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生后我随便种种田就成了首富 > 第10章 赶集二指点生意

第10章 赶集二指点生意

很快一碗面吃完了,又要了些面汤来喝,这面汤可是不花钱的,上面还飘着淡淡的一层油花。

这是刘桂花来到这个朝代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饭食,再看刘春花那小肚子都撑起来了,还抱着一碗面汤不舍得放下,一小口一小口的在那喝着。

刘桂花心想:既然这舅舅这么给力,那就投桃报李的给他指点指点,也算是报这一饭之恩吧。那位肯定要说了,刘桂花一个小丫头能给一个木匠师傅指点什么啊,她也不会木匠手艺啊。

刘桂花确实是不会木匠手艺,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她见过的东西多啊,两世为人的她自然见过、用过,一些这个朝代目前没有的东西。

就拿眼下这个东西来说吧,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里,即便是在农村也算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物件了,在电气化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可令刘桂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很多年以后,这个时空也流行起了一种新的惩罚方式,那就是:跪搓衣板!一日,一个彪悍的女人:什么?你敢背着老娘去外面养女人?随即哐当一个搓衣板丢出去,你给我跪搓衣板去!男人生无可恋的祈求道:娘子……当然这都是后话。

没错,刘桂花这次要对舅舅说的物件就是搓衣板。自她来到这个朝代以后,发现这里的女人们洗衣服时要么在木盆里用手搓洗,要么在河边用木棒(方言:把棍子)反复敲打,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河边的石头上用把棍子反复敲打衣物。不仅洗不干净,有些时候用力大了还容易把衣服敲破了。

今天在集上她还特意看了看,那些摊子上并没有卖搓衣板的,而在原主的记忆里面也没有那么个物件。

刘桂花可以肯定,这个朝代目前为止是没有这么个东西的,刘桂花看了看小舅,便开口笑嘻嘻的说道:\\\舅舅做了这几年的木匠活了,想必这手艺也应该是不错的吧!\\\

听自己外甥女这么说,林华只是笑了笑点点头,表示手艺还可以,她知道刘桂花肯定还有话说。

刘桂花继续道:\\\我有个小物件想来舅舅是应该能做的,这个东西用料不多,也不是很复杂,就是要调调刻刻的,可能费些时间,但这东西若是做好了,不仅仅好卖而且还有银子赚,不知道舅舅有没有兴趣,舅舅若是想做,我可以把法子告诉舅舅并那图样一起画给舅舅。”

林华原本以为是刘桂花想要叫自己给她做个什么东西的,听这外甥闺女的意思,这是要给自己授业啊,自己做了这几年的学徒,虽然手艺没有师傅那么好,但还是学了师傅七八分的手艺了。很多东西现在师傅都是交给他带着一帮师兄弟们来做的!

林华看了看自家姐姐,又看了看大外甥女,笑呵呵的说道:“那就跟舅舅我说道说道,我听听是个什么物件。这镇子上的木匠物件还没有你舅舅我不会做的呢。”林华一脸不以为意的笑嘻嘻的看着这个外甥女,只当是小孩子家在耍宝而已。

刘桂花左右看了看没什么人,这才用手沾着碗里剩下的面汤,在桌子上面写写画画了起来,一边画还一边给林华解释这东西的用途,注意事项,大小尺寸等等,就连那以后的售卖方式都有提及。

当林华听外甥女讲完以后,微微沉思了一下,便伸手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取出来一根木炭笔和几张纸开始画了起来,说是木炭笔,其实就是一跟木炭削尖了而已,看起来有些像现代的铅笔。

因为木匠这一行需要经常的写写画画、做记号或是记尺寸的,那毛笔又不方便随身携带,林华这才自制了木炭笔,因此还得到了师傅的赞扬。

没多大会儿的功夫,一张草图就绘画完成了,林华将那草图交给了刘桂花,让她看看可有哪里不对,也好及时给他指点指点。

刘桂花接过那张草图看了看,发现自己这舅舅还真是天才啊,他画的这个图可比自己刚刚在桌面画的好多了,在自己讲解的基础上又加以改版,加上了漂亮的花纹用来点缀,而尺寸大小样式花色也有所不同。

