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捉鬼记(二)
远远望去,夜晚的青云观就如一只巨大的爬行动物,俯卧在山的顶端。
天空中,繁星闪烁。一钩弯月孤单地挂在西南方的夜空中。月光在星光的反衬下,显得朦胧散淡。
青云观西北角的那颗高大的古槐树上,一只猫头鹰站在枝杈之间,不时发出幽灵般的叫声。
此时已近丑时。
东偏房内,横七竖八地躺在炕上的十一条汉子中,不时有人发出浓重的鼾声。
顺风耳躺在大炕的中间部位。由于睡前听说了关于房间闹鬼的事,他躺在炕上始终难以入眠,这倒不是缘于他胆小害怕,而是由于好奇心和他强于一般人的较敏感的听觉。
虽然他已跟随华先祖多年,在这华夏大地见识过许多千奇百怪的事情,但关于鬼怪的事,还是第一次遇到。
能在这荒山野岭中的道观之中,亲眼目睹所谓“鬼”的真容,顺风耳的内心深处多少有些激动与兴奋。
所以,虽然已经躺在炕上近两个时辰,顺风耳的神经始终有点亢奋。炕上的许多人已经鼾声如雷,他却躺在炕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忽然间,一个细小的声音从房间的某个角落传出,那声音时断时续,细若游丝。
对于听觉灵敏的顺风耳来说,这细小的声音就如半夜凶铃,清脆有力地震荡着他那敏感的耳膜。
顺风耳没有立刻叫醒别人,而是屏住呼吸,仔细地聆听这声音的音质特点。
“哇、哇、哇”那声音听上去就似婴儿的哭声,也像是一名女子哀怨的幽咽。
顺风耳一时分辨不出这声音到底是什么不明物发出,他轻轻用手捅了一下睡在身边的华先祖。
华先祖被顺风耳弄醒。
“华统领,你听。”顺风耳见华先祖醒来,悄声在他耳边说道。
华先祖凝神细听,确实如老道士所言,房间里不时传出一种类似女子或婴儿的哭声。
这时,房间里所有的人全都醒来,大家揉一揉朦胧的睡眼,个个伸长耳朵,用心聆听这种在暗夜中显得有些凄灵怨咽的怪声音。
“还真有鬼怪呀?”李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那声音的的确确是从房间的某个角落发出的。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
“顺风耳,仔细听听,这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华先祖对顺风耳命令道。与此同时,华先祖伸手示意大家躺在床上不要乱动。
“是,统领。”顺风耳轻应一声,翻身爬起。
顺风耳先在炕上俯身贴耳听了一遍,又站起身把耳朵贴到墙上听了听,然后,轻身来到炕下的地上,俯下身子,把屋子里的地面前前后后听了两遍,最后,他的身子停在炕前中间正对房门的地面上。
“是从这……下面传出来的。”顺风耳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话说道。
“确定吗?”华先祖问道。
顺风耳再一次把耳朵贴到地面上,用心听了一会儿,然后起身,肯定地说道:“没错,就是这里。”
华先祖、杜衡还有李戴纷纷跳下炕来。由于三人下地的声音太大,那声音忽然消失了。
大家全都停止发声,耐心听了一会儿。那声音忽然又响了起来。
“能不能找道长借把铁锹一用?”华先祖用商量的口气对李戴说道。
“应该可以。我这就去。”李戴应声道。
不一会儿,一老一少两个道士和李戴一起,手拿三把铁锹来到东偏房内。
“道长,我们经过耐心确认,确定这声音是从这处地面下传出来的。你看能否可以挖一挖,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作怪?”华先祖在翻译车凡右的帮助下,对老道士说道。
“可以,只要能查明真相,那就挖吧。”老道士指着地面说道。
得到了道长的允许,华先祖、杜衡、李戴一人一把铁锹,开始在顺风耳确定的地方挖起来。
叮叮当当的挖掘声响起,那声音立刻就消失了。
三人大约挖了一米多深,除挖出一大堆土石外,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还挖吗?我看什么东西也没有。”李戴停下来,抹一把额头的汗水。
“是啊,我看不会有什么东西。是不是外面的山风刮进来弄出的声音呀?”杜衡也有些怀疑顺风耳的话。
“不会的,就……是从这下面传出来的,请相信我的……耳朵。”顺风耳见杜衡用怀疑的眼光望着自己,立刻用坚定口气说道。
“那就再往下挖一挖吧。”华先祖说道。
三人继续用力下挖,大约又向下挖了半米多深,杜衡一锹挖下,只感觉手中的铁锹猛地一下深深插入土石之中。锹下似乎挖到某处空洞。他用力撬起铁锹,随着“哗啦”一声响动,被他撬松的土石突然纷纷向下散落下去,紧接着,从下面传来“扑通扑通”土石落地的声响。
