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宗门破产后,大师姐决定卖红薯 > 第119章 下乡

第119章 下乡

到了约定的时间,秋之云带了林晶晶,陈盈盈两位师妹跟她一起去。

到了地方一看,还真是人数不少。

而且,马车里还坐着五个孩子,最小的那个看着面白气弱,一看身体就不大好。

“都是家中子侄,还未经历农事,借机带他们下去长长见识。”

秋之云觉得张县令是个不错的长辈,无论是为官,还是做这些子侄们的长辈。

至少还知道让孩子们熟悉农事,不是死读书。

几个孩子都很有礼貌,一一上前来跟秋之云行礼问好。

秋之云平素就是喜欢小孩子的,立刻就慷慨奉上小零食。

一行人没多寒暄,便启程了。

头一站,去的就是有福镇,那里离姚河最近,周边村落都算是境况还好的村子。

有福镇下面的水塘村,地势平坦,土地又多,无论是粗黄米还是杂豆类,都种得比别的村子好很多。

水塘村的地理环境非常优越,村子里的房舍都修的不错,田地也比较整齐。

这个时候,正是粗黄米收获的季节,田地间都是在忙碌收获的村民们。

“大师姐,人家这里还有耕牛呢。”陈盈盈指着不远处田地里的几头牛,让秋之云看。

“像是头水牛。”秋之云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牛比咱们山里的野牛个头还大些呢,牛角也很大。”

“这种牛其实特别适合在水田干活,不知道这里的稻米是怎么回事,要是能找到水稻良种就好了。”秋之云说。

陈盈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水稻,这也习惯了,大师姐经常会说出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几人骑马赶车往农田的方向走过去。

他们来的人多,很快就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

水塘村的村长也在干农活的人群之中,他家的地离大路最近。

今年天气不好,收成更不是很好,水塘村的村长也很愁。

说是整个县城里面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村子,但那也得看是跟谁比。

他们水塘村的村民,不过是因为土地比其他的地方更肥沃一些,再加上旁边有一条河,可以靠着码头给自己增加一些收入。

也不过是勉强能糊口。

这些粗黄米虽然说不怎么好吃,但每年的收成若是好,交上粮税之后,自己家里面还能剩下些。

至少村子里面的人都能填饱肚子,家里有粮食,才敢出去干活谋生。

可今年看这个情形却又够呛了。

他这个村长一定得想点别的办法,带着全村人再去找点钱。

这个时候村长抬头一看,大路上来了一队人马。

打头的一个他倒是挺眼熟的,再仔细一看好像是县里的捕头。

这一次陪着张大人一起下乡的,是县里的副捕头张岳。

他本身是张大人的堂弟,在张大人中举之前,他一直是在家乡县城的武馆里面,跟着师父学武。

后来和几位族中兄弟一起去投奔了张大人。

之前张县令还在京府的外县做县丞时,张岳就一直跟随在身边,到了这里之后,恰好前任县令调走之时,带走了两名副捕头,张岳就被提了上来。

这一次,张县令出门也是由他随身保护的。

作为一村之长不一定认识县太爷,但是对于县里面做事的典吏和衙役们,却必须得混个脸熟。

水塘村的村长赵松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到大路上去迎接。

“张捕头来了?可是我们村里有什么人在外头做下了祸事不成?”赵松有点紧张。

这年头村里人很少能见到朝廷的官吏。

他们也怕见官。

遇到个什么事情都是村中老人出来一起解决解决就算了。

这会儿看到张岳带着一大堆人过来,还真把赵松给吓了一跳。

“老赵不必紧张,到了收获时节,我们大人心里不放心,想过来看看田里的收成如何。”张岳向赵松解释的。

“什么?你……你是说,县令大人来了?”赵松更紧张了。

这一次张县令他们都是骑着马的,赵松也不敢抬头看,直接就地跪下磕了个头。

张县令见此情形,立刻便从马上下来,伸手虚扶了他一下。

“不必多礼,你是本村的村长?”

“是,草民赵松,是水塘村的村长。”

“如今正是收获时节,本官近日闲暇特意下来看看。你们村中有多少人家?每户人家都能有多少田地呀?”

“回大人,我们水塘村有有二百一十户人家,然后老小小八百九十一口人。我们村子周边上等良田多属于我们村中人家的上等良田有二百六十亩,还有一百多亩开垦出来的山地和河滩地,不过那些地里不出粮食的。”赵松赶忙回话。

“田地的收成如何呀?”

