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如今局面,天子刘宏全责
光和七年,九月初一。
雒阳的大汉朝廷,天子刘宏因病抱恙,罢朝至今已然一月有余。要不是每天都有三公九卿轮流进宫问安,证明天子还活着,怕是早就人心浮动,流言四起了。
虽然朝廷大小事务,在三公主持下依然正常运转,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天子月余不视朝政,,这也让京中百官有些人心惶惶,毕竟现在可是没立太子呢,这万一说嘎就嘎了,大汉江山怎么办?
前线的战报数日一递,若不是来的基本都是好消息,三公大臣们早就坐不住了。
河北方面,河东太守东中郎将董卓、虎贲中郎将袁术、安平国相荡寇将军薛礼,已经于八月中旬平定了冀州黄巾,河北战事宣告结束。
河北的战事结束,但关于战后的处置却是吵的不可开交。
首先便是冀州一地,贼首全部伏诛,地公将军张宝更是被赵子龙先登下曲阳城头时一枪挑杀。破城之后,董卓更是下达了三日不封刀的军令,下曲阳城中黄巾军民死伤不下十余万。
为此,一向以老好人形象接人待物的刘备,一反常态的勃然大怒,带着安平国郡兵,不计后果地与董卓麾下大打出手,双方伤亡都不小。刘备更是被董卓麾下第一猛将华雄给劈了一刀,要不是薛仁贵及时赶到,怕是要连命就交代在下曲阳城。
刘备指着董卓辱骂屠夫,看向华雄更是直言道:若是我二弟三弟有一人在此,顷刻间就能斩了你的首级!
少年任侠威名赫赫,初从羽林为天子近卫,后又出任河东太守,如今官拜东中郎将。被人指着鼻子骂,董卓不要面子的?
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于是双方再次大打出手。
人都劝麻了,结果谁都没劝动的薛仁贵也是服气了,完全不明白刘备这个一向老成持重的家伙,怎么会如此行事。但观安平国郡兵俨然一副唯刘备马首是瞻的样子,薛仁贵就知道,自己想要彻底掌握安平国,刘备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正当薛仁贵犹豫着,自己到底要不要帮助刘备时,一个人的到来,却让薛仁贵恍然大悟。
幽州从事房玄龄!
房玄龄一番局势分析,让薛仁贵恍然大悟,带着心腹手下撤出了下曲阳,将战场留给了董卓与刘备,但将赵子龙交给了刘备。
双方在下曲阳大战三日,伤亡近万。兵力处于劣势的刘备却始终不显败局之象,只因有赵子龙这员猛将以一敌千,在敌军阵中七进七出,连挑董卓二十七个得力手下,杀的董卓军胆寒不已。
双方陷入僵持。
就在董卓与刘备对峙的这半个月里,薛仁贵配合房玄龄,将冀州百万黄巾分批次开始向着幽州转移,昔日黄巾渠帅的裴元绍分身乏术,忙的不可开交。
这就是精神信仰的力量。
汉军驱赶黄巾往北去幽州,黄巾或是反抗,或是拖沓。但渠帅裴元绍出现后,振臂一呼,说我们去幽州种地,顿时从者云集。
等朝廷使者到了冀州,流亡失所的黄巾军,已经转移的差不多了。而刘备阻止董卓屠城,冲冠一怒为庶民的名声,也响彻云霄。
最后经过三公商议,奏请天子后,河北诸将的功劳,因为这一场内斗,全部抵消了。
要不是因为多事之秋,朝廷用人之际,说不定还要治他们的罪。
东中郎将董卓,作为下令屠城导致内斗的元凶,回京述职,麾下八万军队,本是卢植在河内招募的,就地解散回归原址,封赏等朝廷拟定后下发。
安平国尉刘备,念其为国为民之心,功过相抵,令其带领安平国郡兵五千,为虎贲中郎将袁术副贰,南下支援颍川战事。
同时任命汉朝网红八厨之一的王芬,出任冀州刺史,重整冀州民生。
原巨鹿郡太守郭典,功过相抵,仍任巨鹿太守。
关于刘备的处置,其实还是卢植写给刘宏的奏疏起了作用,否则这么引兵内斗这么大的过错,说是谋反都不为过,再怎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得有个背锅的。而刘备这个出身微末的,就是最合适的背锅之人,毕竟也是他非要阻止董卓屠城,而引发内战的。
但有了卢植这一封奏疏,再加上刘备也是汉室宗亲,刘宏有些举棋不定,决定再看看。
与此同时,颍川方面,射声校尉曹操火攻黄巾,长社汉军尽出,大破黄巾贼首单雄信,杀敌数万,俘虏近十万,单雄信领残兵败退汝南,颍川全境收复。
冀州援军赶到,与颍川汉军合兵一处,正在追击残敌。
形势一片大好。
霍乱中原长达半年多之久的黄巾之乱,眼看就要彻底平定之时,九月初一,北方并州传来了坏消息。
平北将军刘和,发来八百里加急战报,雁门武州塞被异族联军攻破,雁门守军退守平城一线继续抵抗,请朝廷即刻发兵支援。
其实早在半月多之前,朝廷就收到了休屠胡与羌人联合进攻并州,并州刺史张懿被杀的消息。
只是当时朝廷忙着两线与黄巾决战,根本抽不出兵力来应对,为了打赢颍川决战,更是将凉州军给抽调了数万。
哪里还有兵马驰援并州?
