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圆觉经说什么 > 第95章 只这语声是

第95章 只这语声是

圆觉经就是以法界观开头,杜顺菩萨一直到宗密五祖全部都讲法界观,所以华严经的那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所有的佛都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六祖坛经里面的一段,六祖他从猎人队里面出来的时候就直接到广东,广东当时称为叫岭南,有一位高僧他的徒众非常多这位叫印宗老和尚,印宗老和尚在讲法的时候突然之中对有一段对话,当时的六祖还没有出家,大家不识他是六祖,当时他已经三九岁还没有剃度,刚从猎人队出来,有一段公案各位有没有记得,有一个人在讲风动幡动,风吹过来幡在动,一个人讲这是因为幡动,一个讲仁者非幡动是因为风动,各位幡动风动这个现象我们称为叫世界的现象,这是我们所讲的物理学的现象,可是六祖站起来讲他说非风动非幡动是心动,他讲完以后或许一般人听到这句话没有特别,唯独印宗高僧,他是高僧听到这句话请大家回去,唯独留下六祖来问他,请问你怎么知道非幡动非风动是心动,请问你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要问他是何许人,因为他能讲出非幡动非风动是心动,所谓的心动是指什么?入法界者才知道原来是心动,幡动风动是世界的东西有生灭,有幡有风有一个能有一个所,有一个能的风,有一个所的幡,所以才有风动幡动,你站到本性的时候已经没有能所,管他什么动全部都是我心现出来的影像完全平平等等,所以印宗老和尚帮六祖剃度以后,他知道这个是大彻大悟的古佛再来,他帮他剃度再向他顶礼,以后的法会就由六祖来主持,印宗老和尚真的是一个大彻大悟者,因为这种行为举动只有大彻大悟者才做的到。如果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这个都是轮回,接下来他又讲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你用世界心来看本无轮回的圆觉,它也会变成轮回,因为你用世界心看,这是角度的问题,六祖才会讲不悟本心,没有进入到法界学法无益。各位现在问你们圆觉经佛陀教我们什么?什么叫做如来因地,因地叫第一因,如来因地是以什么而得到圆满?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就是法界圆满,圆照清净觉相简称为叫圆觉就是法界,佛陀在讲圆觉经是从法界起最后法界得,为什么得?本来就得,可是因一定要真。前面的开头不要忽略这番话,这是佛陀要告诉金刚藏的话要入法界,他说如果你没有入法界,你还在世界里面而要去体悟圆觉,这个圆觉还是世界,若免轮回无有是处,你要离开轮回不可能,佛陀告诉我们要免轮回要了生死,唯一只有一个方法入本心。入法界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如果讲方便讲渐次的话,这个是有渐次有方便里面的最方便最圆觉之法。譬如佛陀讲比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这是什么意思?就像我们用目,用我们的眼睛,能要湛水你用眼睛看这个水,这个要经验。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你的眼睛看到了这个转火,我们如果把灯都关掉,你拿一个火把很快的旋转,你会看到什么?看到一个火圈就是一个圆圈,其实它是手不断的在动。云驶月运,你会发觉云在跑月是不动,舟行岸移,他是举船在走,可是你不知道船在走,你会觉得好像岸都在动,佛陀是举这个例子。

