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李玄贞袭取汉南 布局城内赚敌兵
正当汉军与齐军在梁平关、中阳之间激烈交锋,齐军诸多密探、斥候的目光几乎都聚焦于这两处战场之时,汉军右翊卫大将军李玄贞正悄然进行着另一场惊世骇俗的奇袭。
“还有多少路程?几日可以抵达?”
一艘不起眼的商船内,李玄贞在窗户口旁随口问着。
“将军,大约三日路程。算算时间,刘将军所部应该已经抵达预定地点。”身旁曹昭回应着。
“嗯,好,各部弟兄按时抵达几处登陆点后,便向刘无极部靠拢。”
“诺!”
原来自汉军控制青兰河后,李玄贞便按照计划率领着一万三千精兵,乘坐着从钦州、池州搜剿并征用的各式民船、商船,分作数十批次穿梭于汉江之上,向着汉南郡城进发。
这些船只,因为并非战船,故此一路上成功避开了齐军的监视,沿着蜿蜒的汉江,一路北上,最终在汉南郡城东南一处不起眼的小镇悄然登陆。作为先锋的刘无极登陆后,便令麾下军队,将小镇完全控制,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数日后
当各处登陆的部队缓缓集结而来,身为主将的李玄贞也是来到此地。
当李玄贞从刘无极口中得知,汉南郡城如今仅有守军两千,而主力部队已被调往中阳的消息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喜色。
“诸位,这可是天赐良机啊!一战定乾坤的机会啊!”
于是,喜出望外的李玄贞果断下令大军休整两个时辰,待到夜幕降临,便直扑汉南郡城。
……
入夜,子时三刻,万籁俱寂。
李玄贞麾下的斥候营老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率领着精锐之士,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汉南郡城城外。
“校尉,下一波巡逻兵还有些一刻钟才能过来。”
“好,左右弟兄,动手!登城!”
众人身着夜行衣、配合默契、利用夜色掩护,寻找到了守城军卒巡逻的破绽,手脚伶利地翻入城关。
入城后分作几队,迅速解决了城门口的守卫,打开了城门。
城门处,汉军军卒手持火把,在城门口画着圈。
城外
“将军,马校尉传来信号!”
“好啊!进兵!夺城!”
李玄贞一声令下,各部将校率领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众军卒入城之后,分作数队夺下四面城门,牢牢控制。其余兵卒则是手持利刃,冲入城内各处要紧之地,将在睡梦中的齐军一一杀散或俘获,整个郡城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
某些集结起来反抗的齐军将士也被汉军逐个击溃,尽数斩杀。
然而,李玄贞并未下令屠城,而是迅速控制了局势,并下令军卒换上齐军的甲胄衣袍,城头上的齐军战旗也未做更换,一切看似平静如常,实则暗流涌动。
李玄贞心中已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齐军知晓青兰河失守后,汉南危在旦夕,定然早早就派遣援军前来。而,李玄贞正打算利用这个“汉南郡城”作为诱饵,伏击一波齐国援军。
“刘无极听令,着你引军五千,在城中布置了重重陷阱,听我号令行事!”
“王彦章!曹昭!听令!着你二人各引三千步骑出城寻觅周遭紧要地势布置营盘,设置伏兵,只待齐军援军一到城内,便出兵击败齐军!”
“末将得令!”
……
驻扎在苍州的齐军大将李克,自接获丞相许白急令,需即刻派遣援军增援汉南之刻起,便深知此行非同小可。
李克迅速调兵遣将,布下策略,下令驻扎于虹山城的中郎将武安山,即刻引领八千精兵作为先锋,星夜兼程,向西疾驰,以期早日解汉南之围。而李克本人,则亲率四万大军,紧随其后,誓师必克,士气如虹。
然而,世事无常,战局更是瞬息万变。
汉将李玄贞,神不知鬼不觉的夺下汉南之后,便在汉南郡城布下天罗地网,静待齐军入瓮。汉南城内城外,李玄贞已经布下三重埋伏:刘无极于城内静待时机,王彦章、曹昭则于城外不远处,蓄势待发,只待猎物入网。
……
数日之后,武安山率部抵达汉南,只见城门洞开,似无防备。一名自称是汉南驻军的齐军校尉,满脸堆笑,出城迎接,言辞恳切,令人不疑。加之城头之上,齐军战旗依旧飘扬,迎接之人亦皆为齐军旧部,武安山心中戒备渐消,遂下令全军入城休整,以待后续大军到来。
正当齐军兵马大批入城,放松警惕之时,变故陡生!
城门吊桥猛然收起,城墙之上,无数弓弩手赫然出现,箭矢如雨,直指城下。
城楼上,一位身着雪白袍虎头亮银甲的青年将军,英姿勃发,手持玉泉银枪,立于城头之上,高声喝道:“吾乃大汉右翊卫大将军李玄贞!尔等已入我彀中,还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时?否则,定叫尔等片甲不留!”
“狗贼!竟敢欺我!”
武安山闻言,怒目圆睁,破口大骂,随即急令部下突围。
“敢骂我!射死他!”
一时间,箭矢如雨,齐军将士在混乱中奋力抵抗,武安山更是身先士卒,以身犯险,终于在一番血战之后,带领一部残军夺下吊桥,冲出城外。
然而,天不遂人愿,正当武安山欲松一口气之际,王彦章、曹昭二人早已等候多时,联手发动伏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
战局惨烈,武安山虽勇猛异常,却终究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被王彦章一枪刺于马下。
齐军残部,在失去主将之后,更是溃不成军,或被俘,或逃散。
……
汉南郡城 北六十里
正当齐军败卒如丧家之犬,奔逃至此处之际,一支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齐军队伍在‘麒麟儿’许齐岳的带领下,正疾驰而来。
“太好了!是小许将军!”
这些败兵如遇救星,纷纷围拢上来,将李玄贞设伏、武安山将军不幸阵亡的消息一一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