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77章 求贤纳士

第77章 求贤纳士

诸吏退去后,郭嘉、戏志才、荀彧三人来见曹操。

心腹面前,曹操也不强忍着,直言道。

“不想今日只是杀一区区乱法之人,便致府内舆情汹汹。”

“由此来看,边文礼当真该杀!”

荀彧满脸无奈,拱手道。

“明公近来已接连族诛十余大姓,州人正是不安之时,何以又杀边文礼?”

“此人堪称兖州之望,今亡于明公之手,彧只恐州内民心,自此难安。”

“文若说的哪里话?”

曹操冷哼一声,犹有怒色。

“其人乱法抗命在前,辱我父祖在后。”

“杀之又有何妨?”

郭嘉在旁,默默思索。

事情既已发生,他便不会再去抱怨,只会仔细思索此事的后续影响。

联想起史书所载,郭嘉因而开口道。

“边让交游广阔,州中大吏,多有其人故友。”

“此人既亡,明公当谨防州内生变。”

唯恐曹操不重视,他又补上一句。

“若处置不当,或至基业有倾覆之危。”

曹操、戏志才、荀彧闻之,一时俱惊。

“奉孝,竟至于此乎?”

曹操大皱眉头,心中本不信,却因是郭嘉所言,又不得不信。

戏志才沉思片刻,一一分析道。

“州内八郡国,东郡为我所有,济北国相鲍信,又素与我交好。”

“任城国、东平国、山阳郡,因黄巾之乱,眼下亦大半为我军所据。”

“如此算来,若有变生,当在泰山、济阴、陈留三郡之中。”

曹操微微摇头。

“孟卓亦不会叛我,陈留无碍。”

“而济阴、泰山,二郡之力,纵然为乱,平定亦非难事。”

“奉孝何以认定基业或有倾覆之危?”

荀彧、曹操、戏志才皆是不解。

三人遂尽望向郭嘉,以待郭嘉解惑。

郭嘉作沉吟色。

此时吕布尚在南阳,他若是来句张邈、陈宫将迎奉吕布入主兖州,无疑是信口开河。

况且,眼下还有陶谦、袁术虎视在外。

还需与陶谦、袁术战过一场,而后方有曹操征徐之事。

郭嘉因而言道。

“嘉昨日夜观星象,见白虎盛于西方,又见血气盈于四野。”

“白虎乃是主杀伐之意。”

“此象当是意指有兵马自西而来,以致州内生乱。”

戏志才闻言,蹙眉深思,有所醒悟。

“前番金尚领兵北上,虽为我击破,但也足以看出,袁术侵我兖州之心不死。”

“南阳地处我州西南,若有兵马自西而来,当是袁术无疑。”

“州府诸吏,皆是地方大姓,若于内响应,与其勾结,确实危害甚大。”

荀彧微微颔首,认同戏志才之言,推测道。

“州战若是开启,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分出胜负。”

“当下气候,实不于利兵马征战。”

“袁术若举大兵来犯,当在年底,或是明年初春之时。”

曹操颔首,对二人之言表示认同。

这时,郭嘉念起一事,接过荀彧之话,肃然道。

“袁术与陶谦、公孙瓒,皆有盟约。”

“如今陶谦兵马集于平原郡,月前还曾侵我边界,我兖与徐州之间,必有一战。”

“明公之父,现避难于琅琊,此乃陶谦治下,依嘉之见,实堪忧虑。”

“明公应尽早将其接回兖内,否则若我军与徐州军交战,陶谦恐迁怒于曹太尉,或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曹操闻之,悚然一惊,连忙道。

“奉孝所言甚是。”

“吾这便檄令泰山应郡守,令其遣兵马将我父接来。”

郭嘉摇了摇头,并不认可,继续说道。

“故曹太尉,身家豪富,明公务必提防有人见财起意。”

“为防万一,明公当遣州内精锐前去接应。”

“如此即使有变,亦可从容应付。”

曹操以为然。

又因此事,想起还在谯郡老家的妻子。

尤其长子曹昂已有数年未见,心中亦起了派兵将其等接来州内团聚的心思。

此事就此议定。

戏志才、荀彧、郭嘉对视一眼,起身离席,一齐谏道。

“料想经边让一事,州内再无人敢触犯明公法令。”

“明公已树威于兖,唯独德望未立。”

“为将来计,我等敢请明公收拾州人之心,立德望于州内。”

念及先前州府诸吏的不忿神情,还有许汜的当堂抗辩,曹操从谏如流,问道。

“若要收拾州内人心,该从何处入手?”

