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家有子 意欲成圣 第十九章 无妨,我会出手
四人在午食确定支持新学后,也浅谈了一番下午的论学,互相发表了一些对于新学的看法,也分析了对方会从哪些方面反驳新学。
只要对方从新学的数条思想学说出发辩驳,那他们皆有应对之法,毕竟那些思想学说也都不是王智首创,就连‘格物致知‘这种众所未闻的说法,也在古时就有,乃是出自春秋时期孔圣人的弟子曾子所言: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这句话后来被南宋时期的大儒朱熹归在《礼记·大学》中,只是这后世明清科考标准答案的‘四书‘‘五经‘在这时还未成型,一些偏门学说大多学子都是不曾听闻的。
大多学子都不知晓的东西,王智当然是不知道的,他还以为是此时尚未出生的朱熹所言,所以还沾沾自喜的放臭屁,直到听得陈与义科普后,这才羞红老脸。
孔圣人的弟子,那是他们这些儒家读书人的祖师爷了,自然没法反驳。
还有其‘弃繁从简‘的学说在本朝就有过先例,如神宗时期王文公王安石就曾提倡过散文,反对骈文,只是效果在其故去后又更为反弹了些。
至于教化万民、人人平等、天下大同这些,那更是孔孟二圣亲口说的话,这怎么辩驳?如何辩驳?他们只是不敢提倡罢了,至于非议,那自然也是不敢的。
新学思想学说唯一的论点也就是‘行行平等,皆可成圣‘这条可辩,不过这条一辩,内舍众人可就成了这天下除读书人之外所有人的公敌了,他们只要不傻,都不会主动提。
就在四人讨论前后觉得此次论学把握甚大的时候,陈与义脸色却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说:若是对方拿阿霸上周在斋堂指责刘学政所言做文章,如何应对?
三人沉思片刻后,皆看向王智。
你这个装笔犯,不装笔会死啊!
三人上前动手,却被王二郎一一制服。
而后王二郎大手一挥道曰:无妨,我会出手。
三人无语,你会出手?你还能光天化日之下爆打同学不成?
你可知若是连自己说的话都不能自圆其说,那这所谓的‘新学’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祈祷对方没有发现这一点了。
不过显然…事与愿违。
“请问,哪位是王智同学。”陈东的话再次响起。
王智揖礼道:“正是在下,见过陈同学。”
陈东回礼,面上带着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道:“王同学能否与我等解惑。”
他自然是真诚的微笑,因为此言一问,就代表他已经赢了,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但也很难。
简单的是这问题圣贤书上都有答案,佛道儒三家学说里对此都有解释。
佛家说:日出处是东方,日没处是西方,日行处是南方,日不行处是北方......须弥山在四域之中,日绕须弥照四天下。
也就是说佛家认为这个世界本没有东南西北之分,即太阳出升的方向为东方,太阳照耀的时候为昼;反之,太阳隐没的方向为西方,太阳照不到的时候为夜,昼夜的交替变化是由于日月的绕行所致,日月星辰其实都没有升起与坠落的问题,而是它们始终在上空,围绕着我们的世界旋转。由于它们在旋转的过程中,有时会被须弥山遮挡,其光芒不能到达我们生活的地方,所以,才会出现白天与黑夜,我们才会误以为是日出与日落。而月亮的圆缺是由于遮挡的原因所致,遮挡月亮的便是太阳。
佛门的须弥山是指包含三千大世界的宇宙中心,而我们生处的娑婆世界只是其中一个微不可数的小世界。
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也就是说,宇宙万物是为道,道分阴阳,这太阳便是阳气的化身,月亮便是阴气的化身,阴阳交替,进而生成万物,所以这太阳的东升西落,月的阴晴圆缺本就是道的规则体现,整个世界都在道的规则下运行。
而儒家…不好意思,儒家此时并没有对宇宙的组成以及日月的起落有统一的阐述,各种学派答案不一,谁也不服谁。
如张载的关学说‘气‘是万物本源。而二程的洛学,程颢,程颐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先于气而存在。而其他学派则更为不堪,连世界观都未曾圆满,或者就直接借鉴了佛道学说。
儒家直到南宋时期才在朱熹的总结归纳下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学说-理学。
后来又在明朝时期诞生了另一个不同于理学的完整世界观学说,既王明阳的-心学。
因而这二人在后世儒家的地位也被抬高与孔孟同列,配享孔庙,世称圣人。
所以说,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不管是照搬佛道学说,还是随便认一个儒家学派的学说都可,但是回答问题的是王智,那就难了。
他没法从圣贤书上搬运答案,因为他的新学说:遇到问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身体去实践,要格物致知,而不是一味盯着圣贤书去研究有几个调调,圣贤只是给与我们开启心智,而答案需要靠自己去寻找。
所以,你们新学不是倡导要格物致知吗?如果连你们自己遇到问题都要去问圣贤书,那还格什么物?还是乖乖去读书吧!
