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又去劫粮
存在了千年的大秦朝或者说是秦人十分重视农耕,北方很早就推广了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华夏的小麦种植。
这种最早来自西亚的粮食作物,起初在华夏的地位并不高,主要是其最初产量不如原生的五谷。
华夏最初的五谷就是稻、黍、稷、麦、菽。
其中的稻就是水稻,华夏是原产地,据说河姆渡人就已经驯化了水稻。只是华夏原产的稻种产量不高,引进了南方的占城稻种后才逐渐成为南华夏的主粮。
黍就是黄米,华夏原生的重要作物,在小麦和水稻大面积推广前是华夏的主粮之一。
稷是什么说法不一,一说为谷子,一说为高粱,一说为不粘的黍,总之也是华夏原生的重要作物,在小麦大面积推广之前是北华夏的主粮之一。
麦就是小麦,其实不是华夏原生驯化的作物。它源自于遥远的西亚,早在商周时期就被引进了,只是前期产量不高。不过这种作物在产量方面的潜力,显然要比华夏原生的其他适合北方的粮食作物要高很多,在秦统一六国并彻底稳定天下后不久,就渐渐成为了粮仓的主角。
当时华夏还有另一种主粮叫菽,就是豆类,主要指大豆。
盘古军所在的铜川县地处古并州,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地区,相对比较缺水,所以粮食种植以黍、稷、麦、菽为主。
其中小麦的地位最高,通常在九月种下,来年四月收获,就是夏收。紧接着就要种下黍、稷和菽,四个月后就能成熟,其八月的收获就是秋收。勤劳的秦人百姓在短暂休息个把月后就要开始冬小麦的播种,来年四月进入下一个轮回。
总体算下来算是两年三熟。
当然,古时没有化肥,地力支撑不了连年耕种,通常都是采用轮耕的方式对地力损耗严重的耕地进行休耕。
到八月秋收时,后秦和北魏两军还在上党一线拉锯。唐笠在山中已经整军训练了近两个月,存粮也消耗了一大半,各种形势决定了他必须要带队再次下山去抢粮。
唐笠自然不会带着盘古军去抢普通百姓,一是因为下不了那个手;二是敢那样做的话,难保手下不会造反。
要知道,这支盘古军的士兵不管是什么来源,全都经历过诉苦大会,可以说“杀胡报仇、保护百姓”就是其存在的底层逻辑基础之一。唐笠要是带着他们祸害百姓,尤其是秦人百姓,就地溃散不一定会,但立刻变成一伙彻头彻尾的山贼土匪则是肯定的!
而做山贼土匪是没有前途的,眼光稍稍放远一点,就连生存都无法长久实现。
在胡人当道的华夏北方,拥有武装的秦人势力只能一刻不停地持续壮大,否则必将被腾出手来的胡人第一时间剿灭。
另外,此时的铜川县,唐笠就是想抢百姓也做不到,因为早就被后秦军洗劫一空了!
铜川县本就是两方拉锯的地界,十来年前还是后秦的地盘呢。此次后秦虽然抓住机会将战线推进到了上党城下,可一时半会儿也没将此地的百姓当成自己人。
打仗不仅需要军队,还需要运输辎重的民夫,铜川等上党以南地区的秦人百姓,能干活的无论男女全都被抓去做了苦力,只剩下了干不得重活的老人和孩子用命在家秋收。
而累死累活拼命收下来的粮食又被统统征做了军粮,至于累死饿死了一半的老人和孩子吃什么?
那就不是后秦军考虑的问题了。
甚至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死绝了才好,死绝了既能节省粮食,又能让剩下来的都是壮劳力。壮劳力既能干活还能当炮灰,至于孩子死绝了,等这些人老了之后要怎么办?
这又不是后秦要考虑的问题了。
因为等到那个时候这里到底是谁的地盘还不一定呢!
