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新店开业
苏柳和贾老板细细地敲定了一下开业的时间,还有店铺的经营时间,因为这些官府也是在管控的,必须有个本地人指引。
等俩人聊的差不多了,贾老板忽然贼兮兮地笑起来:
“苏小姐,我这边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就是你店铺开张的时候,能不能分一些点心给我们悦来居,我们这边也会帮忙宣传嘛。”
苏柳敏锐地察觉到,这话头有些不对:“不给钱?”
贾老板连忙摆摆手,道:
“不不不,我们怎么会做那种事,是要苏小姐以最低价,也就是成本的价格卖给我们。”
这个“卖”字用的就很妙,看似苏柳没有亏本,还能赚一波宣传。实际上钱是让悦来居赚了,还收获了好名声。
苏柳内心暗暗腹诽,不愧是着名的富商,这钱就该他赚啊。
但在她略加思忖之后,还是答应了这件事,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得在自家糕点上加印自己店铺的名字。
贾老板也很爽快地答应了此事。
离开时,苏柳还见到了上次那名女子,她的“热情”,依旧让她招架不住。
接下来,就是给店铺想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了。
苏柳拽着三个娃娃,外带沈落辰一个大人,坐在屋里那张还有点破败的桌子旁,开始头脑风暴起来。
沈落辰想到的名字都很文雅,就是读起来太拗口了,而且也不好记。而娃娃们起的名字,又格外的直白和幼稚。
而苏柳本人也是冥思苦想,没有什么好主意。
看看人家悦来居的名字,就足够简单大气,一目了然。
“小柳姐姐,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名字呢?”
大娃的话,给她提了个醒。
可是,她姓苏,如果叫苏氏糕点,似乎太普通了一些,名字的话,单单一个柳字,能怎么起名呢?
“不如叫,新柳斋吧。”沈落辰漫不经心地放下了这句话。
“新柳斋……”苏柳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还算好记,意境也很美,于是拍案敲定。
“好,就用这个名字。”
这一确定了名字之后,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除了在军需交易市场那里换了大量的原材料外,还连夜赶制了一批木制模具,上面雕刻“新柳斋”都字样。
赶出第一批羊排之后,她就给贾老板东区了,既然对方利用她揽客,自己也得利用回来才是。
先看看这几样点心,哪些比较受到城里人欢迎,自己再大批量的制作,开业时再售卖。
同时,她也注意到一个问题,自己的店若是开起来的话,恐怕得请个人帮忙了,否则自己送一下货都得亲自跑,实在是吃不消。
贾老板那边,也很快就托人带来了反馈。原来,城里人爱吃的也大多还是那几样,和杏花村的村民相差无几,主要是芋头糕和水果蛋糕。
她老练地备货,制作,几天后,刚好她找石匠定制的牌匾也到了,新柳斋正式开业。
由于有悦来居之前的预热,第一天的客人要远比她想象的多,虽然没到络绎不绝的程度,但没到中午,就卖出去了十来盒。
下午时,还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是之前在悦来居见过的,那名叫做杜娇红的女子,也是贾老板的妻子。
她打扮的依旧光鲜亮丽,一进店门就十分阔气的要每一样都打包一份。
苏柳忙不迭地帮她装盒,但还是忍不住好奇道:
“娇红姐,你怎么亲自来了,悦来居不是也有……”
杜娇红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说出来的话却让苏柳心中一惊:
“我当然是来看看,‘正品’和‘样品’有什么区别呀。”
没想到,自己这点小伎俩,还是被人家两口子发现了!
不过也是,人家毕竟从商多年,怎么会看不出来,恐怕比千年的狐狸都要老奸巨猾一点吧。
苏柳脸上有些发烫,只觉得尴尬极了。
正当她寻思该如何解释时,杜娇红却轻轻一笑,主动给了台阶:
“哎呀,别紧张,我不过说句玩笑。”
她那双微眯起来的凤眼在苏柳身上扫视了一圈,语气逐渐放缓:
“毕竟以后咱俩两家就要经常往来了,和和气气才是最好。”
苏柳这才松了口气,勉强挤出一个笑意,也附和着点头。
但她心里也清楚,这贾老板和杜娇红完全是一类人,看着和善好说话,实则是笑面虎,每一笔账都算得门清。
自己以后若想在这条商业街上混下去,恐怕是得多长几个心眼了。
杜娇红临走前,还不忘朝苏柳眨巴一下眼睛:
“对了,你做的糕点还是那么好吃,加油哦。”
说完,就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店铺。
因为是在城里开店,苏柳的营业时间也由原来的一个上午,变成了从早到傍晚都在店里。
如此一来,自然也没空照看孩子们了,这些天反而是沈落辰抽空在照顾。
看来,有一件事必须提上日程了。
“乐严、乐水,还有青青,你们来一下。”
晚饭过后,她就神秘兮兮的把几个孩子叫到身边。
这些天她在玉城寻到一间风评不错的书院,许多城里的富家子弟都会把孩子送去那里读书,而且还会帮忙照顾年龄较小的孩子饮食起居,简直就是一个古代版的全日制托儿所!
听到是这事,几个孩子的脸瞬间就耷拉下来。
尤其是大娃和二娃,他俩这些天一直疯玩,几乎已经把学习抛在了脑后。
而最小的三娃没上过学,看自己的两个哥哥如此反应,自然知道书院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也表现的十分害怕。
“小柳姐姐,青青怕,能不能不去啊。”
三娃率先上来,拉了拉苏柳的袖子,带动的大娃和二娃也一起哀求起来。
“小柳姐姐,不去书院行不行,我可以自己学烧火做饭。”
这其中,属二娃的反应最大,他本来也是最厌学的那个。
苏柳觉得有点头痛,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对这帮崽子太宽容了,但还是耐下心来,解释道:
“书院,那是读书、写字的地方,与其他的无关,若想成为有出息的人,就听我的话,去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