“是一处空洞。”借着道长手中微弱的烛光,在场所有的人全都看到,开挖的土石下,现出一个人头大小的洞口。
“让我来听听。”顺风耳拨开众人,来到洞口边,用双手撑住洞口边沿的土石,俯下身去,仔细聆听下面的动静。
大家纷纷安静下来。
“下面有水流的声音。”顺风耳听了一会儿,起身站起。
“难到下面有暗溪?”华先祖自言自语道。
“统领,要不我下去看看?”杜衡说道。
“对,我们兄弟俩一块下去,彼此也好有个照应。”李戴对杜衡的建议表示赞同。
“道长,不知这山上可有泉眼?”华先祖没有直接答应杜衡的请求,他在车凡右的翻译下向老道士问道。
“没有,我在这山中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没听说有什么山泉之类的东西。”道长摇摇头。
“要不你俩就下去看看。”华先祖说道。
“行。”杜衡答应道。
华先祖、杜衡、李戴三人手挥铁锹,把洞口扩大到一米见方的样子。
老道士让垂风到西偏房找来两根粗壮的麻绳。杜衡和李戴简单收拾一下,两人分别抓住一条绳子,在众人的帮助下,同时向洞内顺去。
下到洞内,一股清凉潮湿的风立刻钻进两人还有些汗液的衣服内。隐隐约约听到脚下有流水的声音传来。越往下降,水流声越大。
下降了大约有三四米的距离,两人的脚几乎同时触入水中。凭着双脚的感觉,两人判断脚下应当是一处流速不快的溪流。两人试着继续下降,双脚很快就触到了溪水底部的岩石。
杜衡和李戴松开手中绳子。两人已经适应了洞内暗黑的环境。
这是一处空间不大的地下涵洞,涵洞从水面到洞顶约有四米左右的距离。伸手摸去,洞壁凹凸不平的岩石光滑潮湿。洞顶、洞壁上岩石光滑的一面,在水流方向的的背面,由此可以推断,这洞内水流最大时,应当是充满整个涵洞的。
正是由于水流的冲刷,才使得整个涵洞内凹凸不平的岩石,整齐划一的呈现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局面。
这个时节应当是洞内水流较小的时候。沁凉的溪水刚刚没过杜衡和李戴的大腿。
两人向洞内观望。溪水最窄处约有一米的宽度,两岸是半米左右宽度呈倾斜状的岩石。
两人试着向水流的上游方向前进。前行了大约五六米的距离,涵洞变得宽阔起来。溪水两侧岸上显出几处水洼。
杜衡和李戴走近一处水洼。
突然,浅浅的水洼之中,一只体型笨拙的爬行动物受到惊吓,惊慌地遁入水洼之中的深水处。
“噢,原来是它在作怪啊。”站在水洼边上的杜衡和李戴,同时看清水中之物的真相:一只一米左右的大鲵。
这处水洼和溪流之间隔着一处将近一米高的石沿,石沿的沿壁几乎直上直下,而且非常光滑。看来这大鲵是在洞内水流较大的时候,误入岸边水洼之中。水位下降后,由于石沿的阻隔,大鲵难以爬过石沿进入溪流,就被困在这水洼之中了。
这大鲵俗称娃娃鱼,因其叫声类似婴儿的哭声而得名。看来就是这大鲵的叫声惊扰了道观内的两位道士,让他们误以为是有什么鬼怪在作祟。
杜衡向李戴挥手做一下手势,示意两人下水抓住那只大鲵。
李戴会意,和杜衡一块下到那水洼之中。那大鲵体表光滑,通体布满粘液,两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大鲵捉住。
杜衡两手抱住大鲵的头颈部,李戴抱住大鲵的腰部。大鲵拼命挣扎。杜衡李戴两人不敢松手,相互配合着抬腿跨过水洼与溪流间的石沿,然后,两人站在溪中,将抱着的大鲵轻轻放入水中。
大鲵快速地摇动身体,顺着水流的方向,向下游游去。
杜衡和李戴原路返回。两人在洞口处抓住绳子,向上边的同伴招呼一声。
华先祖等人用力上拉绳子,将下面的两人拉上来。
来到洞口上面,杜衡和李戴分别向大家介绍下面的情况。
“原来是条大鲵呀。”老道士听完李戴的介绍,一幅如梦方醒的样子。
“道长,这大鲵已经顺着水流向下游游走。以后,他不会再打搅我们了。你看,这洞口是不是重新封住?”李戴问老道士。
“不用不用,等天亮后,我让垂风将这洞口砌成一座水井不挺好吗。以后就不用再劳累他到山下挑水了。”老道士说道。
“嗯,是个不错的主意。看来这大鲵一叫,反而解决了你们取水的问题。呵呵呵!”李戴开起玩笑。
“这多亏了诸位,要不然,我和垂风哪能得到宁静呀,更别说取水的问题。”老道士面带感激之情。
第二天,华先祖一行在青云观简单地吃完早饭,谢别两位道士,向东边的海边走去。
走在队伍中的千里眼,已经清晰地望见位于东方大海之中的黑竹岛的轮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