百姓无粮又不能抢,盘古军能抢的就只有后秦军的运粮队了。
而下山前,唐笠对接下来战斗的难度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
因为他很清楚,不同于之前的几次不是偷袭就是主场游击,这次则是实打实的平原战斗。但凡伏击运粮队之时发生一点意外,对于盘古军目前这缺乏平原战斗经验的几百号人来说,遇到同样是秦人的伪军步兵还好,要是遇到胡人骑兵,他心里实在是没底。
而实际情况要比唐笠想象中的更加严峻和残酷。
他带着盘古军下山是在秋收结束之后,提前的话很容易遇到护粮的后秦军。羌人对于本地成熟的粮食还是很重视的,肯定要派出正规军防止有人抢粮。
当然,这个主要防备的对象肯定是突厥游骑,那可是能抢就抢,抢不了就会毫不犹豫的一把火烧掉的存在。
盘古军下山后路过的第一个村子,人已经死绝了,土墙草顶的破屋子里零零散散的二三十具尸体全是老人和孩子,每一个肚子都是鼓鼓的。
众人知道这是人饿极了后,吃土胀死的。
看着眼前的惨状,不仅附近百姓出身的盘古军老兵恨得睚眦欲裂,就是那些后来加入的俘虏兵也是一个个眼睛通红。
虽然之前是正经官军,可这些人当兵前也大都是穷苦出身的秦人百姓,看到此情此景难免会联想到北面自己的家中,是不是也是这般惨状。
为了防止天热爆发瘟疫,也为了让这些同胞入土为安,唐笠留下了一什人挖个简单的土坑安葬他们,自己带着其余人马继续向西潜行。
接连又遇到了两个村子都是一样的情景,没有遇到任何一个活人。
直到即将到达计划中的伏击地点之前的最后一个村子时,唐笠他们才第一次见到了活人。
盘古军众人看见这十几个已经饿得起都起不来的老人和孩子的时候,全都激动异常。可紧接着就是心酸,因为这些人中不但老人的神情像是自己已经是死人一般,就连几岁孩子的眼睛中都没了一丝丝的光彩。
前方不远处就是预定的伏击点,从现在开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敌人,所以唐笠也不敢分出为数不多的人手送他们往东进山。再说看这些人的状态,估计走不到地方就都得死在半路。
唐笠只得下令分出一点随身携带的干粮给这些老人和孩子,并告诉他们留在这里等着自己这些人回来后会带他们向东进山。
有些心细的士兵临离开时还千交代万嘱咐,干粮千万不能直接吃,一定要用水泡开了再吃,而且绝不能一次吃得太多,否则会撑死的!
并州多山,纵使是平原地带也有不少沟壑地形,盘古军埋伏的地点就是一个小土沟。这是前期冒死下山侦查的斥候反复寻找后确定下来的。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进入埋伏点的盘古军每个人的眼神都和之前不一样了,一个个全都跳动着复仇的火焰,就连日常不苟言笑的李程都是。
唐笠知道,此时这些人才算真正的转变了思想,这一战后能活下来的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不再像之前那样顶着军人的名却藏着山匪的骨。
伏击进行的时候很顺利。
几十个后秦伪军押着一群百姓推着二十几辆装满粮袋的大车进入伏击圈后,先是被两轮箭雨射了个措手不及,然后就被嗷嗷叫着“两手抱头蹲下免死”冲下土坡的盘古军,杀了个落花流水。
民夫都是本地百姓,虽然惊慌失措但听着熟悉的乡音很快反应了过来,立刻双手抱着脑袋往地上一蹲,就再一动也不敢动了。只有少数胆子大的,用好奇的眼神偷偷的打量这些穿着北魏官军衣甲却明显不是官军做派的家伙。
押运的秦人伪军先是被射死了十几个,又被冲下来的盘古军砍翻了几个试图抵抗的,三个想要逃跑的又被留在土坡顶上的弓箭手全都射杀。剩下的十几个人反应也算快,立马就学着民夫的样子扔掉武器双手抱头蹲下,投降了。
战斗结束后,自有盘古军士卒去捆绑投降的敌军,唐笠则让人把所有民夫都召集到了一起。
“你们中有谁是东边不远处那个村子的人?把右胳膊举起来。”唐笠大声问道,说完还示范样的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过了半晌才有几个人畏畏缩缩的举起了右手,其中有男有女。
唐笠也不废话,直接对他们几个说道:“我们刚路过那个村子,里面的老人和孩子都快饿死了,我们留了点干粮让他们在村里等着。等会儿回去路过的时候,你们带上村里的老人孩子和我们一起去东边的郑家村,从那进山躲起来,别再让胡人抓住了!”
说完也不管对方听没听懂,唐笠又接着问其他人:“有谁是更东边那三个村子的?举起右胳膊!”
这回有二十多人举手,倒是没再像之前几人那样犹豫着等了好一会儿。
唐笠看着眼前还显畏缩的秦人百姓,硬着心肠大声道:“你们家里人都已经饿死了。我们之前路过的时候把他们都埋了,等会儿路过的时候你们可以看一眼坟头。”
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二十多人,唐笠又对其他没举过手的人喊道:“其他人家里估计也都差不多,咱们回山的时候有活着的都带上。有不愿意跟我们进山的可以自己回家,不过千万小心别再被胡人抓住了。
有回家以后活不下去又想要进山的,就往东面的郑家村跑,那里有人接你们!”
时间紧张,唐笠顾不得多说,更顾不得说细,转身就招呼盘古军众人押着俘虏和粮车,带着满脸迷茫神情的民夫就准备向东折返。
就在盘古军刚把拉车的绳子套好准备出发的时候,一直在山上放哨的士兵突然大声示警道:“有胡人!胡人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