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知是空花
世尊在经典里面才会用很多举例,比如像月亮也是举例,所以是名月亮,讲到是名就是假名,不得不讲给你听,因为没有一个有为法的定量,你不知道那是什么,可是要放下有为法, 在经典里我们的自性最容易形容的有两个,一个是镜子,可是那镜子是无限大的。另外一个就是虚空,可是它不是虚空, 不得不用我们的常识去想象的虚空来做形容,可是它不是虚空,它跟虚空来比是含容空有出生无尽普周法界, 虚空如果来跟它比的话,如片云点太清。
那个叫做毗卢遮那也称为叫大日如来,就是我们的本心也是我们的自性,我要讲马祖道一他悟后起修,修什么?修习性。习性怎么修,把以前我错误的见地慢慢的放下那个叫修。你会说我去做一些佛教的仪式是不是修,那是修的一种,可是不能执着,因为你一执着不管什么教全部对你都有妨碍,因为那叫包袱,基督教也如是,佛教也如是,道教也如是,世界五大宗教,大家认为的五大宗教全部都是,五大宗教全部都在讲本心, 基督教讲上帝与你同在,上帝是什么?没有形象的,当然自性功德怎么会有形象,假名叫上帝,你说神也可以随便讲,你说佛也可以,文字随便你说,你只要认定它是什么,就可以讲出来,可是不能执着在这名字相上,它有深意有含意。马祖道一以后,他就是承传空性,承传禅宗的顿悟法,顿法。无业禅师当时也是着名的禅师,他来见马祖道一,底下的对话请听着,无业禅师身材魁武声音洪亮,马祖道一看到他进来的时候,他就讲一句话,因为马祖道一知道无业禅师是上根器,所以这句话可讲,以后你当一个老师,你要去观察学生的根器,有些人得罪不得,顿根的最好客客气气对他,不然的话惹他生气,惹他生气与你无关,可是你害了他生气,你要知道。
以前李炳南老居士讲过一句话,对于根器不太足的,跟佛缘不浅的他客客气气,可是真的想学的他非常的严厉,真的是这样。马祖道一慧眼,知道这个人不容易,他就讲那句话:巍巍佛堂其中无佛,这句话像在贬抑无业禅师,因为他身材魁梧,巍巍佛堂,其中无佛,无业禅师一听他没有生气,这就是他的上根器,一般人跑了,你算什么,你是禅师我也是禅师,谁怕谁。用这句话来诋毁我的身材,说我没有佛,我是禅师。讲经的人要谦卑,听经的人也要谦卑,谦卑你才能学到什么,这位无业禅师,他没有任何的表达,他跟马祖道一行礼以外,他要问马祖道一的话,马祖道一看他非常的诚意,你可以问,他就说所有的教派都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然后能穷其旨,就是说可以把这些经典比如像华严,比如像天台,包括净土,净土有净土五经,包括法相宗,唯识学跟唯识瑜伽师地论就是唯识学的一个重点,解深密经,楞伽经这个都是,他说唯独禅门,禅讲即心即佛,即心是佛,他说这个是未了其旨,就说你禅那么容易,讲即心即佛,这个对于真正佛经的宗旨含意没有发挥,你看其它都发挥,只有这个没有发挥,就讲一句话即心是佛。马祖道一就回答:未了之心即是。这句话你们想想看,未了之心即是,可是后面又讲,未了之心即是,了即是悟,不了即是迷,悟即是佛,谜即是众生即是凡夫,马祖道一的回答,各位菩萨大德你从这边去参,这话有玄机,这是一个明心见性者之间的对话,即心即佛,是心做佛,是心是佛,这是观无量寿经很重要的一句话,所有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为你入本心,一切都是心在照。
各位要了解六根门前发光动地讲什么?六根接触到六尘产生的所有一切的现象,就是因为你有真如 ,有自性而产生出来的相用,众生不知,不知原始第一义谛,他只有在相用里面做文章,而且他迷于相用,被相用所干扰。当时的慧海禅师,当大家问他什么叫佛法,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睡,大家说这大家都会,可是你们迷你们不会,我悟我会,因为我饥来吃饭不千思百虑,困来睡觉不百虑千思,这是随顺觉性在起作用,可是你们不是,你们饥既来吃饭的那一刹那,吃什么你会计较会比较,顺你意者你会高兴,不顺你意者你会起了烦恼,所以你了就悟,不了之心就是那个,就是黄庭坚能闻的是什么?这是那个。你回头看,佛教才有句话回头是岸,大德跟佛陀不会骗我们,回头是岸,是看各位要不要回头。了即回头,了就是悟 。不了 就是迷,你悟你就是佛,不悟就是凡夫,这番话各位去体悟。
这时的无业禅师好像还没有这么样的体悟,他第二番话问说,请问心佛众生外还有别法吗?心佛众生外还有别法?还有其他的法吗?他在问这个,这个时候马祖道一禅师跟他讲,心佛众生外绝无别法,没有其他的法。他举例就好像一只手,举空还是握拳都一样,空跟握全部都是手,假设你放开叫做佛,你握着叫做众生,请问它不是都是手吗?是你了与不了,这句话是马祖道一跟他讲的,无业禅师听了以后,这次的感觉就比上次更不一样了,这时候的无业禅师,跟他顶礼的当下,无业禅师似乎还没有彻底的了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这时候马祖道一喊了一声大德,无业禅师本来就要走了,听到大德,无业夜禅师突然之中把头转过去,马祖道一说能转头人是谁,当下无业禅师痛哭流涕跪着,他说佛道本长远,法身自性本自具足,这个公案到这里结束了。无业禅师真正彻悟了,你们可以去参,无业禅师当他文字般若在对话的时候,喊了一声大德,头转过去的当下,转头的人是谁?当下跪下来跟马祖道一顶礼痛哭流涕,讲一句话法身自性本自具足,就是那个圆觉自性众生本具。
