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昭局势分析
盛星词点了点头,随后看见褚北珩眼里的不舍,轻笑一声。
踮脚在他的嘴角亲了一下。
褚北珩先是惊讶,随后是宠溺。
他伸手摸了摸盛星词的头,提高声音道:
“德安,你亲自送盛姑娘回帐篷。”
一旁的隐形人德安立刻复活,他恭敬的走到盛星词面前,道:
“盛姑娘,请。”
盛星词在离开之前,还不忘叮嘱褚北珩一句:
“再忙也要记得用膳。”
褚北珩自然是应下了。
随后盛星词出了帐篷,带着一直守候着的青黛蓝釉几人离开了。
德安亲自将盛星词送到了地方,然后又道:
“盛姑娘若是有什么吩咐,直接派人前来便是。”
盛星词点头。
“麻烦公公了。”
德安忙道:
“盛姑娘客气。”
他现在可不敢当盛姑娘的一声麻烦。
自己伺候日后的主子娘娘,那能是麻烦吗?
那是尽忠职守!
德安离开之后,盛星词便回了帐篷休息。
同时让青黛四人也下去休息了,不必守着自己。
她所在的帐篷不远处便有禁军值守,十分安全。
盛星词本想此刻去找大哥,只是她知道承景在醒来之后一定会召大哥几人前去商议。
再加上她方才从德安的口中了解到,大哥的后肩处有一伤口,在敷药之后已经好了许多。
盛星词便没有一开始那么担忧了,只是还是决定等到晚一点之后再去见大哥,看看他的伤势。
只有亲眼见过之后她才能放心。
而此时在褚北珩的帐篷之内,盛九策,兵部,刑部等一众心腹大臣齐聚。
褚北珩看着底下站着的一众人,淡淡道:
“平远王一事,朕想听听众爱卿的意见,都说说吧,还有,朕昨日下的旨,可都传达下去了?如今局势如何?”
褚北珩话落,底下数人对视一眼,随后盛九策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根据最新消息,平远王受伤之后已连夜逃往临江府,预计如今应该已差不多到了临江府的地界。”
说完,盛九策看了褚北珩一眼。
见他面色与精神都好,才放下了心。
盛九策还不知盛星词来了围场的消息,他正在心里想道:
看来院正身为太医院之首,还是有真本事的。
他原先还担心陛下今日醒不来。
褚北珩闻言,点头又问:
“平远王谋逆弑君一事的公文发往各府州没有?”
盛九策正色回答:
“陛下放心,已派人连夜发去。”
褚北珩又问兵部:
“如今还能调动多少兵力?平远王一事,事不宜迟,越早越好,需尽快集结人马,随时准备剿平远王。”
兵部尚书立刻上前道:
“陛下,除开留守京城的禁军与各府州的驻军之外,我们能调动的兵力,还有五万。”
京城的禁军不能动,要保证皇城的安全。
各地的驻军也不能动,要维护各府的安全。
平远王既然已经光明正大的谋反了,那便不得不做好他会派兵攻打其它城池的准备。
而各地的驻军,就是最后一道防守。
除此之外,还有北疆的二十万大军,由盛定安盛将军统领。
兵部尚书将如今的形势都分析了一遍,褚北珩思索了片刻。
这与他所想的出入不大。
大昭的兵力如何,又是如何分配的,褚北珩了然于心。
“依众爱卿看来,平远王有多少兵力?武器如何?粮草几何?”
这个问题一出,众人皆是沉默。
平远王作为先皇的亲兄弟,曾十分受先皇的信任。
若非如此,也不会封他为藩王,还给了封地。
这些年里,也不知他在封地养了多少兵马。
临江府是平远王的地盘,他们想要打探消息,实在是不易。
但褚北珩的视线依旧落在众人的头顶,最终还是兵部尚书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平远王养的私兵至少有万数。”
褚北珩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似乎在说,这不是废话吗?
兵部尚书感受到这个眼神,额头上无端的多了几滴汗,他又道:
“平远王盘踞临江府多年,而此处富饶,物产丰富,臣初步估算,平远王所养的私兵,大致在三到六万之间。”
这样一来,大昭如今能调出来的是五万兵力,与之倒是相差不大。
褚北珩道:
“平远王做事一向周全又胆大包天,三到六万的兵马,还不足以给他谋反的底气。”
盛九策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
“陛下是说,平远王养的私兵,很有可能不止六万之数。”
褚北珩点头。
这些年来,他与平远王的正面交手虽然并不多,但他派出去的暗卫却陆陆续续的传回来不少消息。
只是可惜,平远王太过谨慎,又将临江府把持得宛如一个铁桶般。
即使是暗卫,能得到的消息也有限。
但褚北珩知道,平远王在数年之前就开始豢养私兵了。
这些年下来,私兵的数量绝对不容小觑。
“若是平远王兵力雄厚,我们便要做其它打算,众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法子?”
褚北珩的视线扫过众人。
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实在是对平远王所知甚少,不敢轻易开口。
褚北珩的视线直接落在了兵部尚书的身上。
“爱卿怎么看?”
兵部尚书心里暗暗叫苦,怎么又是自己。
可是谁让他是兵部的呢!
兵部尚书道:
“陛下言之有理,我们应当做好全面的准备才是。若是平远王私兵众多,我们只能调出五万兵力,禁军与驻军不能动,那便只剩盛定安盛大人手下的二十万北疆大军了。”
褚北珩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如今北疆局势尚算稳定,偶尔有些小打小闹,但却未掀起大的战事,我们可以调一部分北疆兵马一同剿杀平远王。”
褚北珩轻叹一口气。
“朕并不是没有这样想过。”
兵部尚书在心中一惊,原来陛下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褚北珩继续道:
“只是大金与辽国常派了探子在大昭,若是平远王一乱,抽调北疆大军,这虎视眈眈的两国忽然对北疆发动战争,北疆的城池、防线、百姓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