佛陀时代有两位佛,一个是佛陀世尊,一个是为维摩诘居士,才有净名经叫做维摩诘经,中国历史里面有一位人物,大家称为他是维摩诘的再来,他把维摩禅在中国让它开展,然后大家又认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再来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叫做傅翕。傅翕就是我们所说的傅大士,傅大士他出生在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420到589,他是出生在497一直到569,他享年七十多岁,这个年代刚好是中国南北朝的南朝,因为420到589叫南北朝,南朝为正统,南朝有四个朝代其中国土最大以及享国最长的就是宋齐梁陈的梁,这个人在位的时候国家最强,他要复兴佛法这个人叫做梁武帝,梁武帝比傅翕大了三十岁,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年代?因为梁武帝的很多思想受到傅翕的影响,傅大士他本来就是一个渔夫,他十六岁时候娶妻生了两个儿子,以后在傅大士的雕像有两位童子在旁边,分别就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傅普建一个就是傅普成这两位都是成就者,傅大士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有好几个,比如以前当渔夫的时候他捕鱼,用鱼笼捕完以后他再把鱼笼放在水里,放在水里面一段时间让鱼自由的出入,到了一段时间他把鱼笼拿下来的时候,他会讲我已经放你走了,可是你现在没有走这个是因缘生因缘灭,他当时的捕鱼是用这个方式,那既然是用这个方式所以捕的鱼都不多,很多人都笑他。傅大士还没有悟道之前就有一个非常慈悲,非常容忍众生的心,傅大士是什么时候开悟的各位知道吗?历史是这么巧合竟然是这样子,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因为他跟梁武帝的对话,梁武帝因为不悦,所谓的不悦就是因为和菩提达摩的对话,梁武帝没有契心,就不重用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先留在南方一段时间,最后溯溪而北才到嵩山少林寺,这段期间竟然傅大士碰到菩提达摩,菩提达摩传给他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顿悟法门,这期间让傅大士大彻大悟,傅大士他没有出家,他希望把佛家思想存留着,道家思想存留着,而佛家最上乘思想必须要道跟儒才能加以弘扬,他平常在庄严的场合里面不剃发,因为他没有出家,头戴道冠,身穿袈裟,他穿着儒家的履,第一次当梁武帝要见他的时候,他就用这样的装扮出现在梁武帝的面前,这位傅大士受到梁武帝重用,他的法脉非常的丰沛,今天浙江有个地方叫义乌,义乌的双林寺是由他建立的,当时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法脉非常的鼎盛。当梁武帝请他去讲金刚经拍案叫绝,他拿起拂尘当文武百官大臣包括梁武帝,他把拂尘一拿起,拂尘一挥动就下台走了,梁武帝非常的惊讶,坐在梁武帝的旁边有一位大士,当时这三位大士都是大彻大悟等觉菩萨再来人,一位就是菩提达摩,一位叫宝志公禅师,另外一位就是傅大士这三位称为叫做南朝三大士,梁武帝旁边就是宝志公,当时梁武帝非常疑惑,为什么傅大士一话不说就下座,宝志公跟他讲傅大士已经讲完了金刚经,梁武帝就问他为什么没有讲话,宝志公跟他讲金刚经讲法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梁武帝只好点头。这位傅大士有两个着名的法语,这两个法语里面都在他的一本书叫做心王铭,六祖的思想跟傅大士的思想非常相似,可是傅大士又比六祖更早,我们才会称他为他是佛陀禅法里的开创者,他在中国随着菩提达摩而来,在中国播下这个种子而到六祖以后开花结果,在心王铭他讲出了一段话,他说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讲的真如全部都是佛,观无量寿经也告诉我们是心是佛,以后的马祖道一、黄檗禅师都告诉我们是心是佛,是佛是心这句话在南朝的傅大士讲出来,念念佛心,你念念那个是佛心,佛心念佛,我们念佛是用佛心念佛,用心来念这个佛,佛就是心这个,也提供了净土宗一个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一个最好的说法,蕅益大师才会讲一句话,一直到明朝他的弥陀要解还是解释这句话,这是我们在讲净土宗佛说阿弥陀经很重要的一句话,他讲弥陀嘴里念弥陀,不识弥陀怎奈何,自己弥陀参不透,临危怎么出娑婆。