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锦衣卫、东厂、西厂
这是在说他不太能打,还是真的在夸太祖无敌。
嗯,我觉得哪里怪怪的。
……
并没有给多少人疑惑的时间,虞美人回道。
[是这样的,朱棣第一次会亲征的起因是朱棣派出使臣郭骥出使鞑靼,表明自己不想兵戈相见,却没成想鞑靼人居然直接杀害了郭骥,朱棣知道后,那叫一个生气,然后就让一个叫丘福的,这是一位靖难名将,且算是最早跟随朱棣的那一波人,但在鞑靼问题上……
朱棣给他十万明兵征讨鞑靼,结果就因为他自己轻敌冒进,中了鞑靼埋伏,直接让明朝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朱棣知道后,那还了得,这才亲征自己冲了,带着他的五十万大军。
第一次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不仅在斡难河大败了蒙古大汗本雅失里,让本雅失里一人狼狈逃走,后被瓦剌部马哈木所杀。还在回军途中大败阿鲁台,阿鲁台坠马逃遁,这位阿鲁台是蒙古贵族,还是北元汗廷太师。
反正此战之后,鞑靼被迫臣服于明朝,向明廷进贡马匹。
然后,第二次亲征,我先说结果明军大破瓦剌,阿鲁台遣使来朝。第二年,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关系。
但过程,这次朱棣还是亲率50万大军北伐,然后,瓦剌伤亡惨重,但只能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第三次,阿鲁台连夜逃跑,明军决定停止追击。第四次,击败了鞑靼的余部,首领也先土干率部投降,朱棣接受了他的投诚,封也先土干为忠勇王,明军取得胜利。第五次,下令班师回朝,这次北征是无功而返,在途中病逝。
但你说该不该打吧,我觉得是应该的,因为朱棣的每一次亲征都不是心血来潮,原因还真就是他们手欠招惹。
但你说有很重挫北元势力,让他们真正忌惮,或者达成汉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打突厥、朱元璋打元朝那样的,好像也没有。
当然,最受争议的不是朱棣打不打的问题,而是动不动几十万几十万的兵力,虽然对草原势力多有削弱,却并没有造成太多实质性的打击,就很怀疑,朱棣迁都是不是为了打草原的时候多省点路上粮草。
而如果要我说的话,我觉得朱棣多少是遗传了朱元璋凡事亲力亲为的基因,不过朱元璋是在政务上,朱棣是在打仗上。
就算丘福翻车了,倒也不是凡事亲力亲为。
你们懂我意思吧。]
明朝。
朱棣:……
懂了,就想说虽然他皇帝做的不错,但接连五次,永乐朝也遭不住呗。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他也表示听进去了,只是,蒙古人手实在太欠了,就他们干出的那些事,他要是不回击的话,那不成王八了吗,他忍不了。
这点虞美人可以作证,朱棣第一次亲征,是因为鞑靼杀了使臣郭骥出使鞑靼,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原因。
那时候朱棣想打吗,他不想打,朱棣是找他们议和的。
第二次则是因为瓦剌部发展壮大,进军胪朐河,觊觎中原。第三次是鞑靼部阿鲁台势力发展壮大,开始与明朝交恶了骚扰劫掠明朝北部边疆,还杀死了明军将领王祥。第四次又是因为阿鲁台率部卷土重来,再次侵袭明朝边境,烧毁城池,俘虏百姓。第五次阿鲁台又又又率兵进犯明朝的大同、开平等地,抢劫城池、杀戮人口。
手简直不要太欠,这谁能忍,反正朱棣忍不了,然后每一次朱棣都冲了。
……
[总而言之,虽然朱棣五征漠北这事儿有争议吧,但却也可以肯定的说,永乐一朝的文治武功,皆是明朝之最。
我们说完有争议的部分,我们再说朱棣在文治上面的动作。
第一、他非常的有创新。
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明朝到底有几个皇帝直属,只为皇帝负责的机构。
前有锦衣卫,后有东厂。
锦衣卫是个啥,我已经介绍过了,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东厂。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有名的机构,有多有名呢,也就是如雷贯耳,能止小儿夜啼的程度吧。
毕竟哪个现代人的童年不认识东厂公公呢,哪个现代人没做过当东厂公公,练就葵花宝典的梦呢。]
各朝代众人:???
