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抗日之力士凶猛 > 第17章 开启团队作战模式(二)

第17章 开启团队作战模式(二)

提起老北京,就不能不提天桥。“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清末民初的着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里面写下了如此脍炙人口的诗句。

天桥,准确的说应当有两个含义:一是桥的本身,一是因桥而得名的地方。据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这座桥是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故称之为“天桥”。但是这座桥在1934年的时候被全部拆除,桥址不复存在,只是天桥作为一个地名还是被一直保留了下来。

作为六百年古都,东方古文明的集大成之地,北平自然是所有华夏人都十分向往的地方,所以这里汇集了天南海北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奇才异人就是自然而然地事情,并不足为奇。民国时期虽然北京已经不再是华夏的首都,连名字也改成了“北平”,但是古都的风采并没有丝毫的减少,仍然是华夏北方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所谓的“北漂”并不是只有后世才有,民国时代每年来到北平寻找“出路”的人照样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天桥作为老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一直以来都是民间艺人“撂地演出”的最佳场所,许许多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民间艺人为了养家糊口都是在这里“画锅”(“撂地演出”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自己的演出场子,行话叫做“画锅”。锅是做饭用的,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也带有一些美好的意愿——画了锅,有了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天桥市场的杂耍表演是一大特色,不但项目繁多,而且技艺高超,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姚立功早已经将自己的“旅行神器”——“KS750”两轮民用摩托车收进了空间,但是他一身非常“新潮”的富有“洋味儿”的打扮还是有一种和这里的氛围格格不入的感觉。自动忽略了人们看向自己的那

种“欣赏稀奇动物”一般的眼光,姚立功懒懒散散地在嘈杂的人群中左顾右盼、怡然自得,心里面还对自己看到的那些精彩的表演赞叹不已、啧啧称奇。

常言道“小丑坐高堂、大师在流浪”还是有很大的道理的,这些“北漂”的民间艺人中间不乏高手,什么“抖空竹”、“拉硬弓”、“举大刀”、“舞钢叉”、“耍中幡”等等技艺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姚立功作为曾经的民间武术家,除了一身功夫天下无双罕逢对手之外,眼光也很毒辣,当然能够看出来这些民间艺人都是有真功夫在身的,甚至很多人也身怀绝技,可不是后世的那些花架子可比的。

姚立功正满脸笑容地背着手穿梭在人群中,忽然听到旁边一个被人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的场子里响起一阵叫好的声音,比自己炸东局子机场的弹药库还响,顿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仗着自己高出常人一头还有余的个头儿,姚立功凑过去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像个长颈鹿一样向场子里看了一眼,原来是一个三四十岁、长得跟《三国演义》当中的张飞张翼德有得一拼的彪形大汉在做“硬气功”表演,他的脚下掉落着一段段被崩断的铁链,正供着双手向围观喝彩的人们道谢。

“兄弟杨四海,东北台安人氏,流落到此,谋些生活。在下一位大哥不幸患了重病,急需银钱救命,特借贵方一块宝地给大伙儿表演一番拙技,给大哥筹集些汤药费,请各位方家搭把援手,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

在他说话的时候,一个比他小上几岁、短衣襟小打扮、长的人高马大如同一个“庄稼汉”一般健壮的“大嫂”用手托着一个大瓷碗转着圈开始向人们“讨赏钱”。

这个女汉子一出场,围观的众人“呼啦”一下就跑了一大半儿,有几个大方些的也只是往大瓷碗“叮当”作响地扔上几个铜板,然后转身离开,看样子无论什么时候看热闹白嫖的总比真正热心的人要多得多。姚立功当然没有走开,这也让他更加的显眼。这个女汉子自然而然地一眼就看到了他这个“显眼包”,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异和欣赏的神色:真是一条好汉!

姚立功并没有想太多,他还是非常富有同情心的,虽然没有看到那个大汉“崩断”铁链的过程,但是同为练武之人,对那个大汉的功夫还是很佩服的。而且这位大汉一口在后世非常“流行”、十分地道的“

大茬子味儿”,来自东北应该是没错,姚立功从二人清澈而又坚毅的眼光中看到了一股正气,这也可以从他们宁愿“撂地”也不仗着自己的武功堕落成抢匪、盗贼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品行。再说了,“助人是快乐之本”,现在的姚立功还真是不差钱。

姚立功心中已经对二人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看到这个女汉子来到自己面前,姚立功二话没说,把伸进“裤兜”里装出掏钱的样子,其实是从自己的空间里的大木箱里抓出一把现大洋,也没看有多少就

全都放进了“瓷碗”里。

姚立功一米九几的身高,臂展达到了两米还多,手掌如同蒲扇一般巨大,这一把抓出来的大洋最少也得二三十块。姚立功并没有多想,给了钱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听到这个女汉子开口说道:“这位兄弟请留步!大兄弟这样慷慨解囊相助我等落难之人,我们全家都感激不尽。如果我大哥能够得救,全是拜兄弟所赐。姐姐看兄弟也是同道中人,东北张幺妹代我大哥‘老北风’谢谢兄弟援手之恩!”

