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接知青
不能小看任何人。
大半天下来,秦怡婷已经确定秦双双是重生带有直播系统。
不是她聪明猜到的,而是秦双双自己在直播间爆料的。
根据屏幕内容,天外星上的人好像一点都不吃惊什么重生,穿越,穿书等。
他们那里系统直播都是如此,在虚空中投下系统,只要灵魂从虚空路过,运气好就会绑定系统。
虚空中有各种系统,都是一些高位面投下的,但有系统的灵魂也不一定全都重生穿越,必须世界天道收留才行。
要是本世界天道不允许,灵魂进入世界就会被天道抹杀。
确定了秦双双是重生,秦双双现在看她的眼神平静如水,没有仇视,嫉妒等。
秦怡婷猜测前世秦双双应该活的蛮久,看她的双眼就能感觉到。
半天下来,两人有时候视线对视,秦双双居然用看小辈的眼神看她。
心塞塞。
红石公社。
秦长信吃完午饭就早早赶着牛车到公社等候知青。
福山大队到公社只有一公里多路,走路也才二十分钟,赶上牛车是帮知青拉行李箱。
人就不要想,给他甩两条火腿。
“也不知道这次有多少知青?”福田大队长田成毅抽着烟杆子,皱着眉头说道。
大队知青点已经住不下了,他们福田大队离公社近,每次分知青都是最多的。
一个个娃,细皮嫩肉,不好好在城里享福,跑乡下来吃苦受累。
田成毅看着一点都不担心的秦长信,疑惑,“秦大队长,你们知青点够不够住?够这次多分两个。”
几个队长都看向秦长信,刚就想问。
“我们两队离这么近,够不够住我不信你不知道。”
源泉大队长,“你们大队是决定修知青点?”
秦长信摇头,“没钱。”
田成毅不信,昨天开会两人一起回去的时候,都愁房,今天就不着急了,难道它有什么办法。
“老秦,不厚道,有什么好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呗,可别藏着掖着。”
秦长信神秘一笑,“办法还真有?适不适合你们就不知道了。”也不是每个大队都和福山大队一样贫地多。
几个队长一听都纷纷围住秦长信,询问道:“什么办法,快说来听听。”
长源县地广,土地肥沃,每年都有很多知青下来,各个大队都快住不下了,要是能有办法解决住宿问题,那就太好了。
“我们福山大队决定让知青自建房。”
“知青自己建房,他们能同意吗?”
“那些知青有钱,谁喜欢和别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以前是没办法,但只要大队同意,我想知青肯定也同意的。”
“不住在一起,矛盾都少很多,多好。”不用花一分钱,就解决知青住宿,知青再多也不怕。
几个大队相隔不远,村里宅基地也多,心里默默一阵盘算,觉得这办法可行?不用他们出一分钱,知青也高兴,何乐而不为。
田成毅放下手中的烟杆子,“老秦这办法可以,等接到知青,我就回去通知。”
“那要是知青不同意呢?”青山大队长憨憨问道,他们大队是离公社最远的,牛车都要走上两个小时,和周围平原土地不能比,青山大队都是小山丘,知青去的也最少,房屋够住。
“这个倒是不担心,现在能分到这里的,有一大半都是托关系,家里都有底子的,修一间砖瓦房子三十几块钱,知青还是拿的出来。”
“对,我们大队有几个知青,每天上工都是磨洋工,一年还倒贴钱买工分,也没见饿瘦一点,每月都有包裹。”
还偷偷摸摸和村里买鸡蛋,精米等,过得老好了。
队里那些老少娘们可喜欢他们了,为队里创收入,平时还换换菜什么的,挺不错,只要知青不闹事,多来几个也没关系。
反正他们福田大队地多。
几个大队长脸色已肉眼可见的转好变得轻松起来。
田成毅:“还是老秦脑子转的快,不愧是高中毕业的。”
秦长信:……
这又不是他想的。
“呵呵,这是我们大队会计想出来的,这不是没钱只能想办法。”
“你们大队会计是秦长安,是不是我们大队刘老根家的女婿。”红星大队长刘来福问道。
“对,就是他。”几个大队挨得近,互有姻亲很正常。
……
时瑾然坐在车上,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平原,以后就要在这里生活十几年甚至更久。
也不知道秦怡婷怎么样,她身上有功德,父母应该对她很好。
又有系统,吃穿不愁,比他好,明明是一起跳下轮回台的,结果秦怡婷是穿越借尸还魂,而他却是胎穿。
老头子真坑,让他大名鼎鼎的判官拥有几百年的记忆,却顶着婴儿的身躯,吃喝拉撒都不能控制。
一岁前简直是他的噩梦,这辈子都不想回忆起来。
还把他的空间关闭,这仇等他回去一定要找回场子。
不知道他美女娘有没有来过六十年代体验生活,时瑾然摸着下巴,觉得渡劫回去可以多和美女娘联络感情,说说这时代的淳朴风情。
福建军:“小兄弟,前面就到红石公社,各队的大队长都来了。”
卫浩宇头朝外看去,外面一栋矮矮长长的房子前,一块大大的操场上,几个老大爷们人正坐一起唠嗑。
“师傅,我们不是先去知青所报道吗?”
福建军停好车,才用收指了指房子说道:“旁边就是知青所,你们下去就会有人来领你们。”
“哦,谢谢师傅。”卫浩宇拿起行李下车。
“谢谢。”时瑾然也跟着下车。此地有山有水,路面平坦,土地肥沃,离公社近,比他预期的好太多了。
见到汽车停下,大队长们都停下唠嗑,双眼瞅着从车上下来的知青,一个两个……十七,十八。
“怎么只有十八个?”
“去别的公社了呗,不可能每次都我们公社最多啊!”光去年,他们大队都来了二十几个知青,加上前几年的都快六十几个了。
知青点都塞不下了,好在有部分老知青结婚,回城,搬离了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