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愿力的作用
离开时,唐昊让倪凤通知后厨准备一份黄瓜果盘,不用蘸酱,走的时候打包!
三人回去之后,唐昊将果盘给管家,直到袁先生还在吃午饭,让管家奶奶呈给袁先生作饭后果盘!
管家奶奶一番狐疑,在唐昊尝过之后进去告诉了袁先生,先生对于学生的果盘很是感兴趣,让管家奶奶带进去!
多年前的某个秋天,父亲来电,说家里粮食减产,原因是年年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还产生有害物质,稻根都是霉的。他知道我曾经学过农技,想让我出个改良土壤的的好办法。我立即想到了紫云英。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是一种极贱、极普通的植物。在农村,但凡上了点年纪的人都曾种过或者见过,它的根、茎、叶回归土地,沤烂后不仅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分解后既能源源不断提供作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其腐植质还能降低土壤粘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有机肥料。它的出现不是单株,而是群体。
九月稻花飘香的时节,你把它的种子随手撒下去,割稻后不出几天,田野里就茸茸嫩嫩的青绿一片。冬天,雨不止,雪不停,霜不断,万物凋蔽,但它依然生,依然长,只不过稍微缓慢些罢了,待到气候稍一转暖,它就疯长起来,生怕愧对了春光似的。
三月,风和日暖,铺天盖地的紫云英,撑着一把把紫红色的小伞如潮如涌,几乎成了江南最亮丽的风景。春耕时,锃亮的犁铧把它一片片翻到地里,经水一沤,七日之内,腐烂如泥,作物从此有了一生的养料。
早年没有化肥,它是农作物的当家肥。紫云英用生命浸润的土地,疏松绵软,黑得流油,只要风调雨顺,无病虫害,这土地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人们是尽可以无忧无虑的。
我把这想法告诉父亲,希望他能采纳我的意见,不想父亲当即否决并且口气十分武断地斥之为“馊主意”。他说,现在土地金贵,割了稻子种油菜,割了油菜种稻子,谁还舍得把地空出一季来种那个毫无收益的东西?我看一时说服不了父亲,只好作罢。
转眼又是一年。二季稻拔节、抽穗时节,父亲又来电话,说今年的禾苗长势不行,看来又要减产,甚至比往年还要减得多。
他说,如果实在没有别的良策,我就听你的,种一季紫云英试试。我哑然,人就是这样,不到真正的悬崖,总是不肯回头,看来这回父亲总算接受教训了,不过……父亲在电话里又说:“只是那东西,附近已经十几年没人种了,找不到种子,你能不能想办法弄一些回来?”
父亲交待的事,我自然不敢怠慢,于是便先到当地镇农技站,后到市农林局,再到省农业厅,都说没有。没有?凭什么没有?就因为它平凡?就因为它普通?就因为它没有通常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忽然的,我有一种深深的悲哀!
隔壁邻居刘婶与桂平的母亲合不来,时不时会发生一些口角,可刘婶对桂平却另眼相待,相见时嘘寒问暖,就像待亲生儿子一般。这天,在县城工作的桂平回了次老家,刘婶老远就喊住他,非要留他吃餐午饭,席间,刘婶又是递烟,又是敬酒,极尽殷勤,临别时,她才吞吞吐吐要桂平帮她个忙。
刘婶有个独生儿子,也在县城工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原先还会偶尔写封信,娶了媳妇之后连信也懒得写了。上回儿子回来,刘婶对儿子好一顿骂:娶了媳妇忘了娘,我年少守寡,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良心叫狗吃啦!这一骂可把儿子骂烦了,饭也不吃,拨脚就回县城去了。
有道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儿子一走,刘婶马上就后悔了,总想怎么弥补一下,可又总找不到什么由头,现在好了,桂平回来了,就托桂平给儿子捎袋红薯去把,现在城里人吃大鱼大肉吃腻了,这乡下的红薯倒成了稀罕物呢!刘婶说:“这点忙,你总可以帮婶吧?”桂平拍着胸脯说:“您放心,我一定办到!”
唐昊没去管袁先生是否喜欢黄瓜果盘,但是只要吃过的人都说好,而且可以活化细胞,这才是最重要的!
唐昊来到后院仓库角落,将行军床打开直接躺上去美美睡过去,直到下午两点半闹钟响起,唐昊才懒散地起来!
收拾好行军床,拿出样品采集袋,唐昊先把简单的工作做一部分,然后后勤老师傅过来,能够更加从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