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声名远播
山庄内黄灿灿的玉米随处可见,下人们近来也都吃上了玉米做的吃食,玉米面煮的粥,玉米面蒸的窝头,锅贴饼子以及玉米面煎饼,煎饼卷大葱,煎饼卷咸菜,一边吃还能一边干活,收到了下人们的一致好评。
酒楼内同时也推出了玉米系列,对于没有吃过这些东西的本地人来说,又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有些南来北往的客商也看上了这种粮食,想要贩卖一些去往别的州县,于是纷纷派人去打听这玉米的出处,经过一番苦寻终于得知:别说整个镇子,即便是在整个大燕国,也就只有这家酒楼有。
于是一众客商就想去见一见酒楼掌柜,但都被阿旺给拒绝了,他堂堂的一个王爷本地扛把子的存在,岂能随意去见一个小小的商人?
正当这些商贩们苦思冥想为此烦恼之际,却又看到了一丝曙光。
原因无它,刘桂花叫人在旁边杂物间开了一个小铺面,这个铺面不对外招待酒楼客人,也不做任何的买卖,只是用来向人展示山庄‘特产’:玉米,大豆,黄瓜,丝瓜,南瓜,西瓜,地瓜,冬瓜,土豆等等作物一应俱在,但就是不卖!
若是你想尝尝鲜,那请移步隔壁大堂,酒楼里样样都有。
如若想买这些东西,就必须去山庄,而且少了不卖,三斤五斤的你就别来了。
于是,一众商贩们纷纷赶往山庄前去购买,水旱两路天天都有车船来往于青云镇与青石村之间,但是商贩们虽然来了,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到心仪的商品,例如现在早就过了西瓜的季节你非要买西瓜,那对不起,没有。
有些脑子灵光的商贩则想买种子,没有应季的瓜果种子总有吧,有是有,但就是价格高了点,至于你们会不会种,那就不是我刘桂花的事情了。
前段时间阿旺亲自来了一趟山庄,向刘桂花讨要了一些弄够越冬的作物,想想种麦子的时间还没过,刘桂花便给了他一些冬小麦、越冬油菜的种子,还告诉他葱其实也可以越冬,晚些日子还可以种蒜,对此阿旺表示非常珍惊!
刘桂花问他一个王爷要这些种子作甚?莫不成要把王府后花园种上这些东西,结果还真如她想的那样,阿旺叫人把整个王府的花花草草全部铲除都种上了这些种子。
村中学堂也已经启用,赵秀才带着一众学生进入了宽敞明亮的学堂内读书学习,令秀才老爷万万没想到的是,刘桂花居然给弄了个藏书室,满屋子的书籍看的秀才老爷满脸喜悦。
学生都去了学堂,赵秀才家也终于宽敞了一些,赵秀才全家都去了学堂做事,对于学堂这块刘桂花全部交给了赵秀才,她才懒得去管,读书人的事情她也插不上手。
随着女学的开办,陆陆续续的女孩子也都进了学堂,这在十里八乡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她们读书不为功名,只是为了能识字,能学针织女红,能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也为了将来能嫁个更好的人家,刘春花也终于实现了读书梦。
老里正天天倒背着手在学堂外走来走去,听着里面郎朗读书声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里面都是他们村子的娃娃们,是整个村子将来的希望,同时他也是这个学堂的管理者之一,村里的薛郎中也被聘请成为了学堂的‘校医’。
随着无数商贩到来,酒楼门前的楹联以及酒楼墙壁上的诗词更是迅速传播了出去,每天都有无数的学子慕名而来,就连京城的学子甚至某些大儒都亲自乘船而来。
当然,这些京城来的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来不是为了对出下联一图吃喝不愁,更多的是为了学问而来,当然也有那非分之人,妄图以此来扬名引得某些人或是势力的注意给自己某些利益。
随着某位京城大儒的到来,这些诗词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同时传播开来的还有一种新型字体,也就是刘桂花所书写的‘楷书’,借着这波东风酒楼的名声更上一层楼,每天都是人满为患。
众读书人都以能去望江楼吃一顿饭为荣,同时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食材更是名满大江南北,被一个个读书人简直夸上了天,各种赞美之句更是层出不穷!
某地,大街拐角处。
几个书生正聚在一起,某富家公子:“几位兄台,为兄请你们去醉春楼如何?”
“不不不,咱们还是还去望江楼吧。”一书生急忙摆手提议。
这时一个衣着破烂的穷书生摇头晃脑而过,嘴里却是不停呢喃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几个书生已改往日态度,没在理会提议去醉春楼的富家公子,径直转身朝着望江楼而去。
就连大街小巷孩童口中的童谣也变成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一天,京城内某知名的文臣悄然来至望江楼。
里里外外一番观看之后大为赞叹,先不说那美味佳肴,单单是这门前的楹联就叫他自叹不如,尤其是当他看过那些挂在墙上的诗词之后更是心服口服。
就当他要去三楼之时,却被人给拦了下来,拦他的不是别人正是阿旺的护卫。
有人说,这护卫难道不认识这官员?
当然是认识的,可没有主子的命令,谁也不敢放人上去。
近来阿旺也是被那些所谓的读书人扰的心烦,若都是光明磊落的读书人前来鉴赏诗词也倒罢了,可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上不得台面的臭鱼烂虾混在其中。
这若是换了别的官员或许会给护卫使些银子,但这官员自诩读书人却是清高正直的很,开启了他的喷子模式。
但是,任他巧舌如簧,舌枪唇剑护卫却依然双手抱肩岿然不动,气的老头子一阵之乎者也。
就在两人僵持之际,自楼下而来的阿旺却是拍拍老者的肩膀示意他跟着上楼,这人扭头瞬间就是一惊,心道:这位不待在王府,跑这里来作甚,难道这位武痴转了性子不成?
虽然他心里这么想,但却不能明面上说,当下弯腰拱手就要见礼,却被阿旺一个眼神给制止住,随后二人一前一后上了三楼。
这下这个文官也不之乎者也了,彻底没了脾气,上楼之后他先是仔细将墙上的诗词认真鉴赏一遍,随后借来笔墨纸砚进行了誊抄,再然后就是跟这个众人眼里的‘别样’王爷进行了友好交流。
至于两人说了什么没人知晓,但自从这人回京以后,就彻底改变了立场,不仅自己站队阿旺这边,还拉上了几个好友。
同时阿旺派心腹去了京城,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和一些作物及种子送到了老皇帝手上。
老皇帝先是看了信件又看了那些作物,心中甚为大惊,这些居然都是他从未吃过从未见过的,尤其是看到信中所说,居然能亩产千斤,老皇帝一脸震惊的看着手中的玉米粒满脸的不可思议。
最后叫御厨按照信上所写做了一份宵夜。
老皇帝吃的开心极了,心中对这个一向没存在感的儿子也有了好感,当即便叫人带回密旨同意了阿旺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