还有一句话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这句话之前傅大士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我们经常讲到这是傅大士很重要的思想, 对一般人而言没有彻悟之前,这句话就这样的念过去,你不知道他的重要性,他在跟你讲法界在哪里,佛性在哪里了,夜夜抱佛眠,我们天天抱着它睡觉,朝朝还共起,我们跟他一起起来,起坐镇相随,我们的行住坐卧,它跟我们都相随,没有一天离开我们,语默同居止,我们讲话不讲话它都跟我们在一起纤毫不相离,后面才是重点欲识佛去处,你要知道佛在哪里?我们今天学佛,佛在哪里?我们要找佛,只这语声是,你说话的当下就是佛,语声是你听的这个当下,听这个就是佛。所以楞严经里面佛跟波斯匿王讲佛在哪里,能听得那个就是,能想的那个就是,你手能摆动的那个就是,你足脚能走的那个就是,佛就在这,没有一天离开我们,是心是佛,佛就是心,你能念的这个心就是佛心,每一个念的心就是佛心,你能思想那个心就是佛心,佛心念佛,念念佛心,佛来念佛,因为能念的就是佛,能念所念都是佛,净土宗的历代祖师以及阿弥陀经为什么教我们要持名念佛,持名念佛跟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它只是一个方法结论都一样,观想念佛你能想的那个就是佛叫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你想出来像的,比如我想看到像观想日出,日落大地,佛的三身、佛的眼睛、佛的鼻子、佛的手、佛的脚甚至你现在想佛的相出来,那就是你的佛它不在外,比如你看到佛像它就是你的心,不要忘记用眼根看前面的这个相,这个都是六根在起作用,六根的眼耳鼻舌身意你能想到的那个叫意,你眼根看到的叫眼尘,眼尘叫色尘,色尘这个相不是外面的那个,是你心中产生出来的相分,眼耳鼻舌身意,你听到了佛声,人家念阿弥陀佛,你现在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出现阿弥陀佛的声音这叫声尘,你心中产生出来的相分这个叫做声尘,眼耳鼻舌身亦复如是,最后一个叫意,意是什么?意也是心,是你六根其中一个的发挥,比如想佛像也是你心中想出来的境界相叫做相分所以叫法尘,为什么会有相分?因为有一个见分,为什么会有见分?因为你有心,为什么你有心?因为你有一个性这是一体的,要如是观真心本性,本不动本不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根本没有办法形容,可是的确有那个,而六根里面能看的,能听的这一切称为叫见分,所听到所看到的所有出现的称为叫做相分,这全部都是心的境界,是外界的因缘让你心起作用当下全部回归回来,相分是因为有见分再回归回来,见分就是因为有六根,六根就是因为有心,心就是因为有性,性就是佛性就是那个佛,它什么时候离开过你,天天你抱它睡觉,它没有一天离开我们了,你起来的时候它也跟你起来,你起坐的时候它跟你相随,你有没有讲话,默就是不讲话的时候它跟你一起纤毫不相离,没有一天离开如形影相似,你要知道佛的去处佛在哪里?佛就是性,性就是心,真心本性,只这语声是。各位这非大彻大悟者怎能讲出这番话。

最后我要作为今天结束,下一次要来解释这些,我最后用傅大士的一句偈语,很多人到现在都还在参,这个偈语成为千古的偈语,到现在每个人参的都不一样,因为它没有答案。他讲什么呢?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各位参参看他到底在讲什么,下一次来听各位的悟处是什么。后面佛陀会给金刚藏菩萨的答案,会把它明显的讲出来,一定要先把金刚藏的三疑的问题你要弄清楚,好我们复习一下就结束,第一个问题他在问众生既然本有无明,为什么佛陀你会讲众生本成佛。第二个问题如果众生本成佛,这句话也是佛陀你讲的,那到底什么时候或者是什么原因众生会有无明,第三个干脆问佛陀,众生本成佛那佛陀你也成佛了,请问这些已成佛的,什么时候又会恢复无明恢复烦恼。今天就带这三个问题,我们下次要解答,以及傅大士的这个偈语各位回去参参看,我们就到这里感恩阿弥陀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