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54章 济水

第54章 济水

济阴郡。

万潜、张元道明来意后,曹操大喜,暗道:“奉孝果不失言,短短数日,便成此大功。”

他自堂上起身,亲手扶起伏跪于地的二人,言道。

“闻方伯不幸罹难,操悲痛欲绝,无日不思举兵诛杀群贼,以报方伯任用之恩。”

“今二君代州内诸位忠允之士而来,不以操愚钝,令操将兵击贼?操又怎能不应允呢?”

“二君放心,吾州父老也请放心,操即发兵,定保吾州无忧!”

万潜、张元再拜俯首,言道。

“多谢将军!”

唯恐夜长梦多,引来其余诸侯插手。

曹操当日即以牛酒犒军,尽起三军两万余众,倍道兼程,赶赴昌邑。

同日,由万潜、张元草拟的迎曹操为兖州牧的文书,由快马传予四方。

此时济阴雨势已经大减,天遂人愿。

曹军进军神速,两日之后,便至济水。

济水南岸数里之地,有一县,名为乘氏。

此县之中,有一豪族,乃济阴李氏,即后来曹魏名将李典之宗族。

此时李典还是童子,自不必言,济阴李氏,却值得浓笔重墨。

济阴李氏,可谓彼时汉末第一豪强,拥众数千户,丁口万余人,号称战兵三千。

李氏雄据乘氏县中,乘氏东北的巨野泽,几乎沦为其私产。

其势力横跨济阴、山阴二郡之地,昔日太平年间,二郡太守皆不能制。

至于地方县吏,更不敢得罪李氏,因而常有犯法豪杰逃奔李氏,李氏悉数接纳。

后黄巾为乱,济阴李氏势力非但没有受损,反而趁机收拢了不少流民。

其在城外筑起数座邬堡,势力愈发壮大。

青州黄巾袭杀刘岱,兵围昌邑后,一面劫掠山阳、任城,一面集结了五千兵马。

取道向西,直指乘氏县,为的正是此县中的李氏豪族。

济阴李氏之豪富,州内知名,田产、私业无数,粮秣堆积如山。

青州黄巾入境以来,多有听闻,双方距离又是如此之近?其等如何愿意放过这块肥肉?

却不成想,青州黄巾首战即告不利。

李氏族长李乾闻知黄巾来袭,不惊反喜,亲领族中战兵三千,出城逆击黄巾军。

李乾所部人数虽少于青州黄巾,可其部兵马皆为宗族兄弟,彼此之间,守望相助,不离不弃。

相比之下,青州黄巾却因击杀刘岱,心生骄纵。

故李乾一战便大破青州黄巾,斩俘数千人。

李乾为人倒也狠辣至极,将所俘的千余黄巾,一人不留,尽数戮杀于道旁。

血腥之气,数日不散。

青州黄巾由此深恨李氏,遂再发三倍之兵,计一万五千人,进围乘氏县。

由黄巾军中名将刘辟、宿将赵厉统领,号称破城之后,必屠灭李氏,

李氏自知难以幸免,由此皆抱死战之心。

其等分兵据守城外邬堡,与县城成掎角之势。

又分粮食、金银、美婢于县人,招募壮士,死守乘氏县。

刘辟、赵厉以三倍之兵,鏖战近十日,犹不能克,反倒自身损失甚重。

二将无奈之下,只得暂令兵马休整一日,以待来日再战。

却在当日,探报来禀,言东郡太守曹操率领兵马两万余人,已至济水北岸。

刘辟闻之大惊,与副将赵厉言道。

“曹操此人,吾亦曾听闻,其人非同刘岱这般只会清谈,实则无半点兵略的州内名士。”

“此人自入东郡以来,先亡白饶,后逐于毒、眭固,继亡于毒罗,战功赫赫。”

“白饶、于毒、眭固皆黑山强豪,久有声名,坐拥大兵却相继败于其手,曹操用兵之能,可见非比寻常。”

“今其兵众于我,若其趁我军攻乘氏之际,突然杀来,我军势必难挡。”

赵厉颔首,极为认同。

“将军所言极是,昔年某从地公将军时,便与其交手过。”

“当时其人所领,不过两千新卒,却是进退有度,合乎兵家奥义,始终不落下风,端不可小觑。”

“好在济水就在我等眼下,只肖我等堵住南岸渡口,其人纵有通天之能,亦无能为矣。”

“待裴黄二位将军,攻下昌邑,将兵来援,我军以众击寡,便是不能尽灭曹军,亦可合力拿下乘氏。”

刘辟大喜,言道。

“此策大妙。”

于是即令快马奔回昌邑报信,又留数千兵马围住乘氏,只围不攻。

二人自将万众移营于济水之南,一字排开,与北岸的曹军遥遥对峙。

是夜,月色沉沉。

济水水面上,陡然浮现出数十艘快船,吃水甚深,好似载满甲士。

济水南岸,黄巾营地中。

了望台上,数名眼力极佳的黄巾兵士,遥遥望见此幕,当即报于中军。

为防曹军趁夜渡河,刘辟、赵厉皆是衣甲未解,不敢就眠。

此时得兵士禀报,二人俱是大喜。

刘辟言道。

“果不出我所料,曹军当真趁夜渡河。”

赵厉道。

“曹军战力出众,不可使其登岸,当以弓弩射之,逼退其军。”

刘辟深以为然。

二人即调数营弓手出营,待曹军快船靠近,一时间,弓弩俱发。

“嘣,嘣。”

箭矢入木声不绝于耳。

曹船似是未预料到对岸会有袭击,前行之势,顿时一滞。

少顷之后,更是调转船头,驶回北岸。

刘辟见此,心中不免暗道几声可惜。

若是军中存有火油等物,定可叫这数十艘快船有来无回。

乘氏县东北十余里便是巨野泽,济水由此归入大泽,乘氏县位于济水末游,流速较为平缓。

南北两岸,相距不过三四十丈。

刘辟、赵厉亲见快船驶回北岸,犹不放心。

刘辟道:“还需提防曹军贼心不死,于它处偷渡济水。”

赵厉沉吟片刻,言道。

“可再遣数千兵马,沿岸巡视,再广建了望台,使兵士日夜值守。”

“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刘辟喜道:“此亦妙策,赵将军果然足智多谋。”

顿了顿,又道。

“我麾下有一将,为人素来忠笃,从不懈怠,正可担当此任。”

便令廖化领两千兵马,巡查南岸,防止曹军再次渡河。

并使营中工匠,连夜搭建了望台。

当夜子时,黑山军又于乘氏上游十里处,发现曹军快船。

刘辟遵循前例,发数营弓手将曹军射退。

至天明时,曹军共组织五次渡河,皆被黑山军察觉,继而射退,无一兵一卒能登上岸来。

刘辟、赵厉心中大定,只道曹军技穷于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