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跪了下来
就在宋漫漫无聊到和凌家工作的人聊天时,沈宴清这边却是忙的焦头烂额的,每个人都只恨不得能把自己一分为二。
宋识踩在梯子上,将寿字挂在最中间,随后看向下面的宋思南,问道:“思南,这个寿字歪不歪?”
“有一点,你再往右边来一点。”
“思南,过来帮我弄一下这个福字。”
“这边的瓜子怎么没了?谁给吃了?”
“把那个椅子搬到一边去,放在中间太碍事了。”
“中午的菜都准备好了吗?爷爷马上就要到了。”
“小叔,你别在厨房啊,快过来帮忙挂寿字。”
一时间,整个庭院都伴随着吵闹声,热闹极了。
好一会儿,宋鸣快速的跑进来,气喘吁吁的道:“爷爷他们过来了,快快快......准备。”
“该躲起来的人快躲起来,别让爷爷发现端倪。”说完,宋识拉着宋思南往后院跑去躲了起来。
与此同时,宋漫漫终于从屋内出来了。
草垛旁,凌酌的夫人望着门口站着的宋漫漫,激动的不能自已,一个劲的晃着凌褚夫人的手,道:“我们漫漫可真好看,跟那仙女似的。”
“嗯嗯嗯!”凌褚夫人看着宋漫漫,也是移不开眼睛,面对自家大嫂的话没时间回应,只是不住的点着头。
宋漫漫望着草垛的方向皱了皱眉,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一样。
不过来不及多想,宋漫漫就被给她化妆的女生催促着前往大厅。
宋漫漫走进大厅,就见凌炎和宋耕也都换了一套西服,一本正经的站在门口的位置。
徐尔若、陶芍芍、谭宛三人也都换上了礼服,虽然看着没有她的华贵,但是也是十分的精致。
见宋漫漫走过来,几人的眼睛里齐刷刷的露出了惊艳的神色。
宋漫漫一袭浅紫色泡泡袖长裙,脚踩一双银色高跟鞋,及腰的长发被卷成了大波浪。
脖子上戴着一条紫色水晶吊坠,和配套的紫水晶耳环,脸上的淡妆给宋漫漫又增添了几分气色。
此刻的宋漫漫颇有一种出尘入世的感觉。
“天哪,漫漫你也太美了。”
“真的很美。”
“太漂亮了。”
“哇!我现在都不敢看漫漫,真是便宜沈宴清那小子了。”
“小妹,今天很美。”
“大哥的意思是我以前不美了。”
逗了逗宋耕,见宋耕立马慌张起来,宋漫漫‘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逗你的,大哥。”
“嘿嘿,每天都很美,只是今天......比昨天更美。”绞尽脑汁,宋耕想起了上次偶然听到的宋牧说的话。
听到这话,一旁的陶芍芍耳尖不禁泛起抹绯红,这话她总觉得似曾相识,好像是宋牧对她说过的话。
这宋家兄弟还真是一脉相承,哪怕是最老实的大哥,居然都会讲这种哄人的话语。
就在几人说话之间,宋爷爷、宋奶奶一行人走了进来。
看着屋内的设施,宋爷爷、宋奶奶、沈爷爷、沈奶奶、几位舅爷、六姨奶奶的眼眶都渐渐泛起泪花。
“这......这是谁弄的啊?”摸着屋内的桌子,宋爷爷的语气比起以往软了许多,透着一股脆弱和怀念。
宋奶奶抚摸着旁边的屏风,泪珠从眼眶滑落,喃喃道:“这是我......我出嫁的时候,阿爹给我置办的嫁妆。”
“这里东西的陈列摆放与当年一模一样,一模一样啊!”
“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入,只是我记得这里曾经是一块澄泥砚,如今却变成了端砚。”
听到宋爷爷的话,宋奶奶不满的拍了他一下,道:“孩子们已经很有心了,你个老头子别那么挑剔,而且这端砚可比你当初那澄泥砚要好。”
“我哪是挑剔,我只是觉得他们辛苦了,找这么些东西不容易。”说完,宋爷爷眼睛蓄满了泪水。
“这老宅居然还能买回来恢复成以往的模样,你们肯定没少费心,都是好孩子,快坐下休息休息。”
听到这话,宋漫漫低着头望着自己的脚尖,这话她听着真是问心有愧。
其他人也是抬头望天的望天,看地的看地,他们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接这句话。
见几位老人看完了屋子,回忆完了从前,凌炎轻轻的碰了下宋耕,用眼神示意着他。
“有......”
就在宋耕刚刚开口准备说话的时候,宋爷爷再次开口,道:“那枇杷树都和当时的位置一模一样,要不是因为这树枝长得不一样,我还真不一定能分辨出来。”
“还有那躺椅,当初我和韶恩常常躺在那上面喝茶聊天呢!”说完这话,宋奶奶欣慰的给了宋漫漫一个眼神。
自家孙女说要到临市给老头子过大寿,准备惊喜的时候,她还没当回事,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么大一个惊喜,这别说老头子惊喜了,就连她都很是惊喜。
面对自家奶奶递过来的眼神,宋漫漫尴尬的笑笑,此刻她也不好说什么,容易破坏气氛。
见自家爷爷、奶奶停下不再说话,宋耕酝酿了一下,正准备开口,就听到凌誉文满是激动的道:“真没想到这我小时候练的字都还在。”
“这是你七岁时的字吧,那个时候你的手还不稳,写的跟狗爬的一样,可你偏偏不服气,非要把这字给裱起来送给三姐。”
“这个屋子真是满满的都是回忆。”说着,宋爷爷看着宋耕、宋漫漫点了点头,接着道:“爷爷能有你们这样的孙子、孙女真的是三生有幸。”
“没......别这么说......爷爷...我...真的受之有愧啊!”听到宋爷爷的话,宋耕‘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眼泪哗哗的流着说道。
他是真的觉得心中有愧,作为宋家这一代的长子,这件事他什么都没做,原本他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看到宋爷爷、宋奶奶见到这宅子时候的神情以后,宋耕才知道这处宅子有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