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被抵制
因为没有在冷婧这里讨到便宜,于是第二天,大街小巷都在传冷婧以女子之身在书院里当先生,是在辱没圣贤,视为读书人之耻。
他们坚决抵制这样的行为,绝不能让一个女子辱没他们读书人的名声。
北疆学府用一个女子教书,更加是圣人的不敬,他们同样不屑与之为伍。
一时间,所有读书人都开始抵制北疆书院,甚至有的读书人用北疆书院生产出来的书籍和纸张都会被人笑话。
冷倾和冷婧两眼不闻窗外事,他们抵制他们的,北疆学府又不是给他们这群有钱的读书人创立的,是给那些贫苦百姓创立的,他们觉得用那些纸张浪费,他们就可以不用,反正他们的纸张和书籍根本不愁卖。
而且等他们知道北疆书院里面的一种纸张已经作为贡品送去京都,估计他们就会后后悔现在的决定吧。
毕竟能够称之为贡品的东西那都不是等闲之物,哪怕那种纸张没有在市场上流通,可是有这样的名头在,其他的纸张自然会水涨船高。
能够和皇家用一样的纸张对他们这群一心想着‘学得文武艺,或与帝王家’的读书人来说,是一种荣耀。
这就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是一个道理。
上行下效,按照上面人的喜好,进行模仿,这样上面的人看到也会高兴。
这是一种变相的讨好,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示好。
当然北疆这些读书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他们现在一心想让北疆书院开不下去。
书籍和纸张也卖不出去,这样北疆就会重新变回原来那样。
他们自己的书铺生意就不会被打压的那么狠了。
当他们发现,他们放出的消息只有一部分读书人在应和,而北疆学府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时候。
他们又开始降价处理他们手中积压了很久的宣纸,想要用这种宣纸来打压北疆学府的纸张。
可是那种沉积已久的宣纸根本不能使用,纸张泛黄还在其次,被蛀虫叮咬的痕迹还有那破损的边角都没有办法使用。
蘸着墨水的毛笔刚刚落下,那宣纸瞬间就晕染开来,模糊成一大片。
根本看不清写了什么。
原本就是图便宜才买的纸张,现在根本没办法使用。
这让这些读书人有些不满,这些宣纸就算是降价也比北疆学府的纸张贵了将近一倍。
可是北疆学府的纸张确比这些纸张好用太多了。
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昧着良心说北疆学府的纸张不好。
因为这次的对比,有囊中羞涩的读书人悄悄买了北疆学府的纸张,偷偷使用。
毕竟他们可是读书人,还是要面子的。
他们去买纸张的时候,偶尔也会遇到自己的同窗,这时候,他们都会很有默契的不看对方,装作不认识对方,然后快速买好自己需要的用品,连忙离开。
这样掩耳盗铃的一幕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因为这群人的光顾,北疆学府的纸张不但没有被打压到,甚至生意更好了。
这要是让那群人知道,估计能气死。
要不说无知是福呢,那群人此时正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打压到了北疆学府。
正等着看北疆学府的热闹呢。
结果却被他们忽悠的读书人背刺了。
当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都惊呆了,怎么也没想过是这样的结果。
他们很愤怒,只能把这份愤怒发泄在北疆学府上面。
可是这对北疆学府没有一点实质性伤害,他们只能在自家的院子里咒骂着北疆学府的无耻。
居然暗地里拉拢读书人去他们那里买纸张。
为了狠狠的打压到北疆学府,他们狠了狠心,经济体把自家最便宜的纸张降了价。
比北疆学府的还便宜一成。
王琨得知后,连忙去找了冷婧:“妹子,要不我们也降价?”
冷婧摇头:“不用,我们以不变应万变。”
王琨有些着急:“我们就这么看着么?”
冷婧轻笑:“怕什么?他们降价的都是劣质的纸张,价钱虽然和我们的一样,可是质量却不一样,读书人也不是傻子,同样的价钱他们为什么买质量不好的纸张呢?”
“那群人只会嘴上说着贬低我们的话,身体却很诚实的跑来继续花钱买我们的纸张,不用管那群人说什么,我们开学的目的本就不是他们,他们也只会拿我是女子身份作为攻击点了,都是些只知道无能狂怒的废物罢了。”
冷婧说的很不客气,也确实是瞧不上那群人的做派。
看着正义凛然,文人风范,一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模样,实际上呢?
满肚子的蝇营狗苟!
总想着通过打压别人的方式让自己过得更好。
这些心思哪怕放一点在自家东西上,提升一下自家物品的品质。
都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一看到别人家的质量比自己家的好,就慌了神,一心想着打压对手。
等到京都那边贡纸的消息传回来,相信他们会更慌。
毕竟成为贡纸的圣旨一下,那些读书人会瞬间倒戈。
把北疆学府的纸张奉为圣品。
并且会以使用这样的纸张为豪。
现在冷婧并不着急,他们纸张的质量在那里摆着呢, 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除非那群人用同等质量的纸张降价。
可是类似于自杀一样的手段他们会用么?
毕竟他们心里都是清楚的,北疆学府的纸张卖的这么便宜,人家还是赚钱的,若是他们用同等质量的纸张降价,那肯定是赔钱啊!
时间久了他们自己会先顶不住的。
不然他们也不会一开始就想用冷婧来作为攻击北疆书院的突破口。
只是因为发现没有效果,才改变了方式。
不过现在依旧没有效果罢了。
虽然其他书铺里面的纸张降价了,可是像冷婧所说的,北疆书院的纸张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甚至因为他们降价的是劣质的纸张。
北疆书院那有些岌岌可危的名声还好看了一些。
也会有少许的读书人为其说两句公道话了。
只是声音还很少。
直到一个月后,京都的圣旨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