刘桂花看完后对这个舅舅夸赞了一番,林华当场表示自己很受用,还一脸得意的说:“这点本事没有还怎么当你舅舅啊,是不是。”一句话说完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只是他有点不解的是:这么好的东西肯定好卖,为什么当自己提出来下晌就试做几个,明天拿出来卖卖看的时候,自家外甥女却是不同意呢。于是林华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刘桂花微微一笑说道:“舅舅,你看这东西可有什么难度?或是需要费很大力气吗?”林华闻言摇了摇头。刘桂花继续道:“舅舅也知道这东西没什么难度,懂行人看看便能模仿的出来,这东西只是费些时间而已,毕竟要精雕细磨的。若是舅舅明日便开始售卖,手里没有存货,这客人在你们这买不到,自然就会去别家寻找,这别家的匠人只要看一眼这东西的成品便能做出来 。这岂不是会来抢生意吗。”

林华一听是这么事,急忙问道:“那依你是怎么个法子啊,可有应对之法?”刘桂花慢慢的说道:“舅舅莫急,这东西其实也就是卖个一时,抢个先机!想不让别的铺子做来卖那是不可能的,咱们可以先大批量的做一些,当库存充足以后再开始售卖,这样即便是别的铺子开始模仿着做来卖,那也是不打紧的,毕竟他们手里没有存货不是。

再说,刚刚舅舅的图纸我也看了,那上面可是刻着你们铺子的名号呢,这样一来咱们的名声就打出去了,别人只要一提到这搓衣板,首先想到的就是咱们的铺子,还有就是这花色样式、所用木材这些还得要舅舅多想想。”

林华这才知道,这东西原来叫搓衣板,不过名字倒也贴切,本来就是用来搓洗衣服的,当即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林氏见他们说完了,当下便起身吩咐两孩子带上东西继续往西而去,林华则对那摊主喊道:“老张头,记账啊,过几天一并给你,还有就是这俩孩子以后若是来吃东西,尽管记我账上就是,这不是外人,是我亲姐和两个外甥女。”

那摊主笑呵呵的打趣道:“你这娃子倒是大方,不怕我说谎,贪了你钱财啊?”

林华笑笑道:“老张头你可不是那样的人,你说的我信,过段日子送你个物件,保证你家婶子喜欢用。”说完灿灿一笑就兴冲冲的往铺子走去。

当林华回到铺子的时候,除了几个新来的小师弟在看铺子以外,其余的人用过饭都去休息了。

林华兴冲冲的来到工具间挑了几件顺手的工具,又兴冲冲的来到后院,在那一大堆下角料里挑了一块槐木板子出来,平时里这些下脚料除了做些小物件,或是给新来的练手以外,大部分都被师娘拿来烧火做饭了,毕竟这木匠铺子里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了。

林华坐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槐树下,叮叮当当的开始做起了搓衣板,一个比较有眼力劲儿的学徒则在一边看着,时不时的给拿拿递递的,他虽然看不懂这是做的什么,但大师兄那精湛的手法,他却看的很是眼热……

没多大会儿的功夫,一个简单而又精美的搓衣板就做好了。

此时师娘正好端着一个木盆出来,里面放着师傅换下来的几件衣服。

师娘看了林华一眼,略带责备的说道:“小林子,刚刚你没回来吃饭,灶房里还给你留着饭呢,你不赶紧去吃饭,这大中午的在这叮叮当当的做什么啊?”顿了顿没等林华答话又继续道:“咱这铺子里也没什么着急赶的活计啊,你这又是凿又是刻的弄的啥物件啊,拿来给师娘瞧瞧。”

林华闻言赶忙将手里的搓衣板递了过去,师娘一手端着木盆,一手拿着那块搓衣板仔细的瞧了瞧,然后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不错,这手艺有长进了啊。不过……”

“啪叽”一声师娘直接将那搓衣板丢在了地上,一脸严肃的说道:“这手艺是长进了,人咋不知道长进呢啊!你整这么块下脚料费了半天劲,这也换不来银子啊,这上面的花好看是好看,它能换银子啊!到最后还不是烧了火!”

原本躲在远处观看的小学徒一看师娘发了火,吓得一缩脖子,一溜烟的跑回铺子里去了。

林华忙上前捡起搓衣板,看了看并没摔坏,这才说道:“师娘莫急啊,这东西还真能换银子,我这就演示给师娘看,师娘用过了自然知道它的好处。”

说完林华上前一步,从师娘手里接过木盆,蹲在地上演示起来,一边演示还一边解说着,师娘一看原来是这么个玩意,随即也来了兴致,挽挽袖子便用这搓衣板洗起了衣服,这不用不打紧,这一用,嗨,还别说,真的挺好用。

于是便问林华他是怎么琢磨出来的,林华也没有隐瞒就一五一十的说了,师娘一听这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的好生意啊。

