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年代
果然第二天晚上,吃完晚饭,
杨老头老两口就叫住了家里所有人,说等一会有事要说,然后又叫杨大志去叫来村长和会计。
还有一个族的几个老人,里面当然包含了那个所谓的三叔。
几个人寒暄了几句,杨老头就招呼大家坐下,杨老头就直接说道:今天叫大家来,主要还是想大家做一个见证。
我想把老二一家分出去,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老二其实不是我们家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二天就死了。
我们把他养这么大,让他读书、给他娶媳妇,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天气干旱,今年也没有收到多少粮食,明年这天气还不知道怎么样。
这马上快要过冬了,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不多,所以我就想把老二一家分出去。
其它的我也就不分了,这些都是给我自己的儿子的,至于老二就给二十斤粮食吧!
当然老二也是要给我养老的,毕竟他是我养大的,一年就给我们老两口150粗粮。
这件事三叔其实也知道的,老二要是你不相信,你可以问你三叔公。
杨严听见杨老头这样说,很是震惊,毕竟杨婆子一直都说,是他害得她难产的,他就是来讨债的。
杨严不敢置信的转过头,看着三叔公问道:“三叔公,这是真的吗?”
小雪知道这个老头不会说实话,所以早就趁他们刚进门,人多不注意的时候,给他贴了一张真话符,顺便还给杨婆子贴了一张。
只见三叔公就说:是真的,你不是根福的儿子,根福的儿子早在第二天就死了。
你是根福去山上埋孩子的时候,遇见了路过的红军,他们队伍里,刚好有一对夫妻生了孩子。
因为大部队转移,所以你母亲没有奶水,看见根福埋孩子,就想根福家的媳妇应该有奶水。
所以就跟根福两口子商量,他们现在部队转移,带着孩子不方便容易暴露,而且也没有奶水,所以就把你给根福两口子先养着。
等他们安顿下来就来接你,不过侄儿媳妇不同意,说家里没有钱,不想帮忙白养孩子。
那两个解放军同志说会给报酬,于是找来了老村长和我跟我婆娘,在几方的见证下,写了一个协议。
杨根福见事情不对,就想打断自己的三叔,小雪一直关注着他们,立马就说:那是什么协议啊!
小雪的声音特别明亮,打断了杨根福的话。
只见三叔说:协议当时是写了三份,根福一份,老村长一份,我这里一份,就怕倒是弄丢了。
说完三叔从自己身上,掏出来一张纸,杨婆子见了,立刻就想去抢过来。
嘴巴还不停的说:三叔不是说了吗,到时候得的好处分你一成,你咋还说实话了呢?
小雪比杨婆子更快,一溜烟的跑过去,把那张纸抢了过来,拿给了自己的爹。
只见协议上写到:今农历1948年秋10月初六,杨学明、李芳同志有一子杨严,因部队迁移无法带孩子,所以请求杨根福和,肖春芬同志帮忙代养杨严。
杨学明支付杨根福,一根金条为暂时抚养孩子的费用,如果在孩子六周岁,杨学明同志还没有来接孩子。
那么,请杨根福同志,让孩子去上学,一直养到孩子高中毕业为止。
当然杨学明同志,另外会再给杨根福同志,两根金条算是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
等杨严18岁的时候,再告诉杨严身世真相,如果杨严不想继续,跟杨根福一家生活。
那么,杨根福一家不得,以养育之恩纠缠不休。
另外,杨学明同志拿出,二根金条让,老村长帮忙保管,等杨严以后分家单过时,再给杨严作为安家费。
下面还有老村长的手印和签名还有盖章,也有三叔两夫妻的手印,还有杨根福两口子的手印。
杨严看了之后,伤心的眼泪直流,他一直以为,他是他们的孩子。
所以一直被他们虐待,他都选择默默承受,哪怕他们为难自己的媳妇,他也只能多帮一些,自己的媳妇。
也是如果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哪怕再不喜欢,也会给自己的孩子留条活路。
其实杨严以前也怀疑过,自己不是他们的孩子,因为他长得既不像爹也不像娘。
为此还旁敲侧击的打听过,只是没想到事情这么隐秘,没几个人知道,此时杨严很是愤怒和悲愤。
村长和会计见了,连忙拿过协议仔细看,边看还边念了出来,小雪看着杨根福老两口。
不断变换的脸色,就觉得好笑,他刚才说的冠冕堂皇,现在就会有多打脸。
最后,杨严擦掉眼泪说道:爹娘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们。
在这个家我一直都知道,我是最不受待见的,从有记忆起我就有干不完的家务活。
哥哥和弟弟妹妹却可以,吃好吃的还能到处去玩,而我却只能吃你们剩下的,有时候剩下的都没有我吃的。
我还不如咱家里养的鸡,小时候穿的更是,村里一些老人用家里,穿不了的衣服给我改的。
等我长大了一点,跟着姚大爷学着打猎,才能去换点布料来,给自己做一身衣服,就这还要被你们惦记。
长这么大我就没有用过你们一针一线。
记得6岁那年,村长来家里,让你们送我去上学,你们为此罚我一天不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