文殊师利菩萨跟佛陀的对话,他还要再提示我们什么?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善男子虽然讲过这句话,我跟各位讲是重中之重,善男子何为善,入法界者才称为叫做善,不是世间二元化的善恶,善就是正,善男子为什么没有讲善女人,男子就代表女人,它在讲这些随顺觉性的众生,在当下其实你就是菩萨,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各位要了解这个知是佛境界知,知就是智,只有智者,只有文殊智才知道这样的道理,所以它不是世间上的知不知的问题,它也不是一个知识,它是一种般若,这个知是一个般若,知是空花,知道它是空花,他是空中花,这是佛法真正的要义,既然是空花,你知道顿悟空花的那一刹那叫了生死,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什么叫轮转?因为我们就是被空花所疑惑,空花来自于我们的无明,无明无生处,无明来自于什么,无明也是空花,无明是来自于我们的妄认,是什么样的妄认,我们一直忘认为,误会为四大为我身,一直误认为六尘缘影为我心这样子的误解。佛陀必须要把实相真相告诉我们,他告诉我们轮回叫生死一种误会,这种误认你要有智慧,这个知叫佛境界知,你要体悟到金刚经讲的若见诸相,诸相身心也是诸相,其他的相都是属于诸相,诸相是非相,什么是非相?空花空花及第二月, 圆觉经讲我们误认空花及第二月,月只有一个,四大假合是空中花,六尘缘影是第二月,都不是实相。当你体悟到,悟出诸相即是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这个。如来就是我们圆觉真心本性,为什么有时会举镜子跟各位讲,因为这个你可以体悟,你可以体验,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有的六根合称起来就是我们的身体,六根是我们的感觉,六根接触六尘的当下全部都是影像,对我而言从我眼睛看过去的有情无情的众生全部是我的影像,这个不是你修来的,这是众生本有的,是我们认知上的错误,以为我眼睛看到的是真实的,它有没有存在?有。永嘉大师证道歌讲一句话,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怎拈得,真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让我们开悟,水跟镜是同一件事,你在镜中看到形不难,水中捉月怎拈得,不要说水中,镜中的影像你也没有办法拈得。这是一个佛境界知,这句话能体悟的不容易,你不要以为经典就这样写,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轮回只是一场误会。
为什么要一句阿弥陀佛你要懂得,你看到所有的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话,除非你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含义, 藕益大师讲一句话,他说我们嘴里念弥陀,不识弥陀怎奈何,自己弥陀参不透,临危怎么出娑婆。这句话太好了,真的是大彻大悟的圣者,如同佛陀一样,这是净土宗的大师跟我们讲的话,你不识弥陀怎奈何,弥陀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自性功德,众生本具所以我称各位都是阿弥陀佛,很多道场看到人就阿弥陀佛,其实日常生活也是阿弥陀佛,为什么我不是看你外观,不是看你外在的四大假合,你的名字是什么,那是你的假名,也是你父母亲取的,或是你改名的这都假的,你心里面想什么这都是六尘缘影,我不是看这个,我是看里面的那个,能够让你回头的那个,你闻到香的最里面的那个,那个叫做阿弥陀佛,因为他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我们自性功德,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你要镜里看形见不难,可是水中捉月怎拈得,不用占有,不用执着,为什么因为你执着不到,从世界法的角度你死掉什么都没有,那还是世间法,底下一句话很重要 ,非作故无,不是你很会修行,不是你做了什么功德或者是什么才没有轮回,本性无故,这是重中之重,你体悟到这个叫文殊智。
再来补充这一段的说明,佛陀的伟大是什么?既然经典要讲,因为是大经,他怕众生留惑 留下疑惑,底下的文字请各位去参,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犹如虚空,虚空是比喻,知觉者就是体悟参透这段话的人,这个实相的叫知觉,所以知觉讲能照,能照之智,我用圆觉能照,能照什么?能照一切皆是空花,身心幻垢,身心都是空花,轮回也是空花,这是能照。者讲什么?讲能照就是有一个所照,所照之境。我用这样的分析,能照的圆觉智慧,跟所照的这些境 ,知道所照的这些它是幻影,它是空花,它是水中月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所以有能有所,犹如虚空,比喻都是虚空,这些话要讲什么?要告诉我们能照所照这两者相对照的当下,当你体悟到所照者的这个境是假的,是虚无的,它是空幻的,能照之心你就要放下,如果所照之境它是虚无的它是空花,我还停留在能照之心,请问这个不是虚空相吗?你还是在着相。这是我的体会, 这是我个人觉得佛陀所要讲的,从经典来做印证,只是文字上不同都差不多,当你懂得这个的当下这个叫文殊智。为什么?因为你能跟所,能照所照,能照的是寂,所照的是照,这个都有语言文字,你能到这样子的地步,都放下的那一刹那,能所就双无了叫能所不二,你就进入到寂照不二,不二法门就是文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