真有兵马可以支援,抠门的刘宏断然也不会给刘和放权了。
放权的原因就很简单,就是至此内忧外患之际,刘和一个人,没有依靠朝廷的帮助,就能独自抵挡北方的胡虏,性价比简直不要不要的。
招募兵马不用刘宏掏钱,刘和自己就能挡住并且歼灭入境的北匈奴。滱水一战后,北匈奴从此在世间除名。
而刘宏为此没有付出一个五铢钱,赚他妈大发了!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刘和是自家人!
甫一登基就遭窦武掌权,天子蒙尘,刘宏深知外戚不可信。
费尽心思除掉窦武之后,刘宏是想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文治武功的,随后又遭遇了世家大臣们的处处掣肘。
刘宏又觉得大臣不可信。
放眼整个朝堂,刘宏觉得除了太监,也就只剩下宗室,可以算得上自己人了。这也是刘宏看到卢植奏疏后,对刘备网开一面的原因所在。
而刘备这个前汉中山靖王之后,不知道和刘宏隔了多少辈,血缘关系已经淡到了微不可查,相比之下,刘和可是正儿八经的光武帝后裔。真就一家人?
而偏偏刘和又是个争气的,恰如当年孝武皇帝见到霍去病一般。
真像朕年轻的时候啊!
……
而此刻的朝堂,已经吵翻了天。
河北战事已定,颍川黄巾溃败,几路大军正在追亡逐南,想支援并州,实在是没有兵力可以抽调了。三公们一商量,决定让东中郎将董卓带领本部八万兵马驰援并州。
只是这八万兵马大多来自河内,是卢植一手组建,由北军五校两营打散扩编而来,本质上还是属于天子私兵,同时一切军需也是天子内帑在支撑。
如今已经就地解散归乡了。
想调兵,得天子同意。
但天子会同意吗?
三公联名上奏,希望天子同意,让董卓北上并州。结果却收到了河内军就地解散回乡,出征的两营北军五校回京戍卫的诏令。
正在三公大臣一筹莫展之际,太原尉丁原上奏曰:休屠寇边戮刺史,此仇不共戴天,臣自作主张,请命领太原郡兵三万,征讨休屠胡。
三公大臣请示皇帝之后,刘宏准许丁原出征,并任命丁原为太原郡守,兼匈奴中郎将。
丁原出手了,本以为此事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等颍川的好消息就行了。
三万大军在手,丁原就是打不过休屠胡和羌人,怎么着也能僵持住,等颍川打完,再抽调兵马北上吧。
这他妈都几线作战了?
三公九卿们每天看战报都看麻了,寻思着这回总算能消停一会了吧。
结果,雁门战报又来了。
十三万异族联军,围攻雁门郡!
武州塞失守,汉军退守平城,依托白登山抵抗异族兵锋,请朝廷速发援军!
三公大臣都快疯了。
都快把刘和这个孺子给忘了,怎么又和异族干上了?
让他在颍川打黄巾,他北上去打匈奴,还捞了个平北将军衔。
中山战事结束,文武百官上奏,皇帝也同意了,削减了刘和的兵权。结果可能是诏令没写清楚,没有说明刘和的安排去向,结果这家伙又去雁门和异族打起来了?
袁遗的脑瓜子嗡嗡的,总感觉关于刘和任命的诏书没写清楚这回事,刘宏要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