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就是这么优秀
这时,洪承畴策马前行,高声说:“诸位乡亲,我是陕西督粮的洪承畴,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大人,早在三月份已上报朝廷,请求朝廷准备救灾!”
“现在,朝廷正在江南筹集粮草,不日即可送到陕西!”
“请各位安定的乡亲们,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此言一出,后安村沸腾起来。
他们已经被吓到,洪承畴的话再次动摇了他们的信心。
张献忠见状心情一沉,他的造反口号已经喊出来,现在不反抗,这口号岂不是白喊了?
这太丢脸了!
“乡亲们,不要相信这位朝廷官员的话,他只是在胡说八道,朝廷怎么可能会在乎我们的生死!”
“他现在这么说,只是想安抚我们,然后一个个击破我们,大家不要上当!”
张献忠急忙大声呼喊。
这番言辞让不少村民相信了,因为众人都明白,造反可是会连累整个家族的大罪!
口号都喊出来了,现在不反抗,朝廷还会放过他们吗?
洪承畴轻笑一声,有些轻蔑地瞥了张献忠一眼,缓慢地说:“乡亲们,不要听信他的话,杨鹤总督早已得知张献忠这个叛乱之人要在此谋反。”
“杨总督担心大明百姓受骗,因此特派本官携带粮草前来,各位乡亲是否缺粮,均可从本官处领取,待朝廷救灾粮草运抵陕西后,再归还!”
“此外,本官还携带杨总督的命令,凡未犯重罪的百姓,可以自行离开,不会受到追究!”
“如若不听劝告,也不多言,立即处决!”
“本官还带着三万大军!”
“望各位乡亲们,慎重考虑。”说着,洪承畴命人推来了数十辆车,拿出十多袋白米!
原本犹豫的村民们看到大米,眼睛一亮。
不过,他们仍旧不敢,但众多人中总有胆子大的。
“大人,我只是过来看看热闹的,我没有反抗的意思,我需要粮食!”
一个瘦弱的少年从人群中走出来。
“请领取粮食!”洪承畴大手一挥。
少年犹豫了一下,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了官军,接过一袋大米。
抱着大米,他匆匆离开了后安村。
官军为他让出一条通道。
其他村民见状,也开始纷纷前来领取粮食。
其实,这片大明的土地上的百姓本性善良,只要有口吃的,谁愿意去担当造反的风险?
很快,领完粮食的村民们陆续返回各自的村庄,人数渐渐减少。
张献忠则瘫坐在地上,心情沉重,他至今仍不明白,明军为何如此快速到达!
“完了……”张献忠的心几乎沉入了谷底。
他的造反口号刚刚喊出来,就被官军一网打尽!
前后不到一刻钟,他的造反就成了笑柄,恐怕会成为历史上的耻辱。
太过沮丧了!
京城。
皇宫。
御花园。
自从崇祯获得种植马铃薯的方法以来,他将皇宫的一个花坛挖掉,用中间一小块地来种植马铃薯。
成基命等人不以为然,皇帝想种就种吧,让皇帝也体验一下民间艰苦。
然而,让成基命等大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崇祯似乎完全着了魔一样!
自从马铃薯开始种植后,崇祯每天都在御花园度过,吃饭、上朝、处理政务都在御花园!
崇祯无时无刻不在御花园,甚至是出宫也在御花园!
这是种植马铃薯吗?
这是江山社稷!
必须要照顾。
后来福建又传来消息,找到番薯,崇祯立即下令,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如此一来,崇祯将御花园里的花草全部挖除,种下了番薯。
整个御花园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看起来更像是农家的田地。
但崇祯毫不在乎,只要有粮食,其他都不重要!
他现在只需要粮食!
当然,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崇祯也没有闲着。
他推选内阁官员,选举了两位新的内阁大臣。
目前,内阁大臣共有五位。
首辅成基命,次辅钱象坤,内阁大臣何如宠。
此外,还有新晋内阁大臣原礼部尚书吴宗达,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加入内阁。
原刑部尚书乔允升,晋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入阁办理事务。
这五人虽然有东林党成员,但现今的东林党尚未堕落彻底。
东林党初创之际的初衷是协助治理朝政,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成基命也属于东林党成员。
如同东林党的乔允升,曾在山西喜文县任职,政绩清廉,深受民心,以“袖满清风,门无苞苴”着称。
与其他东林党人一样,力图改革朝政,振兴大明国家!
