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天家本就凉薄
长乐宫。
“开门。”沁宝公主站在紧闭的大门外,父皇竟然派了御林军来守长乐宫的宫门。
站在大门两旁的御林军单膝跪倒在地,“公主殿下恕罪,没有皇上的旨意,任何人不能出入长乐宫内。”
沁宝公主蹙眉,神色有些难看,“本公主也不行吗?”
御林军为难地低下头。
御书房内。
皇帝正在批阅奏折,“沁宝公主进宫了?”
站在一旁的太监回话:“是,往长乐宫方向过去,想必是去找皇后娘娘。”
皇帝望着奏折上那颗豆大的墨滴,“朕只有这一位公主,沁宝和皇后不像,以后她们还是少接触为好。”
贴身太监默默低下头,母女连心,这可不是皇上说不接触就能成的。
话音刚落,就有人进来禀告,沁宝公主在外求见。
厉景行低眉重新拿过一本奏折,“让她进来。”
沁宝公主的脚步比去长乐宫时刻意放缓了很多,见自己进来皇帝低头批奏折不抬头看她,声音有些委屈:“我离宫半个多月,没想到父皇是一点也不想我。”
特意不抬头的厉景行后背一僵,这分明就是过来为皇后求情的,不冷淡对待,朕能怎么办,“父皇若是不想你,何必在你二哥面前说起你。”
沁宝公主将胸口的闷气呼出来,胸口有些烦闷,“我想见母后,父皇能让御林军给儿臣开门吗?”
厉景行放下手中的笔,后背挺直,“你应该已经知道父皇为什么要把你母后禁闭在长乐宫。”
沁宝公主目光落在地面上的青石砖上,“儿臣知道,儿臣也不想管,只是我好不容易进宫一次,晚上就要回彻王府,总不能不去向母后请安。”
皇帝眉头上扬,说话的声音有些纯厚,“还不准备回宫?”
“二嫂那里我还没住够。”沁宝公主执着地摇头。
“你去看你母后吧,午膳来御书房陪朕用膳。”厉景行见不得沁宝公主失望,子女担忧父母本就是天性。
见沁宝公主离开,皇帝脸上的表情有些飘忽不定,低着头注视着桌上的奏折,“她住在彻王府也好。”
站在一旁的贴身太监目光有些轻微闪烁。
皇后见沁宝公主进来,高兴地从椅子上站起身,“宝儿,你父皇让你进来的?”
沁宝公主刚刚迈入门槛的腿僵住,心中有些失落,“父皇同意我来看母后。”
皇后不知想到什么,脸上的喜色渐渐消失。
沁宝公主坐在皇后的身旁,低声说道:“母后,你身为中宫之主,后宫所有妃子的孩子都得唤你一声母后,魏妃的孩子也一样,就像二哥那样。”
皇后放在膝盖上的双手不由地握拳,眼神闪过一道暗色,“不一样,彻王在朝中势力渐大,你大哥数次向母后诉苦,若他是母后的亲子,我又何必担心。”
魏妃只不过是仗着年轻美貌勾引皇上罢了,光是恩宠还不够,还想要个皇子母凭子贵,痴人说梦。
沁宝公主握住皇后的双手,“我们本是皇家子女,生下来就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就算是当个闲王也好过像三皇兄那样被贬为庶人,终身囚禁,大哥和母后不必强求那个位置,沁宝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
皇后抚摸着沁宝公主头顶的发髻,“这偌大的皇宫何等寂寞,苦了一辈子,若是不争不抢,早就被啃的骨头都不剩。”这后宫倘若不是只有沁宝一位公主,皇帝又怎么会如此宠爱。
……
屋外进来宫女,“公主殿下,皇上派人过来说午膳已经备好,让您过去。”
皇后拉着沁宝公主的手臂站起身,脸上带着慈母的笑意,“母后不会有事,你先过去吧,过些天你父皇就会放我出去。”
沁宝公主欲言又止,终究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世事难料,人心难测,又岂是自己几句话就能改变得了的。
嬷嬷扶着皇后的手,“若是沁宝公主去向皇上求情,或许娘娘也就无事了。”
皇后盯着再次被关上的长乐宫大门,勾起的嘴角里带着无尽的凄凉,“本宫又怎会不知,天子的心本宫赌得起,宝儿赌不起,无论前路怎样,本宫都希望她能像现在这样开心。”
午膳之后,沁宝公主便离了宫,靠在马车的车壁上,望着裙摆发呆。
回到彻王府后,温瑾禾轻易能看出对方失落的心情,“听闻百佛寺八月初九到八月十一举办佛会,好些日子没出去了,明日我们去瞧瞧如何?”
沁宝公主回过神,点点头应道:“好。”
内务府总管端着一个精美的木盒朝着御书房走来,“这是玻璃坊今日上贡的望远镜,还请公公带进去让皇上一观。”
片刻,太监走出来,“皇上让总管进去。”
内务府总管激动地捧着木盒跟上。
厉景行问道:“望远镜这是能大批量做出来了?”
内务府总管跪在地上恭顺地回话:“听说是成功了,给皇上的这个,彻王妃特意叮嘱要做的精巧些,所以这才晚了些日子拿过来。”
厉景行打开木盒,眼里有些惊喜。
盒子里摆着的是一个用墨玉雕刻的望远镜,上面还有龙纹,入手冰凉,“彻王妃当真是有心。”
他还没欢喜多久,御林卫包明赫就在外求见。
一问才知,彻王用军饷购买了两百个望远镜运到东郊大营,御林军乃是守卫皇城的禁军,为了更好地保护皇上,怎么也得一人配一个。
厉景行望着摆在手边的望远镜,刚刚内务府总管可是说了,一个望远镜玻璃坊的铺子准备卖一百五十两银子,御林军可是有好几万人,一人配一个,这是要掏空国库不成。
“ 御林军人数众多,皇宫也不大,十个完全够用,你三日后去内务府取。”玻璃坊乃是皇商,内务府购置一个只要一百两银子。
包明赫的十个望远镜还没到手,第二日早朝后,厉景行同时收到各个将军奏折,要求为军队配置望远镜。
东西好是好,对于作战观察敌情有优势,只是这价格可不便宜。
东郊大营花的三万两可没从国库拿银子。
厉景行在十几份奏折上写下同样的批注,批准,鼓励各将领自行购买。
打开奏折的时候,众人险些一口心血喷出来,他们要是有钱,又怎么会写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