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试牛刀
刘义隆正欣喜自己的成果时,夏主赫连勃勃亲率马步军五万逼近魏兴郡。
刘义隆突然有些兴奋,穿越而来第一次要上战场了,每个男孩子都希望能纵马驰骋,现在机会来了,而且夏军相对魏军战斗力稍弱,正好可以试试自己的军队。
于是令到彦之点兵四万,王华随军,王昙首和孔宁子留守,亲自率军迎战。
又遣人往建康传信。
第二日,刘义隆一身甲胄来到军营,看到麾下将士,刘义隆热血沸腾,高喊:“夏军来犯,要抢我们的粮食,抢我们的地,我们该怎么办?”
将士一听,抢粮食抢地那还得了,必须把他们赶出去,于是全都高喊:“把他们打回去。”
刘义隆一看军心可用,下令开拔。
四万精锐有三千骑兵,刘义隆亲率骑兵在前,到彦之率大队跟进。
这时候的魏兴郡还有一万余守军,虽然不是精锐,但守城也绰绰有余,况且赫连勃勃残暴,城中百姓也自发帮忙运送物资,照顾伤员,修缮城墙。
百姓之所以会主动帮助守军,因为周边村庄基本都被夏军扫荡,只有少数逃到城中,夏军残暴就在城中传开了。
有了百姓的帮助,守军只要在夏军攻城的时候防住就可以了。
但是夏军突然攻城,城中守备器械倒还不缺,可粮草就不是太充足了。
不过援军到来之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赫连勃勃毕竟只是匈奴人,野外作战尚可,攻城方式可就简单多了。
当初能攻下长安,占据关中主要还是刘义真太自负,认为夏军不足为惧,后又因内部混乱才给了赫连勃勃机会。
不过这个赫连勃勃也算个人物,竟能抓住晋军内部不和互相攻伐之际攻下长安,将晋军赶出关中,导致刘裕这次北伐失败,也算有点本事。
刘义隆有些气恼,心中大骂刘义真,关中王霸之基,易守难攻,他居然纵容部下争权,导致长安大乱,真是废物,拴个狗都不至于把城丢了。
长安毕竟是座坚城,易守难攻,以后想要再拿下长安可不容易。
刘义隆越想越气,就刘义真这样还想当皇帝,真是想瞎了心。
毕竟是自己哥哥,再说刘义隆不是弑杀之人,还不至于动杀心。
骑兵速度快,很快就到了魏兴郡境内,本来打算到附近村中买些粮草,这一路啃干粮可把刘义隆难受坏了。
结果看到,整个村子没有一个活着的百姓,不论老人孩子,女子也都衣衫不整,一看就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刘义隆命令士兵搜索村子,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又派出斥候侦查附近有没有夏军,剩余士兵负责掩埋尸体。
刘义隆气的咬牙切齿,这都是他治下百姓,以前看到史书记载屠城屠村都只是纸面上的,这可是亲眼所见,全村老幼都没幸免。
一会搜索的士兵,回来说没有想到幸存者,刘义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从来没经历过这些,毕竟穿越前生活在和平年代。
刘义隆在士兵处理完后下令去下一个村子。
结果一连三个村子都无一幸免。
无奈只能去锡县等候大军。
由于夏军兵力不足,只能集中攻打郡治西城,其他县倒没有受到攻击,但是夏军骑兵却将郡内村庄洗劫一空。
来到锡县驻扎,并传经到彦之加快行军速度,派出斥候打探西城消息。
虽然第一次上战场,毕竟跟到彦之学过如何行军,碰到名将可能不行,对付夏军应该还是可以的,夏军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
还有这次还有到彦之、王华跟随,刘义隆又不是刚愎自用的人,自然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两日后到彦之、王华率军赶到,刘义隆将一路见闻感知,两人也是气愤不已。
不过到彦之可不是意气用事之人,随即道:“公子,夏军远来,粮草必然不易运输,可遣骑兵伺机断其粮道。”
王华道:“粮草乃是重中之重,赫连勃勃岂会没有防备,但可以用计让其放松警惕再攻其不备事可成也。”
“如两位所言如何用计?”
“公子可摆开阵势约敌决战以安其心,然后在其粮道埋伏,烧其粮草,则其军心必乱。”
到彦之闻言道:“先生所言极是,从长安运粮到西城不易,夏军必定会速战速决,否则粮草告急其军必乱。”
“先生,其实此次夏军来犯为何不以汉中为目标,反而攻西城,在下十分不解。”刘义隆问道。
“公子且看,汉中与长安之间多为山谷关隘,而长安到魏兴可平坦多了,而且汉中虽然重要,但就算攻下汉中想要入川可就难了,以夏军的实力根本难以成功,而西城一旦落入夏军之手,西可攻汉中,东可攻襄阳,这就等于在荆州与益州打入一个楔子,一旦我们有变故,夏军可沿江而下直取襄阳。”
刘义隆听完看着地图若有所思,看来自己还是太嫩,这次可要好好跟着学习学习。
“那明日启程先解西城之围。”
数日后大军距西城还有十里,夏军得知后撤二十里,刘义隆命大军于城西北五里扎营,与城中守军互为犄角。
之后两军斥候开始了较量,由于晋军骑兵不仅马鞍马镫比夏军更适合作战外,还安装了马蹄铁,使得骑兵冲锋时更能发挥战马的速度,导致夏军斥候损失惨重。
赫连勃勃大怒,派遣更多骑兵充当斥候,但是依然没占到便宜。
赫连勃勃这才感觉到,这支晋军与去年长安那支晋军不一样,迅速派人打探是何人领兵。
这时刘义隆派人下战书,赫连勃勃知道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为主帅,当即答应,而且言语中颇多轻视。
使者回到军中感知刘义隆,王华大笑道:“公子,真乃天助我也,赫连勃勃以公子年幼而轻视此战必败。”
到彦之道:“公子,夏军骄纵,正是时机。”
“好,我就亲率骑兵断其粮道。”
“公子不可,公子必须坐镇军中,否则赫连勃勃必会怀疑。”
到彦之心中一惊道:“公子,末将亲往,夏军见军中主帅年幼必然轻视,待其粮尽公子可率军破之。”
“既如此就依二位。”刘义隆不是自负之人,文武两位都如此说,自然不能再反驳。
于是三人定下破夏军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