“卿等有何高见?”

荀彧轻笑一声,率先答道。

“如今州府诸职,多有缺任。”

“明公不妨征诸姓子弟,试以才干,充入州府。”

“再于州中举茂才,并檄令诸郡举孝廉。”

“如此,既可收士人之心,亦可转移州议。”

曹操颔首,赞道:“善”。

转而望向郭嘉。

郭嘉亦有腹稿,从容答道。

“依文若之举,明公可收名族之才,但乡野之才,亦不可忽视。”

“昔日明公在东郡时,曾令嘉作《求贤令》。”

“今日不妨再发此文,以示明公求贤之心,如此,乡野遗才,必当齐聚州府。”

“此外,吾朝自立国以来,素来推崇敬老。”

“明公还可制鸠杖赐予州内老者,并令诸县赐老者以肉食,如此,可收庶民之心。”

曹操大喜,又望向戏志才。

戏志才从兵事入手,答道。

“连年兵灾,郡县之中,匪乱频生。”

“明公可再依东郡故事,檄令诸将,领兵剿匪。”

“如此既可安定州内,亦可练得精兵,以备来年战事。”

“卿等所言,皆有道理,俱可施行。”

于是,曹操先令诸吏,试举茂才,并檄令诸郡,同举孝廉。

再发《求贤令》于兖内八郡,又向兖州大姓,征召子弟,充入州府。

本因边让之死而汹涌不止的兖州州议,在曹操明令诸吏举茂才,并檄诸郡举孝廉后。

议论顿止。

除边让密友依旧抗拒外,每日皆有大姓,携族中优异子弟,前来拜见曹操及郭嘉、荀彧等人。

无论何时,族中子弟的仕途,才是这些大姓最为关心之事。

州府门前,用来召辟贤士的公车,一时络绎不绝。

此景之盛,尤胜于昔年东郡之时。

数日后,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召之不应的程昱(yu),最先应召而来。

曹操大喜,任其寿张令。

其余文士,又有薛悌,王思、枣祗(zhi)等人来投。

曹操试其能,或充入州府,或外任一方。

其中,曹操见枣祗为人忠勉,对《屯田策》亦多有研习,故令其主管屯田一事。

枣祗到任后,果然不负曹操所望。

武将者,虽然未寻到后世有名的名将,却也有不少自恃勇武的良家子,纷纷来投。

其中还有不少典韦乡人。

其等听闻典韦在曹操帐下备受器重,屡立战功,皆是慕羡不已。

十月中旬,气温骤降,一场大雪忽然降下。

曹操领着州府诸吏,不顾路上积雪甚深,亲访州中老者,赐予衣袍,肉食,鸠杖等物。

一连半月时间,曹操足迹踏遍州内数郡。

不仅造访州中名士,征辟州内俊杰。

就连黄巾屯民亦未曾忽视,接连重罚了数名欺辱黄巾降人的屯田司马。

这之中,曹操因为听闻了郭嘉在胡三儿家中做客之事,还亲自造访其人家中,观胡三儿之子。

又有传言,言曹操精通《太平经》,曹氏亦信奉黄老道学。

青州降人听闻后,抗拒之意顿消,又因生活安定,渐渐归心。

军事上,历经数月选拔精锐,淘汰老弱。

曹军如今已聚得四万战兵,每日勤加操练。

唯独军中马匹甚为缺失,眼下曹军也仅仅凑出了三千骑兵。

为解战马之难,曹操特令商队,远赴它州,求购战马。

曹操在冬季的连串举动,落在兖州人士眼中,却是也让部分人对其称赞不已。

本来群情汹涌的兖内,一时间竟然再次给人以风平浪静之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