“前两年还是可以,但是今年年景不好,我们如今正在收成,米粒不够饱满,干瘪的多,原本这粗黄米就不出数,这一下子可能更少了。”

一说到今年的收成,赵松的脸色就变得难看。

今年可不是他自己家的田地收成不好,是全村人的收成都很差。

要是放在往年,每到收成的时候,各家各户的田地里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尤其是收成好的年份,所有的人脸上的笑容根本都压不住。

可是今年顺着田地往前走走到每块田里都是唉声叹气的。

“秋姑娘,我们到田里去看看?”张县令回身对秋之云说。

他们出门在外,秋之云并不想在凡人面前标榜自己修士的身份。

张县令的意思也是,要是碰到认得他们的也没办法,但是走到一些荒僻的村子并不认识他们,他们就隐藏一下身份也好。

于是就换了个称呼。

看到秋之云她们三个下马,就连后面车上的几个孩子也跟着乖乖的从车厢里爬了下来。

秋之云和两个师妹照顾小孩子照顾惯了。

看了看下个田地的情况,立刻过去帮几个孩子把衣袖和裤腿都向上挽了起来。

这才牵着几个孩子的手,走到村长家的那块田边。

村长赵松家也算是村子里面生活条件还好的一家人。

最早在刚刚有水塘村的时候,赵松家的先人们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下来。

住在这里时间长也有长的好处,赵松家的田地基本上都连在一起,自己一家人就有十亩的上等良田。

去年大儿子娶妻,赵松按照自己家里的老规矩,给大儿子分了家,分出去了三亩上等良田。

不过,这十亩田地还是由他们一大家子人一起耕种,如今也是一起在收成。

赵松的大儿媳也在一旁帮忙,她如今已经怀有身孕,肚子微微鼓了起来,但人却很瘦,眉间眼角都带点郁色。

她去年刚刚才嫁过来,娘家的条件也不错,嫁过来之后,就连公婆也都看着她娘家的份上比较爱重,她在婆家过的事事顺心,原本处处都是好事。

没想到偏偏是今年的年景不行,家家户户都歉收,但村长家田地的出产尤其的差。

甚至村子里面都有留言,说是娶了这个新儿媳妇八字不好,所以才妨害了他们村。

就连婆婆都对她有些不满。

新儿媳妇怀有身孕原本就是多思多虑的时候,最近情绪一直都不是太高。

幸好,她男人还是会照顾妻子的,也不让他干很重的活。

婆婆虽然嘴上说两句,这也没有在儿媳妇怀孕的时候搓磨她,还是给她分派了最轻松的工作。

赵松带着张县令他们下到了田里,跟他媳妇和儿子儿媳们说,这是县里的大人过来看看田地的收成。

赵家人立刻就紧张的不得了。

赵松媳妇赶忙叫自己儿媳,让她回家去冲一壶糖水来。

赵松的儿媳也赶紧起身走了。

周边有些田地的村民们,听到这边的动静也都过来看,在知道来的就是县太爷之后所有人都吓得不敢吭声,也不敢乱动。

张县令还是很温和的跟赵松聊着田地里的情况。

秋之云蹲下身子查看粗黄米的稻苗,这个地方管这种粗黄米的苗就叫粗黄稻,这是一种旱稻。

秋之云发现这稻苗下面的泥土都已经干的有些裂缝了。

“幸亏我们这里靠河,还能自己浇一些水,在其他地方更惨了,今年豆子倒还好一些,这粗黄米算是不成了。”赵松在旁边念叨。

他们都是农民,田地和收成就是他们所有的心血,真的是比儿子都亲。

“你们平时都是如何灌溉呀?”秋之云问道。

“我们这里离合近,村里的后生们担水来灌溉就行了,要实在不成,村里不是还有几头耕牛吗?我们用牛车拉上水,家家户户给灌溉。”

“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干旱的这么厉害,村子里面有几口水井,都不怎么出水了。”

“要是多下两场雨就好了。”

赵松和几个站在旁边的老农,给秋之云介绍的情况。

“你们这里为什么不挖水渠,用水车抽水呢?”秋之云又问。

“什么车?”赵松没听明白。

秋之云心中大惊。

等等!

他们不会连水车都不会用吧?

秋之云觉得自己这一次决定要来下乡,这个选择真的是太正确了。

原来人间农业技术的水平竟然落后到这种程度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