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正式开学
到了晚上,林曦薇家里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林曦薇家一直灯火通明,一直到半夜才熄灭。
先来的是朱婆婆。
“柳夫子,我知道老婆子这么说有点不要脸,可是我们家娃儿有六个,三个都到了可以念书的年纪,我让其中一个读书其他不读良心过意不去啊。
不知道夫子您能不能帮帮忙,让我家娃儿先读着,等到来年我们有钱了,再把学费给您凑齐了。”
朱婆婆年纪这么大,在村里也算是有威望的人了,为了几个孙子,也是煞费苦心。
孩子们听说村里要建学堂,个个都想去,可是家里的财力有限,他们根本供不起三个孩子,这不,朱婆婆为了几个孩子,这才腆着脸来求柳士明了。
她家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也都来了,带着自己家的小孩,满脸忐忑的站着。
老三媳妇手里提着鸡蛋,家里腌的腊肉,装了满满的一篮子。
柳士明本就是个善良有大义的人,村里人的情况他也都清楚,能读得起书的人很少,杨柳村能够接纳他他已经很感激了,就算是免费为村里人教书,他都愿意。
他自己也是被人帮过的,他愿意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反正教一个孩子是教,教两个孩子也是教。
只不过,当初在商议学费的时候,林曦薇怕不给钱,有些人不会认真读,这才说了每年二两。
“朱婆婆,只要孩子自己愿意念书,肯念书,我都会好好教的。”
柳士明满脸真诚的对着朱婆婆一家说道,为的就是让他们放心。
听到柳士明的话,朱婆婆一家人都感动的要给柳士明给跪下了。
要是家里有擅长读书的那他们家就算改换门庭了,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即使不会念书,能够多识些字,多懂得些道理也是好的。
柳士明赶紧拦着,不过三个孩子的磕头他还是接受了,就当是孩子们的拜师礼了。
朱婆婆一家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他们拼命 往柳士明手里塞篮子,直到柳士明收下篮子才罢休。
有朱婆婆家的例子,越来越多的人都来求柳士明。
他们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刚好满足温饱的,家里又有适龄读书的娃的,他们拿不出钱,只能把自己家里有的最好的东西都装了来。
有的是一篮子鸡蛋,有的是两斤腊肉甚至还有些给林曦薇家里搬来了十捆柴火。
柳士明看着这些东西,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但是,他能看到每个家庭的殷切期望。
这其中,最让林曦薇印象深刻的是村里王寡妇的儿子,已经十二岁的林喜。
他和他娘王寡妇是最后来的,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林喜的爹在林喜三岁的时候就去了,留下林喜和王寡妇两人。
在林喜爹死的时候,村里就都在说王寡妇肯定会改嫁。
但是谁也没想到,当时才十八岁的王寡妇,竟然在所有人面前立下了誓言,这辈子永不再嫁,生是林家的人,死是林家的鬼。
即使是林喜的爷爷奶奶觉得林喜娘不吉利,把林喜和他娘从林家分了出去,王寡妇也没有带着林喜走。
她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一个人把林喜抚养长大。
这些年,即使再苦再穷再累,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林喜,怕林喜被人欺负,一个温柔的女人变成了外人口中的母老虎!
林曦薇平时很少见着王寡妇,这次,为了林喜,王寡妇还是第一次登林曦薇家的门。
“我家孩子岁数是大了点,可是他真的很好学,只求夫子不要嫌弃他年纪大,把我家喜儿收下。”
王寡妇现在也才二十七岁,可是脸上却长了两道深深的法令纹,整个人看起来既刚毅又带有一点愁绪。
可是,现在的她,为了自己的孩子,只剩下满心的恳求。
林曦薇对王寡妇还是很佩服的,在这个年代,一个女人独自拉扯大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且看林喜那个孩子,被王寡妇养的很好,到了林曦薇家,对于每个人都很有礼貌,老老实实的跟在王寡妇身边,从来不会到处乱看。
只希望,林喜能好好读书,读出一番成绩来,不辜负王寡妇的一片心。
今夜,村里不知道多少人睡不着,他们都在为明天而畅想。
到了第二天,村里的学堂正式开始上课了。
早早的,祠堂门口就挤满了人。
上学的孩子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身上背的是家里长辈连夜赶出来的书包。
为了表示对学堂的重视,里正带领着村里人在祠堂前放了个大大的鞭炮,以宣告杨柳村学堂正式开始上课。
等到柳士明到了,所有的孩子都整齐的对着柳士明鞠躬,震天响的夫子好让柳士明格外热血和有激情。
柳士明先给孩子们分班,其中林世昭和林大东是所有人中学的最好的,分在了甲字班,林世杰和林世勇分在了乙字班,而剩下的三十个孩子都分在了丙字班。
这些班级都是流动的,学的好的孩子就可以像前面的班级流动。
对于不同水平的孩子,柳士明采用的也是分级教学,这样就能照顾到每个孩子。
本来以前柳士明只要上午教孩子们的,现在基本上一天都要待在祠堂了。
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累,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年轻力壮的自己。
而林曦薇,也恢复了下午的锻炼。
她要让孩子们防身的技巧多掌握一点,即使用不上,可以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其中,有些学堂的娃对林曦薇下午课程感兴趣的,也都跟着林曦薇开始了训练。
他们每天穿梭在村里的学堂和林曦薇家的院子,一派生机勃勃。
有时候,一些对射箭感兴趣的大人都会来跟着林曦薇学习,虽然做不到百步穿杨,但是至少能用来帮助狩猎。
一时之间,杨柳村每天都能听到嘹亮的读书声和孩子们锻炼身体的身影。
村里的人干活都比以前有劲多了,至少他们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