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宋叔权和元巧
三朝回门,天微亮,唐苗穿上之前买的灰绿色呢大衣坐在宋博文的自行车后座,开始了一天的回村之路。
路上两人花了2毛钱买了4个白面馒头,惹得唐苗心疼不已,都够买3个鸡蛋了。
等回了唐家村,两人受到了热情款待。
唐有强私下单独找了宋博文,问道,
“现在城里不管摆地摊,卖东西了?”那天进城的时候,兴奋的很没注意,但是回去的时候,看到路边很多人都在卖东西,想着政策难道变了。
宋博文仔细回想了一下,回道:“爸,是的。”
“这样啊,我知道了。”
转而又聊起了其他的东西。
唐有强想着要是不管了,自己这木匠手艺是不是去城里找活干,能干的多点,好给家里多添点进项。
等送走宋博文两人,唐有强把自己的想法和叶友娣一说。
“不行,我不同意,现在老大结婚的东西都齐全了,老三的再攒两年,也就好了,没必要去城里干私活,万一被抓了呢。”
“媳妇,这个事,我已经想了2天了,感觉能成,今天我也问了博文,他说经济放开了,不管了,他们家好些粮食都是在鸽子市场买的。”
“那也不行,现在老大媳妇要的自行车有了,彩礼166块也有了,还有一块手表给老三留着,彩礼也够的。”之前宋家的彩礼,唐家留了200块和一个自行车、手表,其他的都给唐苗带去,额外添了点家具。
“你想一辈子靠闺女嘛?”
“我....”
“还是你想老大他们以后和我们一样?”
“我没有,就算要去,也得等老大的婚事办完了吧。”
“行,那就等到7月份,我就带着老大进城去问问。”叶友娣想拒绝,又说不出口。
唐老二家家老大唐田听了,想着之前去秦城的所见所闻,很是同意自己老爹说的话。
天色渐晚,宋博文带着唐苗和丈母娘回的礼伴着夕阳进了宋家的小院。
发现家里安静的很,平时这个点都是做饭的,今天厨房竟然空无一人,宋博文去停车,唐苗进了厨房放下手里的东西,想着是不是要准备做饭了。
刚进堂屋发现家里人基本都在,还多了2个陌生的面孔和一个小孩。
“叔权,元巧,这是你们的大嫂,叫唐苗。”
“苗苗,这是博文的三弟,这是叔权的媳妇元巧,这个可爱的小女娃是你三弟家的,叫宋英。”
几人连忙见礼。
“华声,你和苗苗先去做饭吧。”
等宋华声和唐苗走了以后,整个堂屋的氛围瞬间冷了下来。
“叔权,你看你这事办的,结婚了也不和家里说声。”宋娘子也是头疼。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就不要说那么多了。”老宋打断宋娘子。
“对不起,爸,妈。”
“爸妈不是怪你,元巧,你别多心,这要是知道你们结婚,怎么说也得把彩礼给备好啊。”
“宋叔权,你不是才20岁,刚达到领证的年龄,怎么娃都一岁了。”宋博文问道。
“大哥,是这样的,元巧他爸爸是村支书,帮我们两改大了年龄,所以我们一年多前就领了证了。”
“既然这样,那就在家好好住着,你们这次有多长的探亲假?”
“大哥,我们申请了半个月的假期,路上已经用掉3天了。”宋叔权还是比较怕宋博文的。
“嗯,既然结婚了,那就好好过。”宋博文说着,就出门了。
老宋和宋娘子相视一眼,知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元巧啊,你看,你们刚过来,家里啥也没准备,今天也太晚了,你们将就将就,等明天再带你们去置办点东西。”
宋娘子拉着元巧的手,安抚道。
“没事,妈,只要能和叔权在一起,我怎么都行。”
“哎,是个好孩子,跟着我家叔权,让你受苦了。”宋娘子虽然不理解宋叔权的选择,但是事情已成定局,那就只能把日子继续往下过。
“嫂子,吃饭吧,今天叔权他们一路过来,肯定辛苦了。”宋华声进了屋就催大家吃饭。
“哎,好的。”
宋家一大家子今天算是齐了,整整16口人,围了两桌。
晚上吃饭,难得的刘金知没闹,吃完饭回屋,把房门一关还特地上了锁。
宋娘子想了想,还是和宋博文说了,让老三一家三口暂时住东厢房上面。
“可以,不过,只能住书房上面的那间。”
“好,我去给老三家的说。”
宋叔权也知道自己回来的突然,家里没准备是正常的,反正再差也不会比乡下的知青点更差了。
宋娘子想着那阁楼上面,什么都没有,回房间翻出棉被还有床单被套的,一趟一趟的跑。
唐苗让宋博文把自己的被子给送一条过去,不过被宋博文拦住了。
宋娘子不说别的,就是人不在家,被褥还有衣服什么的都是准备的好好的,所以宋叔权那里不缺。
这一夜,宋家就宋博文睡的最舒坦。
宋仲武也怕老三回来,毕竟老儿子大孙子,自己一个不占,和媳妇刘金知商量了大半夜。
宋叔权则是睡着新的棉被,听着外面的风声,感觉自己好像活过来了,一直到半夜才睡着。
宋爷爷宋奶奶也是替宋叔权担心,不结婚回城,还能想想办法,这结了婚,怕是麻烦啊。
最兴奋的属老宋两口子了,现在儿子回来,要是趁现在找个工作,儿子就不用再回大西北了。
“老宋,你赶紧想想办法,你看老三现在的样子,瘦的真的是皮包骨头,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媳妇,我之前打听换房子的时候,人家说有换回城指标的,一个人要500块,当时想着换房子的事,也没放心上。”
“你这不早说。”
“早说了也没用啊,你换了指标,三儿回来了住哪?再说了,回来了也没工作啊,迟早还是会被遣返的。”
“哼,你明天赶紧打听打听,不管怎么说,先把儿子换回来,之前就是考虑工作,才一拖再拖,苦了咱三儿了。”
“嗯,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