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粟特人
对于唐晓这番言语,大多数百姓都不以为意。
他们很多人对朝廷、对皇帝没有什么认知,就算是钱粮赋税税交的多,他们以前也想不到皇帝头上。
现代人从小接触的是爱国教育,我们都为我们出生在中华而骄傲。
古代的百姓就不一样了,他们心里不会对朝廷和皇帝产生很浓厚的敬仰之情,也不会以自己所处的朝代为荣。
有这种思想的人在从前就是读书人,或者就是京畿地区附近的人。
其他地区好多人以前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身在哪个朝代。
与他们打交道的无非就是村长、里长。
衙门里随便一个吏员,在他们眼里就是不可得罪的大老爷。
这种认知在如今已经慢慢转变。
现在大家都认字了,脑子也灵醒了一些。
后面好几个朝代都开始在民间办起了私人小报,除了这些用简体字写的小报纸,还出现了简体字的话本子。
当然,这些东西是有家底的人才能买得起的。
不过隔几天就出来的直播也足够让很多人巩固住识字的基础。
皇帝离他们好似不像从前那般遥远。
这种不遥远是以前心里从来没想过皇帝,现在却时不时能听见皇帝的名头。
百姓们对自己的朝代和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感。
这些改变是皇帝乐意看到的,他们以后还会在背后推波助澜,使劲给百姓洗脑,最好让百姓们打心眼儿里崇拜自己的王朝。
听完了所谓政权,大家开始三三两两的讨论着所谓的天下第一老丈人独孤信。
“三个女儿都能当皇后,那定然是极为貌美的,不知道这个独孤信长得好不好看?”
有人想起了一个典故,急忙解释。
“想必是好看的。”
“当初独孤信骑马出游的时候帽子不小心歪了,这在当时算是失仪。
没办法,独孤信只能赶紧骑马快速回家,他只觉得丢人。
第二天出门一看,大多数人都把帽子带歪了,独孤信大为诧异。
细问之下这才知道,原来是大家看他歪着戴帽子十分好看,便也跟风相随。
之后这段故事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侧帽风流。”
听了同伴的解释,好几个人都开始将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往独孤信身上套。
幻想了半天都没有十分满意,只能无奈叹息。
看完了印章,唐晓一眼就看见了正中央的一道石门。
这道门很特别,它上面的图案都不是传统的中华元素。
了解了一下资料,唐晓这才明白了盛唐的繁荣不是一日之功。
大家看着这个石门也在窃窃私语。
“打眼一瞧,这不就是普通的墓门吗?”
“不过上面雕刻的画面确实很特别。”
【这道墓门叫做安伽墓石门。
石门最底下各雕刻了两只小狮子,柱子上的花纹是葡萄藤蔓,引人注意的是半圆形的最上方全部雕刻着?异于中原的形象。
有骆驼、还有一些长相奇异的人。
它的主人安伽是粟特人,在东汉时期,粟特人就已经来到了中国,他们带来外地的东西,然后再带走中华的物产,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搬运工,串联了整个世界。】
原来是商人。
很多人只知晓大唐胡商云集,没想到这些人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来到了我们这里。
张骞看着石柱上的葡萄藤蔓,想起了他在西域吃过的葡萄,那是真的美味。
刘彻也吃了张骞带回来的葡萄干,那些葡萄种子也都被种进了御园,成为皇家园林的一抹独特的存在。
只是这狮子看着很陌生,他确实从来没有见过。
【狮子和葡萄这两样东西在现在看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却鲜为人知。
张骞从西域带回来葡萄种子,在很多年里,葡萄只是皇家和王公贵族才能偶尔吃到的奢侈品。
百姓们听都没听过。
不像现在,这种水果在超市里就能买到。
狮子是东汉时期一个西域的藩属国进献给皇帝的礼品,所以魏晋南北朝一些人听说过狮子。】
明清时期的人家想起了官府门口的石狮子。
仔细一想,很多人确实没有见过活的狮子,这么多年狮子不知不觉好像已经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葡萄美味,确实应该推广,这么好吃的水果不应该只成为皇家专属。
想想子孙能吃到这种好吃的水果,刘邦也有些馋。
看了看技术库,里面确实可以兑换葡萄种子,想了想,他还是没舍得下那一个积分。
算了算了,说不定商城会上新,到时候拿钱就能买,何必浪费积分?
刘邦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粟特族人的老家在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正是顺着丝绸之路,他们才来到了我们中原。
安迦是跟随着父亲来到了中原,长大之后的他受到了北周王朝的封赏,负责管理来我们这边做生意的粟特商人。
这个时期已经有不少移民过来的粟特族人,安迦就是一个部落的首领。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慢慢和汉人融为一体。
奇怪的是,安迦的墓里并没有尸骨。
这是因为粟特族人普遍信仰祆教,也叫拜火教。
他们一般不实行土葬,传统的丧葬是让狗将尸体吃掉,剩余的骨头再封进一个瓮中。
安迦不一样,他毕竟身份不一般,所以有火葬的待遇。
之后很多粟特族人也和汉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拜火教,在他们眼里火自然是不一般的。
对于他们传统丧葬,很多人不知该怎么说,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文化差异,没什么特别的。
【粟特族人善于经商,不少人在隋唐时期都成了豪富之人,他们利用自己的外籍身份,很少交税,行商也更加方便。
既然移民到了这里,就是我们的人了,不应该有太多的优待。
一个强盛的国家自然会吸引一些别族的人来投靠,怎么安排这些人,这是一个大学问。
弄不好只能加剧矛盾。】
李世民从来没有意识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国家强盛、万邦来朝是好事。
那些人愿意来投靠大唐,更是好事中的好事。
这么看来,不应该不管不顾,任由他们聚集成一个部落。
时间长了,难免生异心。
李亨想起来,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粟特人。
这么看来,安史之乱的根源还在皇帝的身上。
父皇太过信任他们,也太过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