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让你演戏,你写文章带火景区?!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及!”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写下最后一段环境描写。
湘江文学的退休主编周清磊猛的拍下桌子。
桌子旁边的茶杯盖都被震的掉了下来。
“好!好!好!”
“好一个长烟一空!”
“好一个皓月千里!”
“好一个浮光跃金!”
“好一个静影沉璧!”
“好一个宠辱皆忘,把酒临风!”
“酒呢?主办方的酒呢?!”
即使周清磊做了一辈子的文艺工作。
但此时,他再也想不到一句称赞的话。
他只想和陈就文章里写的一样。
把酒临风!
王教授呆呆的站在那里。
右手紧紧拉住桌子腿。
要不是陈就的笔尖还在移动。
他早就冲上去抢人了!
直播间的观众们更是震惊。
“我有些怀疑这不是演戏了,这怎么像真的?”
“就这震惊的表情,就这自然的神态,演戏也演不出来吧?”
“我也觉得不是演的,就这文章完全配得上!”
“就这描写,还是文言文,爷给跪了!”
“这文章是不是主播写的先不说,单说这个文章的作者。”
“不管是谁,绝对是顶级文豪的存在!”
“等等,这三位评委我查了一下。”
“一个是作家协会的,一个是文学主编。”
“中间的那个最牛,是北京大学文学院的退休教授!”
“能让他们这么震惊,足以说明这篇文章的水平!”
“就算是没有他们,一个正常人也能看出这文章写的多么优秀!”
直播间内,不管是男观众还是女观众。
探花的事情早就被抛之脑后。
喊着追星的,也没这么激烈了。
转而都开始探讨这篇文章。
最完美的景物描写。
是如此真实。
又是如此清爽。
让人看了总觉得有一股特殊的情怀从心里喷涌而出。
每个观众心里都有一个想法。
就这篇文章。
只看到这里,都有绝对的实力跟上语文教科书。
语文教科书上面现有的那些文言文。
除了那些精美的表达情感的文章之外。
单说对景物的描写。
百分百跟这篇文章无法相提并论!
不管是现场的评委观众和景区员工。
还是直播间里面的观众们。
都紧盯着陈就手中的动作。
当陈就写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位评委那激动、欣喜、好奇的心情。
居然慢慢平复下来。
转而变成了敬佩!
这篇文章是写景,却不止于景!
前面借岳阳楼的景色,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后面抒发情感,抒发的是家国情怀!
这就是作者的格局!
多少文艺工作者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
更别说。
眼前这位传言中的小明星。
使用的全部都是流传千年的文言文!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乐耶?”
当陈就写到这里的时候。
三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
是啊。
一边要忧其君。
一边要忧其民。
那什么时候能快乐呢?
三人都死死的盯住陈就的笔尖。
想要得到答案。
陈就提起毛笔沾了点墨汁,有力地写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一出。
就连王教授都激动的拍起了桌子。
那啪的一声。
吓得隔壁的摄像小哥都抖了一下。
“好!”
“好文!”
“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什么样的格局啊!”
“先生大才!”
“新一辈年轻人有这样的人在,何愁文学不兴?!”
“何愁国家不兴?!”
赵凯和周清磊也是心神震荡。
久久不能平静。
如果说前面对景物的描写是奔流不息的江水。
那后面的抒情环节。
就是广袤无垠的大海!
直播间的礼物,就没有停过。
“这文章也太强了!”
“如果说前面的景物描写,还只是超越了90%的课文。”
“那再加上这里的抒情环节,简直就是一枝独秀!”
“具体在什么境界我不敢说,但读起来比我读过的任何一篇文章都好。”
“写出这篇文章的人,绝对是天才。”
有关这种逻辑严密的推理到:“这种水平的文章,不可能是一个18线小明星写的。”
“如果他能写出这种水平的文章,娱乐公司肯定会大力炒作,这种放在眼前的钱他们不可能不赚。”
“现在只有一种可能,这篇文章是活动方找人代写的。”
“我想知道的是代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我想登门拜访!”
这话一说,直播间的观众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打死也不可能相信。
这篇文章能是一个18线小明星写出来的。
现在娱乐圈新出的大明星,大专毕业证都难找出来一本。
这种小明星,颜值还高的离谱。
能有高中毕业证就不错了。
不过,关注真正作者是谁的人只是少数。
真正的大多数,更感兴趣的还是前面的景物描写。
“淫雨霏霏,春和景明,这也太美了!”
“作者写得如此真实,却又感觉虚幻的像人间仙境。”
“这真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景象吗?”
“岳阳楼真的是这样?”
“如果是真的,这也太美了!”
“这文章看的人心痒痒,我已经迫不及待去岳阳楼了!”
“本来打算国庆节去三亚的,看来今年得去岳阳楼!”
“等啥国庆节啊!还好我家就住在隔壁省,等周末直接坐动车过去,美滋滋!”
“周末?还好我没工作,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
“唉,刚买的房车,就自驾游去岳阳楼吧!”
……
直播间的观众是越说越卷。
就差说自己准备常住岳阳楼了!
那些掺杂在直播间里面的本地观众。
集体傻眼。
他们在岳阳生活了这么久。
岳阳楼去了无数遍。
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呢?
打字想反驳。
但细细看去,这篇文章里描写的每一处风景。
又实实在在的在现实中出现过。
没有半点虚假。
连挑刺的机会都没有。
想了半天他们有些疑惑的自我反问道:“难道是我们的打开方式不对?”