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袁家子拜将
“臣等参见陛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中常侍张让在大殿内一声吆喝,阔别半月的朝会终于又开始了。
只是皇帝让大臣们上奏,大臣们又能上奏个啥?
现在的天下,除了黄巾,还是黄巾。
这事儿还不能提,一提就是扯皮。
你说皇帝对待黄巾放纵,没有积极应对?
北线的卢植正在大刀阔斧地扩军练兵,战线都推到张角的大本营下,长矛都怼到张角下巴了。只是张角一直拒守城池避而不战,所以决战还没打响罢了。
但八万大军,连带河内二十万民夫的一应钱粮兵械供给,可都是刘宏自己掏的腰包。
这你还好意思说皇帝不努力?
但你说皇帝打黄巾努力吧,特么的颍川那边毫无进展,连续坑了世家大族好几笔钱粮,几万大军才开出轩辕关,结果走了不到百里,又在阳城停下了。
这一停,就快一个月了。
别问,问就是兵家大事,一群腐儒懂个蛋,这是在等待战机。
别催,催就是钱粮不足,请大家慷慨解囊,共赴国难。
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皇帝就是要借着黄巾之事,来吸他们世家的血!
毕竟河北四州,青幽并冀才多少世家?
而颍川豫州,又有多少世家?
东汉开国以来,朝廷一直对河北地施行高压政策,
连赋税都高于其他州郡,原因就是世祖光武帝开国时,河北地的各方势力、农民军、世家大族们,那可是往死了反对的刘秀的。
特别是冀州世族,包括冀州的几位汉朝封王,扶持了一个叫王朗的人为汉帝,建都邯郸,世称赵汉。
就是这个只存在了不到一年的赵汉政权,一度差点将刘秀追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说个题外话,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主要是因为两次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神迹。第一次是着名的昆阳之战,秀儿一万VS王莽四十三万,刘秀的将领都绝望了,结果天降陨石助阵。第二次就是刘秀在冀州,被王朗追杀到一条大河边,眼看无路可走只能受死,结果眼前的大河直接结冰,刘秀带着残兵败将立马过河,追兵也跟着过河,结果追到河中央,特么的冰化了!)
总之就是冀州的世家伤刘秀的心太深,包括借给刘秀起家兵马,还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的真定王,最后也造反了。
河北的世家,大多在东汉开国时就被清空了。
所以皇帝才对河北毫无保留地用兵,而对颍川方面,则是一拖再拖。
一向话最多的袁逢,如今也学会了闭嘴。
没办法,狗皇帝太狗了,谁开口谁倒霉。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大殿之中一时间安静无比,只剩下张让尖锐的嗓音在回荡。
眼看这些个世家大臣们,被自己整治得服服帖帖,刘宏满意地点点头,冲着张让挥挥手。
张让清了清嗓子:“既然无事上奏,诸卿谢礼,退.......”
最后一个“朝”字还没喊出来,一个大臣就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刘宏眉头一皱,看向出班行礼的大臣,这是一个陌生面孔。
“陛下,此人是尚书令黄香曾孙,名叫黄琬,字子琰。孝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出仕,最高做到五官中郎将,后来因为党锢之禁罢官,已经快二十年了,十天前被太尉杨赐举荐为议郎。”
(黄香就是《三字经》中,香九岁,能温席,那个黄香。可谓是吃到孝悌红利的出名人物,一人温席,全家百年受益,后代家族中高官频出,三公级别都出了好几个。射死孙坚的江夏太守黄祖,也是黄香后人。)
要么说太监才是最懂皇帝的人呢,刘宏一皱眉,随侍在旁边的张让就知道皇帝不认识下面这人,赶紧低声介绍起来。
当然,他收了杨赐二十万钱的事,不可能告诉皇帝就是了。
刘宏点头,他倒是想起来了这人,是杨赐向他上奏举荐的,当时想着朝堂上汝南袁家的势力太大,应该加强一下弘农杨家的势力以作平衡,所以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哦对,举荐的奏疏是张让在天黑时递过来的,当时刘宏正忙着宠幸爱妃.......
刘宏转头,似笑非笑地看了张让一眼,直把张让看得心头一颤,又扭头看下下方朝堂道:“黄爱卿有何事要奏?”
