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诱直男,撩疯批,快穿里做万人迷 > 第116章 君臣录:以下犯上(完)

第116章 君臣录:以下犯上(完)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历史老师拿着课本走到教室,看到教室里坐着的人,有些意外。

作为一名不点名的大学历史老师,他平常上课时入座率不算高,且由于他的课安排在下午第一节,学生常常是一副无精打采、睡眼惺忪的模样。

若是某一天教室突然坐满了人,众人都神采奕奕等着他来上课。

那这一节课一定是关于夏朝开国皇帝纪淮的。

夏朝这段历史,无论过去多久,讲多少次,依旧让人百听不厌、津津乐道。

夏太宗纪淮也被人亲切的称为“吾皇”。

历史老师轻咳一声,打开ppt,“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夏朝开国皇帝纪淮身边的那些大臣。

你们想先听哪一个?”

话音刚落,同学们开口,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谢昭!我想听谢昭的故事!”

“拜托,能不能有点历史常识,谢昭是大臣吗?他明明是吾皇的皇后!”

“什么?吾皇才是下面的那个好吧!”

“谣言!吾皇怎么怎么可能做受!惊世大猛攻了解一下!”

“我想听江时度,据说他年少之时被人牙子拐卖,在青.楼当过花魁,同样在青.楼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物,夏太宗纪淮。

纪淮将他从青.楼中救出来,赐他尚方宝剑处理扬州蝗灾,后来又命他掌管殿前司,殿前司是什么机构不用我多说了吧,上可斩昏君、下可斩奸臣,若说他和吾皇没什么,鬼才信!

据说谢昭经常针对江时度,还阻拦江时度见吾皇,明显就是吃醋了啊!”

“难道我褚修就不优秀了吗?他可是史上第一谋士,终生未娶妻,将全部的心思与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家建设中,这样一个事业批大男主,谁能不爱?!”

“我怎么从野史上看到褚修未娶妻的原因是他被一个女子伤到了,据说那名女子犯了事,被关到了牢狱里。深情的褚修前去看望,且为了她终生不娶。”

[褚修:污蔑!野史不可信啊!!!]

“齐冶齐冶齐冶,我爱翩翩公子,他写的《夏国志》我百看不厌,只可惜只找到半本残卷,若是有生之年能看到全本的《夏国志》我死而无憾了!

从前朝太子到当朝太史令,身份跨越不可谓不大,他游历夏朝,将所见所闻写成了《夏国志》,同时又替太宗编写了帝王本纪,文采出众,惊才绝艳,是当之无愧的男神!!”

“只有我一个人对陈强感兴趣吗?他原本是凌云卫首领,后来又率领长平军攻占了日本和韩国,虽然现在这两个国家不愿承认这段史实,但是历史的证据摆在那里,他们不想承认也得承认!

听说他还有一个弟弟叫陈刚,得罪了当时的户部尚书,被秘密处死,每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总有种莫名的违和感,这不像吾皇能做出来的事。

野史记载,陈刚和陈强好像是同一个人。也不知道这段野史可不可信。”

“想听我那素未蒙面的公公、长平军创始人夏太祖纪峰的故事,想知道他是怎么培养出吾皇这么聪明的儿子的!”

......

同学们众说纷纭。

足以见得大家对这段历史有多么的感兴趣。

历史老师轻敲讲桌,“安静,既然大家如此感兴趣,那我就一个一个的说。

说起纪淮时期最着名的大臣,非谢昭莫属。

当然,我们说的是前期的谢昭。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话,‘枭雄’二字很适合他。

在那个众星璀璨的时代,他是唯一一个能与夏太宗纪淮并肩的人。

大家都知道,兴和帝在位时,奸臣当道、外戚夺权,国家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如果那个时候夏太宗没有站出来统领大局的话,谢昭将独揽大权,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或许不如夏朝绚烂,但一定能够结束乱世,这一点学者在褚修墓地发现的手札中也有记载。

褚修原本是谢昭的谋士,只是后来谢昭和夏太宗在一起,他才为夏太宗办事的。

后来夏太宗御驾亲征,也正是谢昭在后方为他巩固江山、提供物资,免去了他的后顾之忧,才有了倭国之战和金国之战的胜利。

双日同天、双帝并肩,两人缺一不可。”

历史老师是钦佩谢昭的。

比起纪淮这样神一样的人物,他觉得谢昭才更符合历史人物的走向。

下面有学生起哄,“老师,你觉得谢昭和纪淮谁是攻谁是受啊!”

如今的时代,同性结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措施。

历史老师推了推眼镜框,‘态度严谨’的开口,“在我看来,自然是谢昭攻。”

他的男神,绝对不可能是受!

“我不信!”

“吾皇惊世大猛攻了解一下?”

“吾皇在登基之前可是少年将军,你们摸着良心说,谁攻谁受?”

“褚修的手札中不是说过嘛,每次他早上去觐见,接待他的人都是吾皇,所以谢昭粉理智一点吧,绝对的昭受淮攻。”

“我不服,难道权臣攻和帝王受不香吗?!!”

“香,但是那个帝王一定不是吾皇,吾皇威武霸气,怎么受的起来?”

......

讨论逐渐跑题。

历史老师轻咳一声,“我们继续来讲第二位夏臣的故事,江时度......”

不到两个小时的课很快结束,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期待着下一次的上课。

最后总结时,他说道,“优秀的人从不会被时代埋没,在夏朝真正的历史被人挖掘出来之前,有人说夏太宗是暴君,也有人说他常年征战、劳民伤财,甚至还有人诋毁他是窃国的乱臣贼子,然而,再多的语言伤害也无法蒙蔽他的光芒。

正如夏太宗所言:‘朕只要自己心里清楚,朕所行之事,一桩一件都是为了夏朝千百年的延续。终有一日,历史会为朕正名。’

同学们,认识一个人不要看别人对他的评价,而是要看他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无论何时,希望你们坚守本心,一往无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