啥啥啥,咋就是东厂公公了,那个葵花宝典又是个啥,他们怎么就有点听不懂了。
倒是有些沉迷武侠小说的,闻言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那个“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吗。
想到那颠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剧情,那江湖上的故事。
嗯,突然就懂后世人在想东厂公公的时候为啥非得加上一个葵花宝典了,确实精彩。
看过小说的,给不知道的安利了一遍剧情,但大多数人还是没听过的,虞美人也没特意解释,主要她说的,哪有亲自看过精彩,这叫存留惊喜。
汉朝。
猪猪却表情怪异。
难得没有被天幕夸赞后要飞起来的心情,有的只有下面凉飕飕的感觉。
不是,明朝人都是变态吗,这用人还非得用被嘎过的,还一用用一个厂子,这也太变态了吧。
虽然他大汉不能说是一个没有,甚至他还有这种男宠,但怎么说呢,猪猪也实在无法想象,他朝堂上的一半官员不能人道,无妻无子是个什么样子。
猪猪总觉得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他得担心一下,那些人会不会想太开勾引他这个做皇帝的,毕竟他也是很有魅力的。
明朝皇帝心还真大。
……
[言归正传,我具体说说东厂是个啥,简单说,这是一个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的机构。
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因为锦衣卫也是这样的。
但也有不同,东厂的那些,你们可以理解成,都是宦官。
这也是宦官干政的先河。
这里想采访一下老朱,有没有觉得成祖是薛定谔的孝顺,他在针对朱允炆这一方面,非常、非常、非常的孝顺,样样表示自己要遵循旧制,不跟朱允炆学坏。
而另一方面,在老朱明令“宦官不得干政”,甚至还专门做了个铁牌牌的情况下,头铁的弄了个东厂,且东厂的权利比锦衣卫还大。
但我估计连朱棣自己都没想到,在他头铁让东厂权利超西厂以后,他的后代里,有一个名叫朱见深的,他又弄出了个西厂。
而西厂出现还真就是为了加强特务统治,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权利大过东厂。
而别管哪个厂,最大冤种其实还是老朱办得锦衣卫,因为这两个厂子的人才,都是锦衣卫中选拔出来的。]
各朝代众人:???
锦衣卫、东厂、西厂,且都是特权组织,权利还一个比一个大,这明朝妥妥是在是在套娃呀,怎会如此。
明朝。
朱元璋眉头紧锁,看了看自己锦衣卫,又看了看朱棣弄得那个东厂,和朱祁镇那个儿子弄得西厂,除了蹙眉还是蹙眉。
实在是,这个发展,就是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
怎会如此,这也难怪后世人会印象深刻了,这三个排列组合下来,任谁也不会轻易忘记的。
至于被薅羊毛这件事,对比两个厂子带给自己的震撼,朱元璋觉得,这件事好像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唐朝。
二凤张了张嘴,一时无言,一时间非常谨慎的,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意见。
这场面,就是他也没见过啊,明朝的皇帝好像在玩一些很新的东西。
但可以肯定的是——
朝臣们安静看着天幕,同时微妙感受到自家陛下投来的视线。
所有人读懂了这个眼神,里面清清楚楚写了几个大字:看,我对你们多好,夸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接受到陛下求夸奖的眼神,二话不说就是一顿夸。
他们绝对是真心实意的,脑补一下自己家房梁上依次蹲着锦衣卫、东厂、西厂的人,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然后就有三份报告被递到皇帝那里,嗯,那场面着实有点可怕。
就连魏征也难得闭麦了,脑补里的场面着实有点变态,所以难得夸赞自家陛下魏征自然又是一通连拉带踩。
不过这次踩得可不是史书上的了,而是那些个明朝皇帝。
操作实在是太变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