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危机解决
第12章、危机解决
赵仁把这个想法告诉大棚种植户时,女人们听了笑,男人们有的摇头,有的不吭气。
赵仁以为他们不懂,就教他们如何去推销?见大伙一副不屑样,急得他把那些年推销砖头的事儿都扯出来。
说完见大家笑,赵仁吼一句:“告诉你们,只要放下面子,没有办不成的事。”
此话一出,大伙交头接耳,还是没有一个男人敢出面担起这重任。
这可怎么办?采摘下的新鲜辣椒,今儿不卖出去,放到明儿蔫了,就是自己吃,也吃不了,尤其农村人就不喜欢吃辣。
赵仁望着个个垂头丧气的大棚种植户,他是又气又急,郁闷的坐大棚边抽烟,他想起了董福和朱老二。
正因为想起这两个人,一是董福出过远门有胆量,二是朱老二有经商头脑,此时这项艰巨的任务也只有这两个人可以胜任。
赵仁打电话给董福讲了事情,董福爽快答应了,是因为他心里一直佩服赵仁。
而赵仁叔今天把重任委托他去完成,是信任他,是看出他有这个办事能力,他不答应,就是对赵仁叔的不尊重,就是体现出他没有魄力,没有担当。
董福答应了,齐芳一听与朱老二一起去,就不同意,说跟朱老二那样的人合作办事,都坏名声了。
董福才不听齐芳的话,说这是赵仁叔安排的,他必须去。
所以不管齐芳同不同意,董福还是与朱老二,开上朱老二的小货车,装着三十筐辣椒,盖上红白条塑料布,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车奔向市里蔬菜批发市场。
他们赶来时,正是批发市场红红火火交易的时候,市场里人来人往,车来车往。
董福和朱老二想找个好地儿,可是车进不去,只好进了市场大门没十几米的地方停下。
跳下车,两人打开车厢,揭掉塑料帆布,新鲜翠绿的一筐筐辣椒展现出来。为了更惹人眼睛,董福和朱老二卸下两筐放地上,站在旁边,眼巴巴看着别的商贩与客户有说有笑交谈生意。
过来一中年人,问他们一斤辣椒多少钱?董福高兴的报价一斤三元,要几筐?中年人说要一斤,笑容顿时僵在了董福和朱老二的脸上。中年人却不走,还眼瞅辣椒。董福以为中年人没听清,给人家解释,只批发不零售。
中年人听了,望望董福和朱老二,又望望辣椒,嘀咕一句:“怪不得便宜,原来是批发。”说完走开了。
又过来几个顾客,看上辣椒了想买,一听是批发,失望的走开了。
董福开始动摇了,提议要不零卖的零卖,批发的批发。
“不行!零卖顾客挑挑捡捡,剩下的辣椒咋办!”朱老二虽是个小杂货店老板,他懂经营之道。
董福有点顾虑:\\\万一批发不掉呢!”
朱老二才不信,这么好的辣椒没人要,不可能。他让董福瞅着,随着人流向市场深处走去,边走边问贩菜的商贩。一会工夫,他领着两个骑三轮车的小伙子过来了。
两小伙子,一个长得倒帅,却因长年暴晒,脸黑炭似的,倒是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球黑白分明,增添了他的精神气和灵气。
另一个中等个,体态微胖,寸头圆脸,眼睛小的一笑成一道缝,皮肤倒白,可惜鼻梁两侧雀斑似苍蝇屎似的,斑斑点点。
一到车前,两人看一眼辣椒,还有点不信。再一次问价格是不是三元。
朱老二笑着向两小伙子解释:“这还有假,这是我们村自己大棚种植的,我就依收购价向卖卖。\\\
品相如此好的辣椒,这个价格在市场里没有。两小伙感到今儿占大便宜了,一个要五筐,一个要六筐。过秤算帐付钱装车,骑上三轮车高兴的走了。
一下卖出去十一筐,还剩十九筐。
陆陆续续有商贩要,有的要两筐,有的要三筐,尽管如此董福和朱老二依旧笑脸相迎,热情服务,忙碌一阵子,两人清点,还剩下九筐。
这个结果令他们这两个初出茅庐的人来说,虽算不上佳绩,但想起解决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时间过去十几分钟了,再无人问津,董福就有点趁不住气了,与朱老二商量,要不喊着卖。朱老二说市场里无人喊,喊不出口,再等等。
左等右等等来一个小媳妇,要了两筐买走了。看着车厢边上整齐码放的七筐,朱老二抱起一筐,说他去问问市场里这些开店的人。
董福觉得这事儿不成,劝朱老二去了也是白去。朱老二不信,说去试试,万一人家要呢!抱着辣椒筐子走向市场门面。
董福望着朱老二点头哈腰推销辣椒,他反倒不好意思了,偷偷望一下,把目光又望向别处,但他心里还是挺佩服朱老二的,做事儿有耐心,有胆识,还有策略。
就在他愣神儿时,朱老二坐着一个人开的三轮车向他驶来。
原来这个店主,一看这么好的螺丝椒才一斤三元,他决定全要了。把剩下的七筐往店主车上搬时,董福还问人家要这么多干嘛!店主是个开朗人,说他赚差价呀!