吩咐林华将衣服晒上后,便急火火的去了卧房,没多大会儿的功夫,就一只手拧着耳朵,将那还睡眼朦胧的老木匠许师傅拉了出来。

那许师傅一边走一边求饶道:“夫人,松手,夫人松手啊,这让徒弟们看到多没面子啊。你说林华那小子做了个好物件,还是能赚银子的好物件,我咋就这么不信呢,他是我徒弟,就他那手艺我还不知道吗。哎呦哎……”

这一幕看的林华耳朵都有些疼,想笑又不敢笑。“小林子你过来,将那搓衣板拿来给你师傅看看,给他说道说道。”林华赶紧小跑上前,将刘桂花那一套说辞又重复了一遍,许木匠一听还真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当下便决定,暂时放下手头一切不着急的活计,整个铺子全力以赴的做这搓衣板。

这也导致后来每天门前都是前来排队买搓衣板的人,别的木匠铺子后来也仿制了,卖的价格还低一文钱,但无奈这许记的名号已经彻底打响了,一提到搓衣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许记木匠铺。

许记木匠铺也借着这股东风赚的是钵满盆满,这也导致后来许木匠夫妻将自己的独女许配给了林华为妻,林华娶到了貌美如花的小师妹自然很是欢心,这些当然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刘桂花姐妹吃饱了饭,也有了力气,跟着林氏很快便来到了刘大河的杂货铺,刚刚迈进铺子里,便看到张婆子正一脸享受的坐在一方桌后面喝着茶,桌子上还有一碟点心,小姑子刘春梅,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摆弄头上的一根木簪子,还有一朵珠花,很显然这是今天刚买的。

林氏忙上前去打招呼道:“这大热天的娘怎么来了?”张婆子看了看娘三个,开口道:“将东西放下,你们走路先回去吧。我跟春梅在你二哥这吃了晌饭的再坐牛车回去就是了,也省得你们这一路上背着这些个东西。”

林氏一听忙帮着两个孩子将东西放在了一旁,然后领着两个孩子走了,临出门的时候,张婆子还没忘记吩咐刘桂花姐妹回去别忘了打猪草,喂食鸡鸭。至于林氏不用说回去自然是要做饭的,自己那个大儿媳胡氏,是个好吃懒做的主,自从这林氏进了门,那胡氏做的饭也就没法吃了,并不是胡氏不做,而是那手艺跟林氏是没的比啊!

其实每次赶大集的时候,张婆子总是在打发林氏走了之后,自己单独带着宝贝闺女刘春梅,坐牛车来镇上逛逛。一是可以给宝贝闺女买些物件,顺道吃点好的,二是可以来二儿子这里打打牙祭,临走的时候还能捎带一些东西回去。

大儿媳胡氏每次见张婆子赶集走了,总想着偷偷懒在家睡会儿觉,可是张婆子岂能如了她的意,每次去赶集之前总是丢给她一大堆要洗的衣物。并吩咐她中午烧水做饭,下地去送水送饭的。好在是中午张婆子不在家,只有她们娘俩在,可以放心大胆的吃顿饱饭,灶房里的猪油虽然不敢吃多了,但偷偷的吃那么一指头还是可以的,但今天并没有猪油可以偷吃了,因为昨晚上做鱼的时候,那猪油罐子都刷干净了。

林氏带着两个孩子出了刘记杂货铺,便想带着孩子快点回去青石村,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路途又远,关键是俩孩子回去还得打猪草,好在早已吃了午饭,不用太着急赶路。

刘桂花姐妹见回去的时候不用再背着那沉甸甸的大背筐,也是十分的高兴,见天色还早就东瞅瞅西看看,走走停停的,反正那些摊子上的东西看看又不要钱,再说了别人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钱啊。

没走多远便看到镇子西头那边有一家比较大的石匠铺子,外面摆着一些石碾石磨,石狮子之类的石头物件,听林氏说大房家的刘守祖刘守宗就在那家石匠铺子里做学徒,这还是脱了二伯刘大河的面子找到的活计。

在那家石匠铺子不远的地方,便是这镇子上唯一的一家铁匠铺子。此时,这两家铺子里时不时的传来一些叮叮当当敲敲打打的声音。

林氏虽然想早点回去青石村,但见两个闺女走走停停意犹未尽的样子,也是知道自己闺女总共没来过几次镇上,看哪里都稀奇,索性就由着她们去吧,反正也就是过过眼瘾,想买也没钱,只要自己在后面跟着看紧点,别出什么意外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