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128章 张稚叔妇人之仁

第128章 张稚叔妇人之仁

张杨于次日方才得知吕布离去的消息。

其人甚是不解,顾问左右道。

“奉先何以匆匆不辞而别?”

“莫非是杨招待不周,有所怠慢?”

“也不知奉先可带够了粮草,盘缠。”

“若是路上忍饥挨饿,那倒是杨的不是了。”

于是,张杨令手下之人打听吕布去向,并派人给吕布送去粮食、金饼。

如此举动,当真叫吕布既惊又喜,连连感叹张杨果真是实诚之人。

不过,此时吕布也已踏上冀土。

其人心心念念于袁绍的厚待,一意要去邺城,故而也没有再回河内的想法。

张杨待吕布确实情谊深厚。

但其人的这番作为,却也让其部将甚是不满。

眼见吕布逃离,到手的大功就此丢失。

张杨部将皆是心中有怨。

许是因此之故,数日之后,张杨手下一将预谋叛乱。

事尚未发,即为董昭所察觉,轻易将其擒拿,扭送至郡府。

张杨对此十分不解,问叛将道。

“我待足下,素来不薄。”

“足下为何偏偏要反叛于我呢?”

叛将战战兢兢,叩首求饶不止,哭泣解释道。

“吕布是无义的人,而朝廷又发有明令。”

“小人只想遵从朝廷诏令,领兵前去诛杀吕布,并非有意作乱。”

“母已年老,望明公宽宥(you),使小人能够奉养老母。”

“如此,小人必当时时感念明公的大恩大德。”

张杨闻言,一时迟疑,遂望向董昭,问道。

“董公以为如何?”

董昭对张杨之问很是诧异。

叛逆之辈,自当诛杀,还需何言?

董昭冷笑道。

“此人满口胡言。”

“我观其早有叛逆之心,安是因吕布之故?”

“似此不忠不义之徒,将军宜诛其满门,以儆效尤。”

“绝不可将其轻易放过,否则他日必受其害。”

叛将闻言,惊慌不止,只能不断叩首求饶,大泣道。

“明公饶命!明公饶命!”

张杨见状,心生不忍,长声一叹道。

“吴君之母,年已八十。”

“我若是杀了吴君,其母必定哀伤。”

“圣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吴君从我已有数载,为我亦曾出生入死数次。”

“今日只是一时走错,我又怎么忍心让他老母哀伤呢?”

“吴君且起来罢,日后当不可再为此事。”

叛将大喜,急忙道。

“多谢明公,多谢明公!”

“将军这是何言?”

董昭却是大惊失色,急忙出言劝阻道。

“昭闻,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古往之重罪,未有过于谋逆为乱者。”

“将军若如此轻纵,必使麾下部将失去敬畏之心。”

“为人主者,若使麾下无敬畏,祸事亦不远矣。”

“似此后患无穷之事,将军务必再三深思,以免将来悔恨。”

张杨闻言,面露沉吟。

叛将心道不妙,当即狠狠一叩首,额上瞬时鲜血直流。

其人哀泣道。

“董公所言,确实有理。”

“明公,小人因一念之差,便犯下如此大罪,实在罪不可赦。”

“小人请死于此,以示其余诸将,莫要走错。”

“唯独老母年高,小人敢请明公能够念及小人过往之功劳,使我老母,冷有衣,饥有食。”

“如此,小人纵处九泉之下,亦必当感念明公之大恩。”

言罢,泣不成声。

张杨闻言,更是不忍,将董昭先前劝告之语,尽数抛之脑后,与董昭解释道。

“吴君并非不忠之人,只是因为朝廷之令,这才一步行错。”

“昔年秦穆公不杀盗马野人,后秦晋交战,穆公被围。”

“野人感念其不杀之恩,奋不顾身,将其救出。”

“今我不杀吴君,正如昔日秦穆公不杀盗马野人,想必吴君日后亦会如秦之野人一般,尽忠于我罢。”

叛将心中暗喜,面上则是作感动状,大泣不已。

董昭无语至极,眼下却也只得闭口不言。

张杨笑对叛将道。

“好了,吴君且归家去罢。”

“夜色已晚,勿使卿母担忧。”

“诺。”

叛将告辞离去。

其人叛乱一事,就此轻易揭过。

董昭也无意再留,离开正堂。

出郡府时,其人回身而望,想起张杨的厚待,却是忽然一叹。

“张太守虽然重我用我,却不能尽信于我。”

“叛将谋逆,竟然能因其哀泣便既往不咎?当真千古未闻之奇事。”

“唉,御下无威,妇人之仁。”

“其人纵拥河内,为一方诸侯,又有何用?”

“他日必当授首于臣下。”

……

兖州。

鄄城。

曹嵩府邸。

数名府中仆役,手中持着扫帚,立在门口,迎接客人。

此即拥彗之礼。

其意乃是指家中已打扫干净,恭候客人到访。

若是特别尊贵的客人,主人还需亲自拥彗迎门。

如高祖之父,便曾用此礼,迎接高祖。

曹嵩已近古稀之龄。

这般年纪的老人,一般都好热闹,怕孤寂。

其等尤喜见一些格外出众的后辈,或是提携,或是许婚。

曹操也遂曹嵩之意,任由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今日之宴,曹操正好也作陪在侧,聊尽孝心。

开宴未久,曹嵩便将曹操招至近前,不满道。

“阿瞒。”

“我近日数次请奉孝赴宴,仆役却皆言奉孝离城,至今未归。”

“奉孝为汝之谋主,应当亲之重之。”

“阿瞒何故总是令奉孝做些劳体之事?”

“我听人言,你昔年还屡屡叫奉孝亲下田地,为农夫之事,未免太不像话。”

曹操闻言,一时也是瞠目。

其人怎么也未想到,同样的事,从其父口中说出,却完全变了一番意思。

无奈之下,曹操也只能耐着性子解释一通。

言明屯田之事,乃是郭嘉放心不下,才亲下田地,并非他强求。

至于郭嘉离城之事,曹操也是言明,郭嘉此行乃是回乡祭祀先君及丈人。

曹嵩本就因先前郭嘉救其性命之事,对郭嘉极有好感,闻听这一事,更是连连称赞不已。

“奉孝当真纯孝之人啊。”

“忠臣必出自孝子。”

“难怪阿瞒你如此重视奉孝。”

言及于此,曹嵩心中忽生一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