“老北风”三个字一下子让正准备转身离开的姚立功定住了身形,他连忙拱手一礼开口说道:“大姐不用那么客气,江湖救急都是应该的事儿。兄弟冒昧地问一句:大姐口中所说的‘老北风’可是东北义勇军的首领张海天?不知张将军得了什么重病,怎么会落魄至此,连看病都要让大姐二人卖艺筹钱呢?”

这个时候那个彪形大汉“落魄张飞”杨四海也已经来到了二人身边,闻听此言机警地向四周看看,拱手对姚立功说道:“这位兄弟高姓大名、仙乡何处?怎么会知道我们大当家的事情?”

姚立功微微一笑说道:“兄弟姚立功,是一名海外华人,刚刚回国,受父母遗言寻根祭祖。兄弟是从报纸上看到过有关‘老北风’张将军的抗倭事迹,心中十分敬佩,唐突之处还请二位见谅!”

杨四海也是一位豪爽汉子,张幺妹更是对姚立功很有好感,听到这位打扮十分洋气却豪爽大气的青年人是海外华人,脸色顿时放松了很多。张幺妹向姚立功一拱手说道:“原来是姚老弟,姐姐看老弟也是我辈中人,也不和老弟客气啦。这位杨四海是我的男人,粗人一个不懂的礼数,兄弟不要见怪。我是‘老北风’张海天的幺妹,张海天正是我的大哥。这里不是讲话之处,如果兄弟不见外的话就到下处喝口茶,咱们再慢慢说话可好?”

听到张幺妹这样一说,杨四海连自己“吃饭”的家伙都不要了,抬腿就走。姚立功却知道杨四海这是在给自己领路,也不再多说,和张幺妹一起跟在杨四海身后拐向城北。

要说“老北风”张海天的名号在东北那疙瘩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名的很,但是在关内却并不是很出名,知道的人并不多。张海天又名张贺年,生于1888年(一说1880年),辽宁台安县人,出身绿林,报号“老北风”。“九一八事变”之后,“老北风”张海天树起抗日大旗,很快就成为了东北抗倭义勇军的一名领袖。

1932年,张海天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委任为辽南义勇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司令)。他精于骑射,英勇善战,举旗抗日以后,率所部转战台安、海城、盘山一带,先后参加了智擒汉奸凌印清、九台子阻击战、

夜袭田庄台、围攻沙岭、攻袭耿庄、三打牛庄、火烧海城日军兵站等数十次战斗。并多次炸桥梁、袭列车,破坏南满铁路,夺取军用物资。张海天所部行动神速,作战勇猛,使日军闻风丧胆。张海天战功显着,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辽西的抗日英雄”。张海天深谋远虑,为发展抗日队伍,扩大武器装备来源,开办了小型兵工厂,制造子弹,改制大炮,修理枪械等,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姚立功之所以知道并了解“老北风”张海天的事迹,并不是从历史书上看到的,而是偶尔看到了一本网络小说叫做《搅乱二战》,在书上看到过对“老北风”张海天的描写,让他顿时心生敬佩之情,同时对

于这位抗倭英雄最终因为无钱治病而含泪病故扼腕痛心不止。

“老北风”张海天几个人落脚的地方是在北平城外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这里有一个废弃的“牛棚”,土坯墙体上面搭着茅草,不仅臭气熏天、阴暗潮湿而且看上去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里面没有床铺,

地上铺着几个“草苫子”,上面的床单子都已经看不出来是什么颜色啦。除了这些,就是屋子角落里用胶泥砌成的一个“炤台”和一些其他用品。

“老北风”张海天躺在床单上盖着一床补丁摞补丁的碎花被子沉睡不醒,一张脸已经瘦成“刀条”型,花白的胡子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刮了,看上去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农村老头儿,哪里还有往日的威风?

这番情景让姚立功看的实在有些心酸,对于“老北风”张海天的遭遇不仅同情更有一种愤愤不平的感觉——一个抗倭英雄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落得这样的下场。

除了张海天之外,还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大汉在一旁照顾着他。一个是他的亲兄弟、张老三张海峰,另一个是“老北风”张海天的结拜兄弟常东升。经过张幺妹介绍,姚立功和二人见过礼,互道久仰之后就附

身掀开盖在“老北风”张海天身上的破被子,伸出手指搭在他的手腕儿上号了号脉,然后脉脉地将被子放下,回头对几个人说道:“张将军得的可是非常棘手的‘肺痨’,还有其他并发症,病情已经非常严

重,再不治疗就很危险啦。各位大哥、张大姐,你们怎么没有送张将军去医院呢?”

“怎么没有?”张幺妹抹了一把眼泪,悠悠地说道:“我们送大哥到朋友介绍的、据说是北平医疗水平最好的那个什么‘圣约翰’医院去看医生,结果钱都花光了也没有治好大哥的病,那个洋鬼子医生对我

们说我大哥的病已经没救了,我们只好。。。。。。”

在张幺妹说话的时间,姚立功在心里问系统:“系统,这位大哥是因为伤寒引起的肺痨,再加上治疗不及时又引发其他并发症,有没有根治这种病的方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