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卜之守龟
“我欲令志才领万余兵马,南下驻守己氏县,为操钳制郭贡。”
“志才以为如何?”
钳制郭贡,不仅是指阻其大军北上。
还需使郭贡有大军压境之感,从而为梁国安危计,不敢将大军调往它地。
戏志才自然清楚曹操令其驻守己氏县的用意。
其人当即起身,肃然而应道。
“明公既托我以大任,忠又岂敢不尽心竭力?”
“郭贡若倾豫州之师而北上,忠当为明公保己氏县不失,兖南无事。”
“其人若调大军援助陈留,忠必举兵南下,拔其数座城邑,使其忧惧。”
曹操颔首,极为满意。
看向郭嘉道。
“有志才领万余人镇守己氏,兖南亦当无碍。”
郭嘉自然清楚这位知交的本领。
由戏志才镇守兖南,正是合适。
郭嘉最后指向徐州,口中言道。
“刘玄德、陶恭祖,皆与我兖州有怨。”
“此番我大军离州而去,其等必不会错过如此良机。”
“以嘉之见,刘玄德、陶恭祖固欲趁此时机平定阙宣之乱,但亦会挤出数千人马,攻我鲁国、泰山。”
“关、张皆万人敌也,若是分出一人,领数千人马来袭,凭泰山、鲁国之兵,定非其敌手。”
“除此之外,需要提防琅琊臧霸被刘备、陶恭祖说动,合力攻我泰山。”
“臧霸麾下有兵马近两万数,泰山军又素来善战,若是其人当真发兵,泰山必危。”
曹操思量片刻,缓缓开口。
“鲁国唯有六县之地,泰山南部亦屡遭徐州入寇,人口稀疏。”
“于我兖州而言,此二地实非紧要之处,便是一时丢失,亦不损大局。”
“操可传檄山阳、任城、鲁国诸郡长吏,令其等据城而守,不得出城野战。”
“如此,关、张纵然骁勇,亦难侵我腹心。”
“此外,操再去信一封于允诚(鲍信),请其南下入鲁,为操御守兖东,可保万全。”
“至于臧霸——”
微微一顿,曹操再次看向郭嘉,笑道。
“操虽无良策能解此忧。”
“但操却知,奉孝心中必定已有良策。”
堂中诸将、诸谋臣一时皆笑。
郭嘉遂是开口道。
“刘玄德入主徐州之前,曾与关云长两骑前往开阳,于泰山诸将前,不顾臧宣高所求,一意将昌豨当堂斩杀。”
“关云长此举固然威风至极,但嘉料泰山诸将心中必有兔死狐悲之感。”
“想臧宣高及泰山诸将,心中皆无天下之志,只欲保全己身,划地而守。”
“明公若是遣一使臣去见臧霸,重提昌豨之事,并示之以威,臧宣高必当惊疑。”
“以臧霸为人,虽不会就此倒戈,但心中惊疑下,亦必当按兵不动,坐观局势发展。”
曹操闻之大喜。
“奉孝所言极是!”
“操即令王必出使琅琊。”
众文武齐齐起身。
“明公英明。”
三地防御之策,遂就此议定。
乃是以东郡太守夏侯惇,领郡内兵卒防备臧洪,确保兖北无事。
又以济北相鲍信及泰山太守应劭,防备刘备,陶谦,守御兖东。
再以军师戏志才领万余兵马,南下屯驻于济阴南部己氏,威逼梁国,钳制郭贡。
……
初平四年。
公元193年。
兖州发兵前夕。
曹操再次去书一封与张邈,在信中许诺,此时张邈若是归降,既往不咎。
张邈已为陈宫六路击兖之策说动,故而对于曹操之提议,毫不意外的再次拒绝。
其人甚至撕破脸皮,上表朝中,具言曹操之罪,并直斥曹操为贼。
此事一出,曹操大怒之余,亦是再无半分犹豫。
翌日。
曹操同样上表朝中,明告天下,并请求朝廷罢弃陈留官署。
兖州州府亦传檄陈留郡诸县长吏、地方豪强。
劝告其等弃暗投明,勿要一意孤行。
中原震动。
上至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议论。
且不管朝中会如何表态了。
当日午时。
曹操即于鄄城之外祭祀天地,卜之守龟,兆有大横。
此兆乃是指战事必胜。
曹操遂将龟甲传示三军。
三军将士见之,俱是大喜,山呼“万胜”不止。
曹操乃誓师出征。
计有骑卒七千余,步兵四万八千人,另有五千人马屯于州府。
大军玄甲耀目,朱旗绛天,军容蔚为壮观。
曹昂、曹安民等曹氏宗族中的后起之秀,亦是随军而行。
二人各领五百兵马,从于郭嘉。
行至中途。
戏志才分领万名步军南下入屯己氏县。
两日之后。
曹操大军抵达冤句。
在此渡过济水后,即兵发济阳。
济阳县长闻讯,打开城门,不战而降。
曹操对济阳县长大加封赏,以做千金市骨之用。
是夜。
济阳县寺。
摊开陈留舆图,郭嘉手指考城、襄邑二县,与曹操言道。
“考城、襄邑,位于陈留边境。”
“我军若能先行占据此二县,则梁国兵马,必定不敢冒粮道被袭之忧,西援陈留。”
“两县之中,考城距我大军最近,守卒仅有数百。”
“襄邑城内虽有两千陈留守军,但守军将校,多有我军内应。”
“以此而论,攻取两城,皆不为难事。”
“唯独二城距离梁国太近,恐梁国会有兵马来攻。”
“尤其襄邑,远隔汳水、睢水,倘若有危,我军难以及时援救,故镇守之将,人选务必慎重。”
曹操闻言,微微颔首,看向李乾,说道。
“正忠(李乾),卿率三千兵士,奔袭考城。”
“末将领命。”
李乾躬身相应,此任倒也符合他所期望。
“至于襄邑。”
曹操沉思片刻,望向诸将,言道。
“襄邑孤悬于外,遥隔二水,稍有不慎,便有归路被断之险。”
“何人愿担此重任?”
诸将对视一眼,皆未出言相争。
曹操见状,心中不由失笑。
今征陈留,大功要么是在陈留城中,要么就在颍川。
此时分领一军,屯守襄邑,可谓劳重而功少。
诸将有此举动,也是理所当然。
就在曹操将要开口点将时,忽有一将不计得失,主动请命道。
“明公。”
“末将愿领此任,必为明公保襄邑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