳喳地叫着,有几只已从缝隙中挤到院里来。原来那只丢失的母鸡在林中做了母亲!我将鸡雏们放进来,用手托起两只一只黄的,一只黑的,毛茸茸的小鸡在阳光中浴着,几乎是透明的,我可以看到它们的血管以及心脏的搏动。它们的叫声传得很幽远。
我抬眼朝林中望去,树们竟然有些绿了。看来,春天真的到了。
思考:从写法和情感上比较本文与朱自清的《春》有何不同?
参考:本文主要以听觉描写为主,表现了作者故乡北方林海中的春天,而课文《春》的感官角度更多,描写的春天没有明显的地域(情感)特点。
《夏夜》
1 夏夜很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
2 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3 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阵阵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4 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的存在。
5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父亲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给我讲着小故事。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而母亲,总是不时地从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牙给我。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偶尔她也会哼唱起儿歌。我从来都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竟然是如此地美!多年之后,母亲唱的儿歌,仍在冥冥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鱼龙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
6 长大一些,我就不是如
起跑到村边的柴垛前,玩起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比如跑电、斗鸡、捉迷藏……
7 再后来,我对于夏夜的星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星空给我的,不只是辽阔、干净,更多的则是一种心灵的开阔。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每当我一个人注视着星空的时候,我的心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8 世界是和平的,人间原本也是安静的,无数的夏夜就是和平安静的一部分。那辽阔天际上布满的星星,像神写下的文字,逼迫着你用一生的长度去慢慢地阅读和体味。而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上,其实也只是沉默世界中极其微小的一分子,我们默默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悄无声息,像一个又一个夏夜,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9 但当你在将来的某一天偶尔回头一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不经意时所亲历的一句句很美很纯的诗
思考:
阅读第1—6段,说说作者围绕“夏夜”写了哪些内容?
参考:1月光的轻盈、柔美、羞涩。2村庄的宁静、深沉、祥和。3声音的轻微、灵性、悦耳。4父母的慈祥、疼爱、勤劳。5游戏的欢快、有趣、尽兴。
第5段对“夏夜乘凉”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如“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一句,该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传神的写出了夏夜的静谧曼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