至于这个差价多少钱,这个店主如何把辣椒推出去,接过人家的钱,东西就是人家的了,问得多了也不好。
临走时,店主要了他们二人的联系方式,说如果有诚意,他希望与他们合作。
村民的燃眉之急算是解决了,两人开车驶出蔬菜批发市场大门时,又说又笑,谈论着菜市场的门门道道,董福的手机响了。
第13章、众人高兴
董福接通电话,赵仁就似竹筒倒豆子问了好多?怎么样?有人要吗?是不是不好卖?卖不出去咋办?
董福听着皱眉鼓眼望着朱老二偷笑。
“赵叔,卖了,全卖了!”董福说时音调高了几倍,嘚瑟的手指梳头发。
“卖了!还全卖了!我就觉得你们两个行!现在到哪儿了?”赵仁也是满心欢喜。
“再十分钟就到村子了。”董福回答。
赵仁又夸董福和朱老二一通,叮嘱他们开车忙点,他在大棚那儿等着。
原来赵仁和大棚种植户目送着董福和朱老二的车由田间小路开上柏油马路后,所有人都翘首相望,神态不异,内心里五味杂陈。
胆小的村民嘀咕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说时一脸愁苦相。有的村民埋怨这胡胖子不来也不打声招呼?还有的埋怨,万一胡胖子以后再不来收怎么办?
一听村民的靠山,村民的财神,胡胖子不来,胆小的村民心虚心慌地议论纷纷。
胆大的胸有成竹,说董福和朱老二回来,就知道这销售的道道了。
村民们各抒己见,赵仁心里则寻思,万一以后这胡胖子真不来收,还真是个事儿。
村民越争吵,他越是心静不下来,呵村民进棚务弄蔬菜去。
赵仁不同寻常的样子,村民笑的笑,瞪眼的瞪眼,四散进了各自的大棚。
赵仁在大棚外抽完烟, 站起身准备去村委会。一想去了心静不下来无法工作,还不如挨家挨户的大棚里转转。
赵仁进了大棚,看着长势喜人的辣椒和劳作的村民,他总要说几句安慰话,胆大的村民还会跟他开玩笑,惹得他哈哈笑。
连着二十几个大棚转一圈出来,赵仁不知是因为被村民辛勤劳动的精神感动了,还是因为大棚蔬菜种植让他看到了希望。
心想今儿就是贱卖了辣椒,也不能拉回来。拉回来定打击了村民的信心,关键是这辣椒往那儿弄?倒了?扔了?这是万万使不得的。扔得是钱,是村民的血汗,甚至是一颗火热的心,奋斗的心。
现在一听辣椒卖完了,赵仁高兴的挂了电话,转身进了大棚,像个小孩子似得咋呼,这个令村民揪了一早晨心的事儿,被解决了,是村民大快人心,欢心鼓舞。
男人听了,撸下手套,摘个辣椒,在衣服上噌几下,大口嚼着吃,女人取下口罩,一脸疑惑的问真的假的。
赵仁开玩笑:“问你们男人。”村民听了互望着笑,还说赵仁叔幽默。
赵仁不理他们,摘个辣椒,先是凑到鼻子前嗅嗅,感叹闻着都香,掏出口袋皱巴巴的手帕,抖开擦几下,咬一口装出馋人的样子吃。
小媳妇苏娜开赵仁玩笑,说她的辣椒是不是好吃,好吃让赵主任天天吃一个。
赵仁没听出话外有话,唏哩着说辣椒太辣,不敢吃。其它男人,女人听了笑的前仰后合。
赵仁才懂啥意思,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你们胆子大了,敢取笑我这个村主任了。”说完伸手又摘两个辣椒,装进口袋,双手往后一背搭就走。
开他玩笑的苏娜笑着问:“不是说辣吗?怎么偷着还吃,看来男人们是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这话一出,棚里人又笑。
听到棚外车嗽叭响,大棚里听到的人跑出来看,一看是为他们解决难题的董福和朱二老回来了,纷纷涌过来。
如果看到谁家人没出大棚,苏娜还亲自跑进去叫一声,希望分享这幸福时刻。
大棚种植户围成一个圈,把董福和朱老二围在中间。
董福和朱老二激情高昂,讲他们两人卖辣椒的琐碎事。
说辣椒好,好多顾客想要,一听只批发不零售,失望的走了。还讲朱老二亲自上门推销。村民听了点头的点头,鼓掌的鼓掌,个个满脸笑容。
董福和朱老二感到自己只为村民办了一件小小的事,却受到村民如此的赞成,内心是自豪的,骄傲的。
把每家每户的辣椒钱分发给村民,村民接过钱,有人开玩笑,如果胡胖子再不收菜,就让董福和朱老二贩卖。
董福和朱老二没应声,赵仁却为他们点头了,并说要想村子里的人共同富裕,以后有什么事儿,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人心齐 泰山移,是会创造奇迹的。
顿时想起噼哩叭拉的掌声。男女老少的脸上平生第一次露出相同的笑容。那笑容有温情、有真诚、还有自信。
为村民干了这件好事,董福回到家又炫耀一番,并再次赞成朱老二的本事。
齐芳因朱老二两口子对幼幼的事怀恨在心,反正她是下了决心,这辈子是坚决不会跟朱老二两口子打交道的。听到董福说朱老二的好,齐芳嘁一声,还说不想听。
董福不听,他就要讲。说朱老二对幼幼的事,在开车去市里的路上还一再表示歉意。
齐芳听了却说是董福编的谎言,别替朱老二说好话了。
董福就气齐芳这人自以为是的样子,知道再争两人也是吵,讲赵仁叔给幼幼的两百元精神损失费,是赵仁叔为当和事佬自掏腰包的。
齐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