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章 住进湖市
沈宁却没觉得自己手艺有多好:
“家常饭而已,怎么在你眼里就这么厉害了?”
刘倩心里哗哗哗的流眼泪:
“是真的好吃!上回我舅舅一回家就闻见了味,等我洗完澡,那锅里就没了,我妈好不容易抢了一口,也说你做的咸肉好吃,比别人家的香多了,还不齁咸。”
“就是拿着白酒去抹,盐要用花椒炒过再去涂,多用阳光照着就香了,你可以让你妈去试试。”
沈宁大方的吐露了秘方。
刘倩一家人都很好,知道她一个人住在这里,更是三番五次邀请自己去她家住。门口那颗刚扦插移栽过来的绿色牡丹花,也是刘母的珍藏,很是珍贵难得。
刘倩也是经常过来看她,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都成了好朋友。
不过一点腌肉的做法,不算什么。
刘倩却如获至宝,她对她妈的手艺没多大信心,她爸妈都是政府职工,常年吃食堂,休息日去奶奶家外婆家吃,哪里有什么下厨的机会。
自从四个老人相继去世,他家就开始出现各种奇怪的菜,她这点更是像足了她爸妈她舅,考试学习第一,生活堪称废物,宁宁就是她的宝藏饭搭子,这辈子坚决要在一起!
沈宁看着刘倩吃饭吃着吃着,眼神就变得诡异又火热,顿时脊背一凉,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刘倩侧头看她,已经张了嘴:
“宁宁,干脆你收拾出两个房间,我住进来好不?”
“两个房间?”
沈宁看着身后摇摇欲坠的房子,只觉得刘倩是在痴心妄想,无奈扶额。
沈宁有点懊悔。
早知道就不被杨凤刺激的直接定下这房子,到手又没钱没人做修复,她又不想光靠着温酌言坐享其成,现在倒是不尴不尬的卡在这里。
不过日子是自己的,时间久了,倒也很喜欢这种安静没有纷扰的日子,倒也舒服。
刘倩却来了劲头,把碗洗了,就拖了沈宁去看房子。
刘倩有古建筑修复的知识,又穿梭现场看了很多例子,受着舅舅的耳濡目染,倒是被她找出了可以住的地方。
老房子是上下两层,都是木制白墙黑瓦的结构,沈宁现在住的其实是房子外围靠墙搭的一个小棚子,前后简单分开,化成卧室和厨房。
其实,真正的屋子却在这围墙后。
上了石阶,跨过门槛,穿过白墙后,就是一座矗立在面前的古老建筑,白墙圈成了四方院子,进门正对面就是两层楼的屋子,左右两排是一层楼连在一起分成两间,上扣黑瓦的东西厢房。
整体屋子是木柱承重、木板分隔,花窗镶嵌在门板和窗户上,一看就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不过还是太陈旧,岁月侵蚀没有修缮,又靠近河边,甚至都成了危房,到处都是残破掉漆的木头,还有头顶上遥遥欲坠随时可能落下来的木头。
刘倩看的眉头就没松过,她最后扯着沈宁来到了靠东面的一排厢房,将门推开:
“这地方我看过木头都没被腐蚀,漏水也少,只要简单加固重新盖瓦,就能住进去,这点我回去电话问问舅舅,可以我就找人给你弄。”
这屋子可比外面的棚子大了不少,又是正儿八经的两间屋子,门锁一扣,十分安全。
刘倩行动力也超强,回去后就联系了舅舅,第二天就带着施工队上门,一天施工,两天干透,收拾一下卫生,沈宁就可以搬进去了。
刘倩还正儿八经的带着乔迁礼物过来。
两间屋子此时早就被收拾干净了,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外面棚子里的厨房她没动,生活分区清清楚楚。
刘倩转过一圈,直接将那礼物指挥着工人抬进书房。
沈宁看着屋子里那四四方方,长有三米,宽有两米,并着椅子,占了屋子的三分之一的实木大书桌,一时间有些沉默。
刘倩只以为她不喜欢,懊恼的拍着脑门:
“哎呀,我只按照我的喜好来选,没想到太大了,我给你去换.......唔!宁宁,你怎么了?”
沈宁一直抱着她:
“礼物,我很喜欢,谢谢你。”
她算计了太多真心,也有过不的目的誓不罢休的时候,可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纯粹不计付出的友情.......
“哈哈,那就好。”
刘倩拍了拍沈宁,安慰道:
“我小的时候就没什么朋友,长大了虽说外人看起来工作好,学历高,家庭好,可真心对我的又有几个人,宁宁,你是我第一个朋友。”
“好,那就做一辈子朋友。”
沈宁放开人,在刘倩的催促下去试了书桌,颜色位置面积都很合适,刘倩帮着把书本文具还有卷子都搬了上来。
“你现在就可以好好读书写字了,放心,晚上灯不好,我还给你带了台灯。”
沈宁惊讶的看着那明亮的特制读书灯,有点懵:
“我感觉我刚才是白感动了......”
“错觉,都是错觉!”
刘倩嬉笑着赶紧拿卷子开始批改:
“我现在也有地方当场给你批不用再带回家,你写我批,效率加倍。”
好家伙,沈宁才知道这桌子是方便了谁,可为时晚矣啊~
时间在读书写卷子复盘再写卷子的日子里,快速流逝。
等沈宁忙里偷闲,抬头看了一下日历,才发现已经到了12月的冬月了。
温度彻底冷了,天空都是阴沉沉的,总是飘着铅絮云,巷子里常住的老人叮嘱沈宁要给房子铺塑料布,这天要下大雪了。
“大雪?”
雪?
沈宁想到上辈子的雪灾,心猛地揪起,给沈家村的村长再次打过去电话。
“村长,我叔叔沈友,他有消息了吗?你上次说有村民见过他,给我找电话号码.......”
村长是个回村扶贫的高校大学生,沈聪文,年纪还不到30,心肠却是最热的,也是沈家村的村民,对沈宁家事一清二楚。
他叹气:
“没有,这外出打工一年到头都不怎么联系家里,村民只是见过一次,再去问,沈友早走了。沈宁,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为什么这么着急?到了年跟前,你叔叔肯定会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