“臣弹劾北中郎将卢植贻误战机,空耗钱粮,养寇自重,拥兵意图谋反!”
“嚯!”
黄琬语出惊人死不休,一开口就在平静的朝堂上丢出了一颗大炸弹,引得群臣哗然。
沉稳老练的袁逢都被惊了一个趔趄,看向黄琬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之色:我本以为张钧就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勇猛,这是谁的部将?
七十岁高领的杨赐哆嗦了一下,毕竟黄琬是他举荐的,如果出了事,他至少也有个识人不明之罪。此刻听到黄琬弹劾卢植,杨赐就知道大事不好,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冲着皇帝行礼,正要说点什么,却被刘宏用眼神制止了。
“爱卿接着说,北中郎将到底怎么了?”
刘宏制止了杨赐的打断,挥挥手示意黄琬说下去。
黄琬面不改色,对于群臣哗然视而不见,拱手道:“黄巾贼明明就在眼前,卢植有数次机会破敌,却引而不发,使得贼首张角有时间广招冀州、青州、兖州黄巾聚集,如今巨鹿一郡不下两百万黄巾贼云集。这难道不是贻误战机,坐看贼寇壮大?”
他卢植恐怕就是觉得,黄巾好灭,但黄巾授首之后,朝廷势必收回兵权,所以才行如此养寇自重之举,这难道不是意图谋反?”
“说的有道理!”
让群臣没想到的是,刘宏居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张让,派遣一个小黄门持朕手谕,去巨鹿看看。”
说完,刘宏又看向大殿内出列的杨赐,问道:“老太尉有奏?”
“臣无事。”
杨赐松了一口气,退回自己的位置。
“那黄卿还有奏?”
“这?”
黄琬一时语塞,都做好了被丢官流放的准备了,结果皇帝说他讲的对,还专门派人去核查情况?
“臣无事!”黄琬恭敬行礼之后,也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站好。
“既然都无事,那就退......”
刘宏最后一个“朝”字还没说完,又有不长眼的出来打断了。
“陛下,臣有奏!”
刘宏看向大殿,这回站出来的太傅袁逢。
“卿有何事?”
袁逢深吸一口气,觉得今天真的是一个机会。
虽然不知道黄琬是真的看不惯卢植的行为,还是受人指使,但黄琬弹劾卢植的行为,确实是撞到了刘宏要荡平河北的刀口上。
但皇帝却没有对黄琬有任何惩罚,反而煞有介事地派人去核实。
核实你倒是派个正经官员去啊,派个太监?
就是给杨赐一个面子,丢个台阶让他下罢了。
如此,袁逢就看到了机会。
原来皇帝要的并不是清理世家,而是平衡世家,毕竟世家都没了的话,谁来出仕官员,为天子牧民?
汝南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太大了,皇帝有意扶持弘农杨家与袁家对立,毕竟天子权术不在杀伐,而在平衡。
今天的行为,就是在加强杨家。
这特么杨家加强了,那我袁家弱了,这平衡同样也就不存在,所以袁逢直接跳出来提要求了,他有八成把握,刘宏会答应。
“臣家有一子,承蒙天子厚爱,添为西园校尉,如今天下板荡,黄巾贼寇霍乱中原,此子不才,也愿为国效力,泣血上书请求带兵出征为天子讨不臣!”
说着,袁逢从怀里掏出一卷绢布,摊开一看,果然上面密密麻麻的黑红色字迹。
群臣哗然,纷纷交口称赞袁家后继有人。
“袁家子为国心切,拳拳报国之心,朕岂能辜负,准了!”
袁逢一愣,惊讶抬头看向皇帝,特么的这么简单就准了?那我准备了一个晚上的说辞怎么办?
“只是爱卿知道的,朝廷如今四处征战,没有钱粮,这个......”刘宏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狗日的商贾皇帝,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袁逢在内心暗骂一声,面色凄苦道:“国家困苦,臣等岂能不破家报国?
臣愿意捐献五十万石粮食,三百万钱,以充军用!”
“如此,军队出征的钱粮就足够了,爱卿果然是我大汉肱股之臣。”
“呵呵。”袁逢的内心在滴血,但一想到为袁绍讨来了个出征建功立业的机会,那也值得。
“传朕诏令,拜袁家子袁术为虎贲中郎将,带领两万西园军,出征冀州!”
“谢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