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庐州商议
庐州,岳家军暂行驻扎军营。
主帐内。
此时帐中坐有三人,都统制王贵坐于上位。
副都统制张宪坐在下方右首位,还有代管钱粮的李启坐在下方左首位。
张宪看向李启率先问道:“李先生,岳帅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呀?临安那边儿可有消息传来?”
这李启来到庐州已经有段时间了,他到的时候岳家军都还没到呢,甚至是才出发没多久。
只是在这些天的日子里,他一直都在梳理着钱粮运送道路的问题,这些都是繁琐之事,自然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好在如今有了户部司的身份在,事情做起来倒也是比往常顺畅多了。
所以他很快便在庐州弄好了存放钱粮的地方,此事一弄好。
他便刚好听闻岳家军已经抵达了庐州,于是他在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毕竟,李若虚还让他给岳家军的两位都统们带些话来呢。
“王都统,张副都统,你们就放心吧。”
李启微笑着拱手应道:“李某于昨日刚刚收到了从临安传来的急信,官家已经同意了岳帅告老还乡的请求,岳帅已经于三日前离开了临安,以岳帅的单人单马赶路的速度,想必此时应该回到家乡了,所以一切无碍。”
话音落下,王贵与张宪不禁相望一眼,双双长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是为岳帅远离危险而感到高兴,还是为岳帅不能在回到军中而感到遗憾,总之他们这的神情显得十分复杂。
岳家军..........
岳家军..........
如今这岳帅都不在了,又如何还能叫做什么岳家军呢。
片刻后,张宪才率先打破沉默,再次问道:“李先生,你可知朝廷将我们安排到这庐州究竟是有何目的?”
“若是真如之前那张俊所说,我们来此只为闲逛一番的话,那么又是谁让李先生您来此囤积粮草的呢?如今这一切看起来恐怕绝非闲逛那么简单了吧?”
“景仁说的不错。”
王贵也紧跟着点点头道:“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都还没到庐州呢,结果却是李先生先到庐州来准备上粮草了。”
“看样子这恐怕是要打仗了,只是不知这一次又是打的什么仗呢?”
“最重要的是.........”
王贵在停顿片刻后,沉声问道:“这一切究竟都是谁的安排,难不成这都是秦桧那个奸相的安排吗,如此将官家又置于何地呢?”
此时王贵与张宪二人的心中,可是有着太多太多的疑问了,这一天天的就跟无头苍蝇似的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这迷迷糊糊还略带隐秘行踪的赶到了庐州,却突然又听说,李启竟然都已经将岳家军的钱粮,提前在这个开始准备上了。
很显然,这背后肯定是有一双大手在安排着这一切,而他们这些人皆身处在局中。
如今正巧有个从临安来的人,这还不得赶紧问问以解心中之困惑吗,不然如何睡得着觉呢。
“王都统说的不错,这一切确实就是秦桧那个奸相在背后推动着。”
李启点点头应道:“调你们来是秦桧的安排,而让李某来此囤积粮草同样也是秦桧的安排,这一切都是秦桧的安排。”
张宪显得更加疑惑的问道:“可这都是为什么呢?”
说着便伸出右手食指,往上头指了指,轻声说道:“难道..........是上面即将发生什么大变吗?”
李启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点头道:“不错,目前看来确实是这样,至于具体是什么大变,李某也不是很清楚。”
“至于让你们屯兵于此的目的,大致是因为淮南东路那边儿恐有事变,所以才提前将你们调到这里以防不备,至于是什么事变恐怕也就只有秦桧自己才清楚了,而我等也皆不过是听从秦桧的安排而已。”
“等等........”
王贵听到这儿,忽然想明白了什么。
连忙看向李启说道:“李先生,如此说来,那我们这一切都是在听从秦桧的安排,那我们岂不是都成了秦桧的人了吗,官家他难道都对此熟视无睹吗?”
“王都统说的不错。”
张宪也跟着点头说道:“调兵这么大的事情皆出自秦桧安排,官家那儿难道一点儿消息都收不到吗,还是说这一切本就是官家的意思呢,那秦桧也只不过是代为传话罢了。”
“这上面的事情远没有你们所想象得那么简单。”
李启微微摇头道:“这临安的水可要比你们想象中的要深得多了,令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便是万丈深渊。”
李启如此说着,语气也逐渐转为了感慨。
“你们常年待在军中,根本就想象不到那些在朝堂上待着的人,行为是多么的无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任何道德举止都被他们肆意践踏,明面上说着一套、暗地里背着一套者数不胜数。”
说着还不禁看着他们二人随意打趣道:“真希望你们今后不要卷入到朝廷斗争的旋涡中去。”
只见张宪平声回应道:“只是我们身在此处,就已经陷入于旋涡之中了。”
李启闻言,不禁眉头一挑,点了点头随口应道:“说的也是,实情好像确实是这样,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呀。”
此时坐在上位的王贵却是有些坐不住了,看向李启连忙问道:“可是李先生,那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今这王贵的心里头可是七上八下的,他目前可是军中的最高指挥者,同时这也意味着整个岳家军的担子就扛在他的肩上。
就算是要听从命令,又当听从什么样儿的命令呢?
按理来说,需要有官家的御札,以及由枢密院群臣都签字的调令,他们岳家军才可调兵他处。
可是当他们带着军队离开鄂州的时候,除了张俊的口头命令以外那是什么都没有。
若非当时收到了李若虚的来信,再加上张宪的劝说,他是万万不敢下这个命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