在大明历史上,成基命、乔允升等东林党成员先是受到宦官打压,后来被周延儒和温体仁联合打压,这些正直清廉、为国家着想的官员,要么被罢官,要么被迫辞职。
其余的东林党成员为了自保,党派斗争日益激烈,最终导致大明灭亡!
如今宦官势力垮台,周延儒和温体仁落马。
这些忠于国家的东林党成员迎来了新的机遇!
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逐渐减弱,政府开始整顿,去除弊端,改革推陈出新,大明朝政局势焕然一新,朝廷充满活力!
党派斗争的压力减轻,政府的办事效率逐渐提高!
然而,大明朝堂逐渐安定下来,内阁大臣成基命等人却越发不安。
他们看到崇祯变得疯狂,担心的不是别的,只是担心马铃薯和番薯的产量是否如崇祯所言。
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对崇祯将是巨大的打击!
御花园外,成基命等五位内阁大臣聚集在一起。
崇祯开始种植后,他们经常在御花园接受崇祯的召见。
\首相,我们不能再退缩了!\
\今天,我们必须劝陛下返回宫殿,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陛下可能会做出令人无法言说的事情!\
吴宗达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让陛下回宫,否则的话,陛下恐怕会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走,就算我们不幸,我们也不能眼看陛下误入歧途。现在大明改革在即,我们需要陛下的领导!\
成基命等人决然之色,撸起袖子走进御花园。
此时,崇祯正在御花园内仔细观察马铃薯和番薯的生长情况。
番薯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而马铃薯已接近成熟!
崇祯急不可耐地想要检验马铃薯的产量是否与朱慈烺所说的一样,亩产三千斤!
一亩地至少也要亩产一百五十斤吧?
\太监们,来,挖出马铃薯!\
崇祯命令王承恩等太监挖掘。
\小心点,不要损坏,谁若是损坏,朕就要打他的屁股!\
崇祯兴奋地指挥着。
王承恩等人只好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大意。
御花园的土地不算大,只有十几株马铃薯,每人负责一株。
王承恩动作最快,迅速挖起一株,将马铃薯连根拔起,其中一个有拳头大小,还带着泥土。
\陛下,好消息!\
\这株马铃薯一斤八两重!\
王承恩高兴地汇报。
他可是从事民间生活过,知道这重量意味着什么!
一株就有一斤八两,亩产两千多斤应该是没问题的!
崇祯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吾儿慈烺果然不负众望!
有了这些马铃薯,百姓就不会挨饿了!
崇祯兴奋到极
点,这段时间的辛勤努力都是值得的!
就在此刻,成基命等人走了进来。
\陛下!\
成基命等五名内阁大臣迎面而来。
\大臣们,难道你们也来祝贺朕吗?\
崇祯心情愉快,不停地笑着。
\陛下,请听臣等劝告,切勿再听信妖言,这世界不可能存在亩产三千斤的粮食作物!\
\请陛下立即返回皇宫!\
\请陛下清除外来之物,如马铃薯和番薯!\
成基命和吴宗达等人劝谏道。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马铃薯还是番薯,都是外来之物,不可信任!
大明天朝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大物博,什么东西是大明没有的呢?
这些来自外族之地的粮食作物怎能与大明的传统粮食相比呢?
然而,就在他们发表意见的时候,王承恩等人已经挖出了所有的马铃薯,并将它们放在一起称重!
\陛下,喜讯!\
\这块地所产马铃薯总重达三十一斤二两!\
\换算一下,亩产三千斤的马铃薯,确实如此!\
王承恩提着秤杆走到崇祯面前。
成基命等五位内阁大臣目瞪口呆!
什么?
这一小块地竟然能产出三十一斤二两?
他们难道听错了吗?
这绝对不可能!
崇祯也被这个结果激动得满脸通红,不禁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