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赵家的往事
第二天一早,赵德柱就在奶奶的伺候下,穿衣起床,离开封印的被窝。
吃过奶奶准备的玉米糊糊,赵德柱又回到炕上去研究金手指。
赵德柱详细研究之后,又想起现在是两岁,啥也干不了。
聚神电波按大光球给的信息,由于是残缺状态,需要吸收宇宙能量缓缓恢复,现在只能在离赵德柱十米距离才能产生效果,更远了就不行。
家里现在就只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至于二叔、三叔都在镇上当学徒。
自己虽然被母亲和奶奶带在身边,可是他们都不识字,就算有聚神电波,后面有效果的也就只是让她们更专注于家务活儿,像什么洗衣做饭、针线活儿、农活儿之类的能通过聚神电波在专注状态下提升。
爷爷要进山打猎,父亲是木匠,不可能长期待在身边。
生殖能力更是扯淡,现在赵家人丁稀少,想用这个能力给赵家增加子嗣都不行,现在只能用于自己,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顶啥用?
唯一有效的只有脑域开发了。
可是前面在融合智慧魔方的时候,已经开发过一次脑域,后面只会随着魔方的恢复,缓缓提升。
而维度奇物恢复是非常缓慢的,这个只能等。
无奈的赵德柱只能活动着自己的小身子,动用自己已经被开发过一次的脑域思考。
首先,现在离正式沦陷还有近半年时间,这个时间需要早些准备,不管是逃荒,还是进山避难,都是需要提前张罗物资的。
然后还要考虑自家的生存问题,要知道虽然现在自己是处于山区,可是北平周边的村镇都是被日本人占领的,谁也不敢保证日本人不来。
最后,还要通知二叔、三叔回来,不能让他们跟着在镇上厮混,在日本人统治下生活。
想来想去两岁的赵德柱一阵头大。
年幼的自己在家有什么说服力呢?
也只能靠之前融合智慧魔方的时候,装生病、装做噩梦害怕,才让爷爷和父亲动摇。
无奈的赵德柱只能想办法动用自己被开发过脑域的大脑,来表现出自己的天才,然后吸引家人的注意力,提升话语权。
想到就做,赵德柱一头从炕上爬起来,朝着正在一边抽烟袋锅,一边收拾一早进山带回兔子的爷爷喊道。
“爷爷,我想识字!”
赵德柱斩钉截铁的声音,吸引了在堂屋各自做着自己事情的家人们。
看着家人们好奇的目光,赵德柱毫不动摇,涨红着脸,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紧紧盯着赵老爷子。
赵老爷子听着孙儿的声音愣住了,接着放下手里正在剥皮的兔子,叼着烟袋锅,拍拍自己身上厚厚的狼皮大袄,缓缓走到炕前,笑呵呵的问道。
“乖孙儿,你为什么想识字啊?”
赵德柱看着额头布满皱纹,被寒风吹红的鼻头,一脸慈祥,露出整齐大黄牙,一脸微笑,慈祥的爷爷,鼓起勇气装着稚嫩说道。
“爷爷,我在家也没什么事儿,好无聊,我想识点字,然后从书上找为什么鬼子为什么打我们。”
赵耀亭一听,好么,绕来绕去,还是回到鬼子身上了是吧?
看来自己儿子腿上的残疾,让自己乖孙儿一直放在心上啊。
这才两岁就知道心疼老子,是个小人精啊。
想到这赵耀亭得意的笑起来,朝着奶奶李启秀说道。
“你瞧瞧,咱们乖孙儿多懂事儿,小小年纪就知道疼他老子,知道他老子因为日本人受伤,就要想办法了解日本人。只是这孩子煞气有点大啊,哈哈。”
奶奶李启秀也微微一笑,宠溺的抱起赵德柱,在赵德柱的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赵德柱无奈的挣扎着,死死盯着赵老爷子。
赵老爷子看孙子是铁了心想识字,只好收起脸上的笑容,板着脸,一脸严肃的看着赵德柱。
“乖孙儿啊,你要识字可以,我就能教你,你能保证自己能老老实实的学,不捣乱不?”
赵德柱一听爷爷说能教自己识字,顿时愣住了。
这老头有点道行啊,一个山里猎人能识字?
该不是自家还有什么神秘背景?
有着成年人思维的赵德柱思想立马就飘忽起来。
赵耀亭以为孙子害怕识字,所以才一脸恍惚,呆滞起来呢。
“孙子,咋了?害怕了?”
赵德柱飞到天边的思绪被老爷子拉回来,连忙说道。
“爷爷,您说错了,我是男子汉,没怕。我只是想着爷爷为啥识字!”
“我过年的时候,在村里跟着老爹拜年,大家都说我是读书种子,村里就两三个读书人,没有您啊。”
听着自己孙子稚嫩乖巧,又富有条理的话,赵老爷子伸出自己的巴掌,在赵德柱的头上狠狠揉搓两下,不顾赵德柱的反抗,咧着嘴笑了起来,整个人接下来又陷入回忆之中。
“乖孙儿啊,你爷爷我是1899年生人,祖籍山东的。”
“那年你太爷,也就是我父亲参加义和团,携带着你太奶北上。”
“那个时候啊,你太奶正怀着我呢!”
赵德柱心想老爷子还有这个背景啊,义和团后人,可了不得自家算是义士之后了?
赵老爷子继续说道。
“你太爷是山东一个地主家少爷,自小爱好舞枪弄棒,跟着各路拳师学了不少的本事。”
“后来家里因为老太爷抽鸦片,把家业败光,你太爷才开始讨厌洋人。”
“后面整个赵家四散,就剩下你太爷爷夫妻跟着拳师走南闯北讨生活,再后来就参加义和团北上。”
“而义和团被洋人打散,你太爷就带着要生产的你太奶,逃到这里定居,以打猎为生。”
“当时你太爷年轻的时候受过不少内伤,在你爹出生之后就去世了,我当时也才十六七岁。”
“后面就是军阀割据,战乱频生,我就继续在村里隐姓埋名了。”
“小时候,你太爷可是教过我识字和拳术的,不然我哪来的打猎本事?”
赵德柱这才了解自家的背景,这才合理嘛。
自家一家子有不错的名字,有辈分,哪是一般家庭能有的?
看来家学渊源啊,以后自己光从老爷子身上就能学到不少的本事了。
其实赵德柱哪里知道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
别觉得山野村夫和农民名字差。
按中国习俗,只要是太平时节,大部分人都有不错的名字和辈分。
在古代乡土观念沉重,一家一姓的都是聚在一起,有祠堂、有族老。
哪怕是出了五服,只要一个村里一个姓,铁定有辈分儿有大名,哪怕是这人不识字。
也只有民国时期,战乱多发,民不聊生,又经过日本人的肆掠,自然不少家族四散,又因为自然灾害各自逃荒,那些不识字的基本上就忘掉自家字辈儿。
所以我们看到各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各种农民和底层粗俗的名字。
这些是战乱带来的结果,不是真的粗俗。
凡是社会稳定下来,只要人口繁盛起来,是铁定重新认祖归宗或者重新排字辈儿的,这关乎一家一姓具体传承。
题外话说完,我们再回到赵德柱这边。
赵德柱通过老爷子的讲解,也算是了解了自家的传承来源。
自然对于老爷子的本事很是眼馋。
而老爷子对于眼巴巴的乖孙儿也是悉心教导。
赵德柱忙碌的生涯从这里就彻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