并且他也当场放话说刘学政不知日为何东升西落,月为何阴晴圆缺,刘学政乃当世大儒,哪家学派的典籍没看过?他说刘学政不知,那显然是他不认可诸派圣贤的那套说法。
圣贤不知道,你知道?开什么玩笑?
台下这时也都在三三两两窃窃私语,显然,他们也都看出了陈东的用意,这可真是个要命的问题。
他们也都和陈与义三人一样,认为王智只是随口装个笔而已,只是这个笔装的,把刚刚冒头的新学都给装没了。
陈与义三人额头渗汗,坐立不安,遇到这个问题他们就是想回答也无处下口,皆而都看向王智。
你不是说无妨,你会出手的吗?看你先对谁出手?
就在他们已经做好拉住王智不让他‘出手‘的时候,王智动了。
只见他并未起身出手,也并未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不急不慢的从袖里掏出一枚铜钱来,横着夹在手里举起,而后清了清嗓子问向前方的学子,“你们看这铜钱,是正面还是反面?”
对面学子回答的毫无秩序,但是答案都是统一的-正面!
得到回答的王智,背过头来,手指未动,问向身后学子,“你们呢,看到的是正是反?”
没有意外,回答皆是反。
收到回答的王智转过头来依旧举着铜钱看向对面四人道:“币未动,只是我等所处位置不同,固有正反,阳如其币,不动如山,并无起落,只是我等所处位置不同,固有起落。”
对面四人闻言却哈哈大笑起来,陈东率先开口道:“汝之言与佛门之说有何异意?莫不是以为我等见识短浅,只认儒家圣贤,不识释门诸佛?”
“你新学若无自己之学说,所言之物皆是书中所说,这‘格物致知‘是格的哪门子物?哈哈哈…”
说罢引起内舍众人同笑。
而新学拥众却皆摇头叹息。
众人表情各异,却见台上被拆穿把戏的王智脸上并无羞愧之色,只是缓缓的摇头道:“非也,非也。”
众人停下闹声,不解的向他看去,只见他接着道:“我所言之与佛门学说有着本质区别。”
“佛门曰:须弥不动,日月绕行,其则不然,我新学认为宇宙本无须弥,也无中心,所有日月星辰包括我们身处的大地,都是其中一粒粒微不可见的尘埃。”
“而在我们身处的大地周围亦有多不可数的星辰,其中最大的一个便是由滔天火焰形成的星辰,其之大,无可道计,我们称之为…”
王智收币与手,单指指向头顶的太阳道:“太阳!”
在众人还沉浸在这别样的浩瀚宇宙之言中,王智接着道:“而其中最小的一颗星辰,我们称之为-月亮!”
“你胡说!!”
一声大喝打断了众学子的思绪,众人看去,只是台下一名普通学子,他指着王智大声道:“我们分明可以看出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小的,你怎么能说太阳比月亮大的多呢?”
众人闻言有人附和,有人哄笑,有人沉思。
却见王智摇头一笑道:“汝只看大小,却不管距离,你能见月上沟壑,可见阳上何物?”
台下学子闻言顿时说不出话来,孩童都知晓距离影响视觉大小,他又怎会不知。
所幸王智并未与其不休,再次出声道:“然阳不仅比月要大的多,比我们所在的大地,也要大上无数倍,那是照耀万星的存在,无可比拟。”
“故而我新学所言,乃是月围地转,地围阳转,地自传一圈为一天,因而有了日出日落,月转一圈为一月,这才有了阴晴圆缺,地月同转阳一圈为一年,这便是有了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